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7小题共21分)

  • 1.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由上述现象,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组卷:552引用:3难度:0.5
  • 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②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③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产生力的作用;④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能产生力的作用;⑤物体形状改变一定受到了力;⑥力作用在物体上一定能改变其运动状态。

    组卷:1646引用:7难度:0.5
  • 3.如图所示,小朋友用力将足球踢出,若不计空气阻力,对踢出去的足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组卷:1812引用:5难度:0.4
  • 4.如图是常用的一些工具,它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组卷:607引用:12难度:0.5
  • 5.要用30N的力刚好提起40N的物体,若不计机械本身重力和摩擦,则下列简单机械可以采用的是(  )

    组卷:935引用:6难度:0.5
  • 6.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组卷:173引用:4难度:0.5
  • 7.“爱物理,爱生活”,对一些生活常识的认知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下列对一些生活中的相关物理量估测比较贴近事实的是(  )

    组卷:893引用:6难度:0.5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7小题共21分)

  • 8.如图所示,苹果受到的重力为
    N,这个苹果的质量为
    g;穿旱冰鞋的小孩用手推墙,会感觉到墙也在推她,这表明力的作用是
    的。(g取10N/kg)

    组卷:312引用:7难度:0.5

六.综合能力题(3小题共18分)

  • 24.在“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活动中:

    (1)将如图甲所示两个等大的圆纸片,各裁去一个扇形,做成如图A、B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应选择图
    中所示的位置(乙/丙),将两个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
    (2)在实际测量时,发现纸锥
    (下落的距离/下落的时间)较难测量,对此,我们可以做如下改进:
    a采用锥角较
    的纸锥进行实验(选填“大”或“小”);
    b增加纸锥下落的

    (3)某小组利用频闪照片拍摄其中一个纸锥下落的过程,如图丁所示,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8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
    m/s。
    (4)图戊中能反映纸锥下落时速度变化情况的是

    组卷:484引用:3难度:0.5
  • 25.阅读材料并完成问题。
    胡克定律弹力的大小和形变的大小有关系,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消失,弹力就随着消失.对于拉伸(或压缩)形变来说,伸长(或缩短)的长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把一个物体挂在弹簧上,物体越重,把弹簧拉得越长,弹簧的拉力也越大.物体发生弯曲时产生的形变叫做弯曲形变.对于弯曲形变来说,弯曲得越厉害,产生的弹力就越大。例如,把弓拉得越满,箭就射得越远;把物体放在支持物上,物体越重,支持物弯曲得越厉害,支持力就越大。在金属丝的下面挂一个横杆,用力扭这个横杆,金属丝就发生形变,这种形变叫扭转形变。放开手,发生扭转形变的金属丝产生的弹力会把横杆扭回来。金属丝扭转角度越大,弹力就越大。
    定量的研究各种形变中弹力和形变的关系比较复杂,我们经常遇到的是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形变。实验表明:弹簧弹力的大小F和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写成公式就是F=kx,其中k是比例常数,叫做弹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的弹力。劲度系数跟弹簧的长度、材料、粗细等都有关系。弹簧丝粗的硬弹簧比弹簧丝细的软弹簧劲度系数大。对于直杆和线的拉伸(或压缩)形变,也有上述比例关系。这个规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叫做胡克定律。
    胡克定律有它的适用范围。物体形变过大,超出一定的限度,上述比例关系不再适用,这时即使撤去外力,物体也不能完全恢复原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适用,弹性限度内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1)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遵从
    定律,当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时弹簧的形变主要是
    (选填“拉伸形变”、“弯曲形变”或“扭转形变”).
    (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注意不能超过它的量程,是为了避免超过弹簧的

    (3)弹簧的劲度系数与所受弹力大小
    (选填“有关”或“无关”),它的单位是
    (选填“N/m”、“N/m2”或“N•m”)。

    组卷:280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2.0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