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0课 纸的发明》2021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填空题

  •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组卷:25引用:2难度:0.7
  • 2.解释词语的意思。
    (1)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
    创造:
     

    (2)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
    携带:
     

    (3)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普及:
     

    (4)但麻纸比较粗糙,不好书写。
    粗糙:
     

    组卷:16引用:2难度:0.7

一、填空题

  • 5.课内阅读。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主要内容。
     

    (2)“改进”一词可以改成“创造”吗?为什么?
     

    (3)请用四字词语把蔡伦造纸的过程补充完整。
     
    →捣烂成浆→
     

    (4)2010年8月2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将月球背面三个撞击坑分别命名为蔡伦、毕昇和张钰哲。这足见蔡伦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那么请你用一句热情洋溢的话来赞美蔡伦吧!要求使用比喻修辞。
     

    组卷:7引用:2难度:0.8
  • 6.课外阅读。
          在造纸术发明以前,甲骨、竹简和绢帛等是我国古代供书写、记载文字的材料。但是甲骨不易获得,且甲骨和竹简都比较笨重,不易携带;绢帛虽然轻便,但是成本非常昂贵,不能普遍应用于书写。到了汉代,由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甲骨和竹简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从而促使书写材料的改进--纸被发明出来。西汉时期,出现植物纤维纸,但由于技术上的限制,纸张质地粗糙,不适宜书写,一般只用于包装。到了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技术,他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作原料,制作成纸。这些纸的质地轻薄、细腻,更适合使用毛笔书写文字。人们将经过蔡伦改进的纸称作“蔡侯纸”。公元105年,蔡伦把他监制的第一批纸献给了汉和帝,深得和帝称赞。和帝下令把改进的造纸技术推向全国。蔡伦改进造纸术成为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
    ( 有改动)(1)造纸术出现之前供书写、记载文字的材料都有什么?
     

    (2)西汉时期出现的植物纤维纸有何特点?
     

    (3)蔡伦造纸的原料都有什么?
     

    (4)有人说,不能将造纸的发明这顶桂冠戴到蔡伦一个人的头上。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组卷:12引用:2难度:0.9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