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浙江省卓越中职联盟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 1.下列标号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波澜的历史长河之中,个体生命的(cuí)璨不过一瞬。
    ②但仍有生命能以其一瞬(zhào)唤隐于委靡之下的坚韧。
    ③以一瞬开辟泥(nào)之中的盛世。
    ④以一瞬印证(hún)沌之间的真谛。有如此一瞬,又何惧“不过”二字。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孟子“学于子思之门人”,是孔子、曾子、子思这一系早期儒家谱系的传人。【甲】孟子时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面对咄咄逼人的墨家,孟子以舍我其谁的“浩然之气”,毅然起而“辟墨”。
          传统说法认为,孟子辱骂墨子为“禽兽”,遂以为孟子与墨子的学说是对立的。【乙】但如果把墨学置于孔孟之间加以分析,就会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孟子在捍卫儒家仁学核心价值的同时,亦悄然对墨学进行了吸收。墨子“官无常贵,民无终贼”的主张,从“农与工肆”选拔官吏的提议,均是墨子提升民众地位的举止经过墨家的宣传及实践,墨子的这些主张已经唤醒了民众积极争取自身利益的意识。在风起云涌的墨家“革命”之后,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也就顺理成章了。【丙】此外,孟子“仁,人之安宅,义,人之正路”的论述,既坚持了儒家仁爱的核心价值观,又受到了墨子“行天下大义”的影响。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舍我其谁
    B.举止
    C.经过
    D.风起云涌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

    组卷:0引用:1难度:0.5

  • 3.下列诗句中与其他三项使用的修辞不同的一项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6
  • 4.以下是某小区门口张贴的停车注意事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尊敬的各位业主,大家好!①为了防止消防通道被违规占用,请您将爱车停放在指定区域内。
    ②因为消防通道是否畅通将影响意外发生时救援能顺利、快速地展开。
    ③如果您的爱车因为停在入口拐弯处而被拖车,您可在登记后将车停进小区内划线位置。
    ④12月25日为登记小区车牌号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请业主们尽快登记,谢谢合作。

    组卷:1引用:1难度:0.6

五、文学作品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 12.五猖会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有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节选自鲁迅《五猖会》)(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五猖会》选自作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选文部分以情感发展为线索,理清作者的情绪起伏,能使我们对文章的理解更深刻。
    B.文章通过描写“我”背书时母亲、工人、阿长恭肃严整的等待,以及“我”背出来后他们的欢欣激动,烘托出父亲在家中绝对的权威和地位。
    C.鲁迅长大后并没有忘记背书时的痛苦,反而忘记了那一年五猖会是什么样子,这体现了当时父亲的做法在鲁迅心里留下了阴影。
    D.文章揭示了父亲在“我”最高兴的时候叫“我”背书是对孩子心灵的伤害,压抑了孩子的个性。作者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E.本文用华丽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内蕴,表现了强制的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体现了家长与儿童在心理上的隔膜。
    (2)从选文看,作者心情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作者不写五猖会的盛况而写自己的心情变化,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3)选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请选出其中一例,并做简要分析。
    (4)你赞同文中父亲的做法吗?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组卷:4引用:1难度:0.5

六、作文(40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身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
    ——摘自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      材料二:十年前,你问起学生最想成为的职位是做什么,大多数人都会告诉你,他们想当“科学家”“老师”“警察叔叔”等等。到了今天,据新华网的职业意愿调查显示,超过一半95后最向往的职业是主播和网红,参与调查的大部分是大学生。很多大学生认为:靠读书来改变命运,需要寒窗苦读二十余载,而当一个网红,似乎只需要你对着屏幕唱唱歌聊聊天。
    ——摘自搜狐网《当下大学生最想成为的职业:网红主播?》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择业观,而当代青年的择业观不只是个人的事,还与社会、国家息息相关。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在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上,写一篇发言稿和同学们交流。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组卷:0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