2021年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存瑞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自三星堆六个新发现的“祭祀坑”破土发掘以来,世人对三星堆青铜文明的关注热度再度火爆,各种猜测和解释更是让人眼花缭乱。人们之所以对三星堆感到神秘。正因为我们过去太习惯于用传统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观察它,用我们已知的“知识图谱”去对照这个未知的世界。因此,用什么样的眼光去观察三星堆,去看待已经出土和即将出土的各种考古遗物和遗迹现象,从而走向揭开三星堆神秘面纱的科学之路,在当前至关重要。我以为观察三星堆,有三个重要的维度。
第一个重要维度,从古蜀文明的发展脉络看,三星堆并非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从考古发现而论,在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长江上中游地区的史前新石器时代文化当中,都可以找到和三星堆早期文化相似的因素,它们有可能是三星堆文化的源头之一。而在文献典籍当中,同样可以看到两个和三星堆文明关系密切的古代书写系统。一个是中原文化系统,西周时就有“蜀”的记载,《尚书•牧誓》记载周武王伐纣,“西土八国”之中就有蜀人参战。《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蜀之先肇于人皇之际,黄帝与其妻螺祖之子昌意,便娶了“蜀山氏女”,降居若水,后来封其支庶于蜀。另一个是巴蜀文化系统,《蜀王本纪》《华阳国志》都记载古蜀时期先后经历了蚕丛、柏灌、鱼凫、杜字、开明各世代。古蜀自成一系,若隐若现地始终保持着与中原王朝之间的联系,既非天外来客,也非域外异族。
第二个重要维度,是三星堆文明和中原殷周文明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目前关注度极高的问题之一。的确,三星堆“祭祀坑”中先后发现的高大的青铜神像,造型奇特的青铜面具和头像,黄金制作的金面罩、金杖等器物,让人感到震撼和费解,用人们过去对般周青铜文化的“常识”无法加以解释,以往也未见出土过,因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假设和猜想。事实上,这正是古蜀人独具匠心的创造。他们基于中华文明的母体,采用浪漫的艺术形式,表达“神人之间”的沟通,为中国青铜时代增添了丰富的内容,也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作出了独特贡献。
第三个维度,是世界古代文明视野下的三星堆。三星堆究竟是不是外来文明?这也是当前最吸引眼球的议题之一。如果把三星堆文明整体性地认定为外来文明的产物,是缺乏科学根据的。除了以上已经论述的三星堆与中原殷商文明的密切关系等考古事实之外,还需指出的是,不同文明之间,在大体相同的文化水准、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程度等条件之下,各自独立地产生出某些相似的文化现象并不足为奇。例如,对神秘的大眼睛、神树(太阳树、宇宙树、生命神树等)、太阳神等的崇拜现象,在世界各古代文明中都有存在,在考古艺术表现形式上也有同有异,不能将三星堆出现的这类考古现象都归结于外来文明。况且,即使是某些相似的文化现象,也还需要做更为细致的观察和分析。例如,黄金面罩,在古埃及、古波斯文明中都是作为王者死后的“覆面”使用的,这个习俗和传统在欧亚草原文化中流传甚为久远。但三星堆却是用来覆盖在青铜人像或神像的表面,其象征意义显然有别,其他类似情况也都不可一概而论。
(摘编自霍巍《揭开三星堆神秘面纱的三个观察维度》)材料二:
记者:从二里头到三星堆,我们能否印证一些中华文明的发展特点?
王巍(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当然。中华文明的发展特征是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距今约5000年这个时期,包括成都平原地区在内,各地都有迈向文明的进程。到了夏商时期,这种文明的交流互鉴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格局开始形成。
雷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三星堆这次的考古新发现,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见证。1986年三星堆1号、2号“祭祀坑”发现之前,三星堆文化的陶器极具地域特点,但大量青铜器、玉石器出土后我们看到来自周边的各种文化因素,有长江中游的、长江下游的、甘青地区的,占比最大的仍然是中原地区夏商文化,即便是三星堆最具特色的神像和面具,仍然可以在长江、黄河流域古文化中溯源。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它与埃及文明、西亚及南亚文明有什么联系,三星堆文化在青铜人像、面具、神树等器类的独特性正是中华文化丰富性、多样性以及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特质的最好表达。
记者:综合网友的诸多疑问,比如三星堆文化是否受到境外文明的影响,甚至联想到“外星人”,专家怎么看?
雷雨:“外星说”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三星堆的很多出土文物造型奇特,但那不是“外星人”,实际是有一些艺术夸张的神像。“西来说”并无证据,倒是发达的丝绸产业彰显富庶,通过贸易或进贡,象牙、海贝、珠宝等从包括南海沿岸乃至更远地区来到三星堆均有可能。
王巍:关于是否受境外文明的影响,我认为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是很正常的,夏商王朝的冶金术就是受到西亚的影响。我们目前不能完全排除境外文明因素对三星堆的影响。但是,要论证三星堆接受了境外文明的影响,一定要有具体的证据。
(摘编自李争艳、施雨岑《探秘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起源》)(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以宝墩文化为代表的长江上中游地区的史前新石器时代文化,因与三星堆早期文化相似,有可能是三星堆文化的一个源头。
B.《尚书•牧誓》《史记•五帝本纪》《蜀王本纪》等均有对古蜀的记载,可见这些中原文化书写系统与三星堆文明相互影响。
C.三星堆出土的高大的青铜神像、造型奇特的青铜面具和头像、黄金面罩、金杖等器物,其内涵与殷周的青铜文化并不一致。
D.三星堆的黄金面罩覆盖在青铜人像或神像的表面,很有可能是为了悼念死者,这与流传在欧亚草原文化中的传统习俗有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星堆的神秘与人们用传统的知识和思维去观察的认知方式有关,我们在认知维度上需要更新已有的“知识图谱”。
B.三星堆的青铜神像是古蜀人的创造性成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起源的一个具体的体现。
C.针对三星堆究竟是不是外来文明这一问题,材料一作者的观点与材料二中受访人的观点一致,体现了科学的态度。
D.三星堆新近的考古发现,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见证,因而没有证据证明三星堆接受了境外文明的影响。
(3)下列三星堆的考古发现,不能证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一项是
A.造型奇异的青铜面具和各种头型、发式青铜头像组成了“青铜神灵系统”
B.“祭祀坑”中出土了大量作为祭祀仪仗的玉璋、玉璧、玉琮等礼器
C.青铜神树上的鸟和缠绕于树干上的龙纹,是中国传统文化神话体系中常见的母题
D.出土了类似殷商青铜器中用来表达社会等级、身份的青铜鼎、簋等容器
(4)材料一以总分结构以体现出论证严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因三星堆文明与玛雅文明有诸多相似之处,某网友在一知识问答网站提问“三星堆文明从属于玛雅文明吗?”请结合材料,针对这一问题,做出你的解答。组卷:8引用:3难度:0.6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你该记得吧
[墨西哥]胡安•鲁尔福 你该记得堂乌尔瓦诺的儿子、迪马斯的孙子乌尔瓦诺•戈麦斯吧。迪马斯曾领唱过牧歌,在独裁统治时期他临死时还念诵着“诅咒万恶的天使”,他另一个叫费登西奥•戈麦斯的儿子有两个很顽皮的女儿,一个像根灌肠似的又矮又胖,人们给她起了个诨名,叫“往上翘”。另一个则是个细高挑,长着一双天蓝色的眼睛,甚至有人说这女孩子不是他亲生的,有许多迹象表明她患有忧郁症,这姑娘后来嫁给酒坊老板路西奥•契柯。
你该记得吧,人们管他母亲叫“茄子”,因为她爱风流,每风流一次便生个孩子。听说她当年略有家财,后来把钱都花在丧葬费用上了,因为她的孩子个个都呱呱坠地不久便夭折了,但她总要请人替他们唱赞歌,并在音乐伴奏下,在侍童们赞美上帝和天堂的合唱声中送进公墓,还唱“上帝,我又给您送去一个小天使”的歌曲。这样一来,她变穷了,因为每次丧葬费用都很高,给参加守灵的来宾还得置办丰盛的酒席。她只养活两个孩子,儿子叫乌尔瓦诺,女儿叫娜塔莉娅。他们俩出世时,家境已很贫困,而她也没有见到他们长大成人,因为她在最后一次分娩时死去了。那时她已年老,都快满五十岁了。
你应该认识她,因为她好吵架,老是在集市上和卖菜的女商贩吵架,说她们卖给她的西红柿价格太贵。吵起架来,大叫大嚷,说她们在抢她的钱。后来,家境贫困了,便总见到她围着垃圾堆转,捡洋葱、变了质的豆角和一两段甘蔗,“让孩子们的嘴甜一甜”。我刚才已经说了,她有两个儿女,这是活下来的唯一的一对儿女。之后,人们就不知道她的下落了。
这个乌尔瓦诺•戈麦斯年岁与我们相仿,只比我们大几个月。小时爱跳方格子玩,也爱欺诈。你记得他卖给我们的那些石竹花吧,其实上山去采摘更方便,可我们还是买了他的。他还把从学校院子里的芒果树上偷摘来的青芒果卖给我们,把从门房那里买来的2个生太伏一只的橙子以5个生太伏一只的价格卖给我们。他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与别人吵架,口袋里常装了半口袋的东西:弹子、陀螺、木铎,甚至还有绿色的小甲虫。他在这些小甲虫的腿上拴一根线,它们就“飞不走了”。他跟我们每个人都作过买卖,这你应该记得。
他是那个结婚不久便变痴呆了的纳切托•里维罗的妻舅。为了养家糊口,纳切托的妻子伊纳斯在大街的岗亭边摆了一个小酒摊,而他本人则在堂雷夫西奥的理发店里用别人借给他的曼陀林琴弹着走了调的歌曲,以此谋生。
我们常与乌尔瓦诺去看望他的姐姐,顺便喝点特帕切酒。我们每次去总留下来喝酒,不给钱,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过钱。后来,他就没有朋友了,因为为了使他不能向我们要账,我们一见到他便绕道走。
也许从这时起,他变坏了,也可能他生下来时就是坏人。
还没有上五年级,学校便将他开除了,因为发现他与他的堂妹“往上翘”在洗衣处的干水池内玩假夫假妻的游戏。为了羞辱他,人们揪住他的耳朵,在男女孩子们排成的队伍中间通过。在大家的一片哄笑声中,他被逐出了学校的大门。可是,他在我们面前走过时却高昂着头,用拳头威胁着我们大家,好像在说:“你们会遭到报应的。”
接着,学校又开除了他的堂妹。她哭丧着脸,眼睛望着地砖,走出校门,直到大门口才放声大哭。这刺耳的哭声整个下午都萦回在人们耳际,好像狼在嗥叫一样。
只是因为你的记忆力不太好,才记不起这些事情。听说他那个开小酒铺的叔叔费登西奥用棍子狠打了他一顿,差点把他给打残废了。他一气之下便离开了村庄。
之后,我们确实没有再见到过他。后来,他当了警察又回到了这儿。他常常坐在中心广场的中间,两腿中间夹着一支卡宾枪,满怀仇恨地注视着大家。他不和任何人说话,也不问候任何人。若有人看他一眼,他装作没有看见,似乎根本就不认识此人。
就在这个时候他杀死了他的那个会弹曼陀林的姐夫。那天晚上八时过一点儿,纳切托想到广场上给他弹一支小夜曲。那时,教堂里正在敲晚祷钟。正在教堂里念玫瑰经的人们从教堂里跑出来,见到了他们俩:纳切托仰面朝天躺在地上,用曼陀林进行着自卫,像疯狗一样怒气冲冲的乌尔瓦诺则用枪托在一下一下地打他,根本不理会人们的叫喊声。直到一个不知姓名的外地人走出人群,夺过枪来,在他的背上打了一枪托,打得他蜷曲着躺在公园的凳子上,他才住手。
人们便让他这样过了一宿。天亮后,他走了。听说他离开当地前,曾去教堂要求神父为他祝福,但神父没有这样做。
在半路上他被逮捕了。捕前他一拐一拐地走着,当他坐下来休息时,他被抓起来了。他没有反抗。听说是他自己将绞索套在脖子上,甚至他还选了一棵他喜欢的树让人将他吊死。
你应该记起他来,因为我们在小学里是同学,我们俩都认识他。
(孟屠超译,有删节)(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人物众多,姓名交叠,既有粗线条的人物命运梗概,也有典型的细节描写,勾勒出了在南美洲生活动荡不宁的人物群像,立体感非常强烈。
B.作品总是从细微处、边缘处落笔,而与那个实际上是中心的人物与事件拉开了距离,主人公相关事件常被省略,却容易激起读者更多戏剧性的想象。
C.费登西奥在小说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交代了他那两个很顽皮女儿的出生与婚姻,第二次是他狠打了少年侄子一顿并促使侄子离开了村庄。
D.乌尔瓦诺•戈麦斯的母亲,人们只是称呼她的诨名,她没有稳定的婚姻与家庭,在贫困疾苦中仍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也顽强地维护着自尊。
(2)对乌尔瓦诺•戈麦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生于一个不健全的贫苦家庭,生活在病态的社会,不管他如何努力,都决定了其人生结局是悲惨的。
B.从小聪明伶俐,为了生活从小就学会了赚钱,甚至过早地学会了狡诈,有着较强的自食其力的能力。
C.与堂妹玩假夫假妻的游戏,被学校和同学放大到伤风败俗的地步,遭到学校的开除,命运也发生了转折。
D.被捕时没有反抗,走向死亡时平静坦然,表现出乌尔瓦诺•戈麦斯对这个充满悖谬的社会完全绝望。
(3)小说中有太多的内容语焉不详,却又以“你该记得吧”为题,这样写有何妙处?
(4)有人说这篇小说充满了批评的态度,有人却说是满怀同情,你觉得呢?请说明理由。组卷:17引用:3难度:0.6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1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年来,网络诈骗案件频发,① ,有的是利用网购订单实施诈骗,有的是利用个人信息冒充公检法人员实施诈骗等。归根结底是个人信息泄露才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多年来,国家立法机关高度重视个人信息保护,在《网络安全法》《民法典》以及《刑法修正案》等法律中,② 。保护个人信息是信息时代保护公民个人隐私权和人格尊严以及安全的重要方面。
这些规定散见于各部法律中的相关条款,③ ,但分散的立法可能造成相互矛盾、难以明确个人信息执法分工,不利于统一个人信息保护行政监管,也不利于公民增强个人信息权利意识。此外,对企业而言,面对个人信息保护规范分散、模糊的局面,产业发展亟需明确、统一的规则给予指引。所以,制定一部专门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势在必行。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2)请分别用一个肯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个字。组卷:5引用:2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恽代英说,“应当时时考查自己的缺点,谨防暮气深入我们的军队中间,然后可以常保作战之能力”。
材料二: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他在部队,保家卫国;在地方,为民造福。他朴实纯粹、淡泊名利、奉献社会,是新时代的道德楷模。
材料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后,钟南山院士率先做出专业判断,领导撰写诊疗方案,凭借专业能力在防疫工作中作出杰出贡献。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2050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目标,你将以怎样的姿态加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征程呢?请你在18岁成人仪式上,给2050年的自己写一封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8引用:4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