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2/6 7:0:2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①今年年初,根据茅盾文学奖作品《人世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播出,引发收视热潮。电视剧再现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历程,以及在时代变迁下普通人平凡朴素、充满着人间烟火的生活。电视剧、话剧的热播热演,也让业内人士重新审视作为影视改编母本文学的力量,尤其是严肃文学在表现时代变迁和民族心理方面的独特价值。
②翻开当代文艺发展史,严肃文学和其他文艺形式融汇而成的风景,可谓是璀璨夺目,蔚为大观。从改编自茅盾、鲁迅小说的电影《林家铺子》《伤逝》,到改编自路遥小说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严肃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在双向赋能、双向驱动中,构成了人们对中国文艺的美好记忆。
③进入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学的快节奏、强情节、类型多样,以及无时无刻不在的“爽点”,瞬间成为影视剧改编的宠儿。而文学影视化改编的另一边,严肃文学遭受冷遇,改编数量和传播热度急剧下降。近几年,只有《平凡的世界》《白鹿原》《装台》等少数几部作品激起了收视和口碑的浪花。究其原因,一方面,严肃文学注重人物心理情感的演进,注重人物所处时代、环境的铺陈渲染,注重语言文字的韵致美感,而缺少对故事、情节的强势快速推进。比如,小说《长恨歌》第一章就没有任何情节,全部在用散文化的语言,描写上海的人情世故和地域风情,这是小说成功很重要的特色。影视改编主要汲取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重视叙事和情节,而语言本身很难被改编,甚至很难被转译。正如俄罗斯著名文学家柳德米拉•乌里兹卡娅所说,文学作品越出色,就越难找到相一致的电影语言来表达。另一方面,视觉时代更偏重快节奏、浅阅读,情节快速推进、故事线条清晰成为影视剧刚需,在视频平台,倍速观看已成为人们观剧标配,这是严肃文学无法满足的。网络小说的兴起,提供了影视剧所需的各种故事和情节,或是惊险离奇,或是甜蜜美好,或是神话玄幻,或是权谋争斗,精彩纷呈,取之不尽,所以网络小说影视化改编,也是“你情我愿”,正成磅礴之势。
④如果把影视剧比作一道美食大餐的话,我们既需要清凉可口、沁人心脾的开胃小菜,也需要精心选材、用心烹饪的主菜大餐,尤其后者更能满足我们对食物的口腹之欲,以及对美食的品位追求。严肃文学是贴着大地和人民创作的,更接近生活的真实,并且经过作家的观察、思考、萃取、艺术加工,最能体现历史的经络、民族的命运和心灵的蝶变。经由严肃文学改编的影视剧,由此有了精神的宽度、灵魂的底色和史诗的纵深。在《白鹿原》中,我们通过两大家族的兴衰沉浮,洞察民族的历史命运,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在《平凡的世界》中,通过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的人生抉择,体味时代变迁下人的命运的起伏变动;在《装台》中,通过小人物的生活镜头,捕捉日常烟火中的人性之光。
⑤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曾指出,我们的影视剧“最缺的倒不是技术,也不是教人在现场傻乐,也不是好莱坞式的大场景,更不是‘堕落又光彩夺目,野蛮又魅力非常’的娱乐至死,而是人性的深度和哲思的力量”。当今,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史诗性的影视剧,而文质兼美、炽烈凝重的严肃文学作品,可以为影视剧创作注入史诗气质。我们期待有更多像《人世间》这样的史诗剧目不断涌现!
(摘编自刘江伟《严肃文学为影视剧创作注入史诗气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作品的语言很难被改编、转译是导致严肃文学影视化改编遭受冷遇的主要原因。
B.《白鹿原》等经由严肃文学改编的优秀影视剧,具有史诗的纵深、精神的宽度等特质。
C.作家要有正确的创作观,不能无视人民的真实生活,要把他们的生活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
D.作者指出,我们的影视剧不缺少好莱坞式的大场景,而是缺少人性的深度和哲思的力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①段从同名电视剧《人世间》的热播这一现象入手,并略作分析,顺势提出中心论点。
B.文章使用比喻论证,将影视剧比作美食大餐,把严肃文学改编的影视剧比作其中的主菜大餐。
C.文章第②③段列举多部改编自名家名作的影视剧,阐明严肃文学改编数量、传播热度急剧下降。
D.第③段列举了网络文学的特点,意在证明在文学影视化改编上网络文学已经取代严肃文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严肃文学注重人物心理情感的演进,注重人物所处环境的铺陈渲染等,因而无法对故事、情节进行强势快速的推进。
B.严肃文学在表现时代变迁和民族心理方面具有独特价值,从这个角度看,其作为影视改编的母本文学比网络文学有优势。
C.在当代文艺发展史上,严肃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双向赋能、双向驱动,成就卓著;当今,我们仍然需要史诗性的影视剧。
D.网络文学成为影视剧改编的宠儿,既得益于快节奏、强情节、类型多等特点,也与视觉时代人们观剧习惯的改变有关。组卷:11引用:7难度:0.5
一、2(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疫情席卷全球,数字经济充分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保持全球经济活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的关键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当前,中国数字经济需要的是打赢在关键核心技术、核心系统、关键零部件等领域的攻坚战。我们要善用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依托超大规模市场锻造技术、打磨产品,实现中国数字企业从软系统与应用创新到“卡脖子”核心技术和硬科技的突破转型,实现数字经济的技术自主、产业自强、生态自洽,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数字经济全球化中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建设中国标准和谋求中国话语权。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中国需要将数字经济作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力量、新空间、新增长点。数字经济是面向未来、面向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经济形态的关键力量,我们需要以更广的视野、更高的站位,塑造数字经济的健康生态,牵引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摘编自曹钟雄《致力健康发展,中国数字经济天地宽》,中国网2021年10月24日)
材料二:
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聚焦数字贸易,把握全球数字经济脉动,为新冠疫情冲击下的世界经济复苏带来活力与机遇。
从海运集装箱的跨境运输服务到一枚芯片背后的知识产权服务,服务贸易无处不在。随着数字技术的推广应用,服务贸易的数字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以数据为生产要素、数字服务为核心、数字交付为特征的数字贸易蓬勃兴起,正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球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
数字化提高了服务的可及性,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协同办公、跨境电商等服务广泛应用,对促进各国经济稳定和抗击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贸易组织指出,服务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支柱,也是国际贸易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预计到2040年,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比重将升至三分之一。中国服务贸易开放水平也在有序提升。中国连续7年保持服务贸易世界第二大国地位,与世界近240个国家和地区有服务贸易往来。
中国经济在数字化发展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诞生了一大批世界级的企业和企业家。数字经济成为中国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之一,跨境电商也成为国际贸易新的增长点。
(摘编自樊宇 眭黎曦《数字中国服务世界——服贸会为世界经济转型注入动力》,新华网2021年9月5日)
材料三:
当前数字技术爆发式发展,成为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主角,全球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云服务、计算机超算、3D打印等数字技术创新,不仅颠覆了人们的生产方式,还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乃至生命方式。
人工智能的应用,代表了自蒸汽机发明以来最大的突破性创新,各种应用通过智能化机器学习不断优化,创新成果平等地延伸到所有经济领域、私人空间和社会生活。
数字化基础设施成为人类更高水平互联互通的新基础设施,与人工智能、超级计算能力等叠加,人们此前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认知革命、业态变革与生活场景将出现。中国从2G跟随、3G追赶、4G并跑到5G领先,在一些领域成为科技创新的前沿部队。中国2020年底已建成71.8万个5G基站,目前已经超过115万个,2025年将实现中国境内全覆盖。未来的世界,5G+强大算力,或者6G+量子计算,将构成巨大的不受边界限制的无垠网络空间。
未来30年,数字经济将替代当前两种基本经济形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形成高渗透率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物化的物质生产与虚拟链接、运行、存在的关联方式将再一次发生颠覆性革命。
(摘编自陈文玲《未来10年全球数字经济渗透率将超过30%》,《北京日报》2021年11月22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充分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发展速度最快、辐射范围最广、影响程度最深的经济形态。
B.以数据为生产要素、数字服务为核心、数字交付为特征的数字贸易已应用到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协同办公、跨境电商等服务领域。
C.人工智能的应用是自蒸汽机发明以来最大的突破性创新,各种数字创新技术颠覆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命方式。
D.中国数字化基础设施不断发展,5G基站于2025年将实现中国境内全覆盖,未来或将构成一个巨大的不受边界限制的无垠网络空间。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全球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云服务等数字技术爆发式发展中,中国数字企业还有一些“卡脖子”的核心技术需要不断突破。
B.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致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助于带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谋求在全球的话语权。
C.我国服务贸易涉及世界近240个国家和地区,连续7年保持服务贸易世界第二的地位,这说明中国经济已位于世界前列。
D.借助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数字经济未来将加大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产生强大的替代效应,形成高渗透率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
(3)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我国需要怎样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组卷:4引用:4难度:0.5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沙漠回访
苏童 ①是背包里的一把沙子让我怀念起塔克拉玛干沙漠来。
②我准备去苏南的一个小城,隔夜收拾东西,找到了那只旧背包。我把一堆旅行用具放进包内时,听见背包深处发出了一阵细碎的声息,我把背包倒提着抖了抖,那堆沙子便无声地泻落在我的脚边了。我很快想出了沙子的来历,是沙漠里的沙子,是去年塔克拉玛干之行得到的礼物,它们在黑暗的背包里隐蔽了近一年时间,终于按捺不住,钻出来泄露了天机。我把沙子扫进垃圾桶里,听见它们强忍悲伤的喘息,那种声音令我心痛。
③我没有把那堆沙子保存起来,这次错失使我内疚,也使我对沙漠的回忆更加频繁更富感情了。我想起了正午时分坐旅行车穿越沙漠时窗外的沙丘闪烁着金光,而公路上的流沙随风起伏,总是在编织各种花环的形状,我想起红柳和梭梭柴是如何在热浪中向旅行者挥手致意的,我想起夜宿沙漠时风悄悄地指挥流沙低声吟唱催眠曲,让我们获得了有生以来最为香甜的一次睡眠-在离开沙漠一年以后,我突然茅塞顿开,窥破了沙漠之心。
④旅行者们穿越沙漠,怀着一份对自然的爱恋和敬意,可是沙漠对旅行者的一腔深情,也许更加强烈更加执着,只是沙漠羞于抒情,别人难以洞悉,那么让我试一试吧,试试能否为沙漠敞开它的灼热的情怀。
⑤现在我清楚地意识到沙漠一直在酝酿对旅行者的回访,沙漠的天性使它的回访计划巧夺天工,不用交通工具,它们乘坐的是风的列车--一切都缘于今年五月我对天空的一次细致的观察。
⑥一个令人永生难忘的五月的下午。南京的天空忽然浑黄一片,狂风骤起,我看见一片黄沙奔涌而来,飒飒地拍打我的窗子,街道上以及居民区里响彻大人孩子惊慌的叫喊声,除此之外我清晰地听见了另外一种声音,是老友敲门的急促而激动的声音,我跑向窗边,看见一片飞沙向我挥舞着手,毫无疑问,那也是老友重逢的手势,是一种亢奋的梦想成真的欢呼。我感到震惊,并且意识到自己亲眼目睹了一次奇迹,是沙漠回访旅行者的一次奇迹。
⑦作为无数沙漠旅行者之一,我在书房的窗边接待了这次回访。我以我的热情回应了来自沙漠的旷世奇情,我打开了窗子,看见黄沙飞旋着,再次来到我的脚下,是一团飞沙,是沙漠派来的一批使节,我重新闻到了沙漠洁净的气味,依稀听见沙漠热情洋溢的问候,别怕,旅行者啊,我来看望你们了!
⑧五月的这个下午,气象学家如此记载特殊的天气特征:沙尘暴袭击本市。新闻记者从环保的角度看待那些飞沙;由于北方草场沙化,防护林被过度砍伐,长江中下游出现历史上罕见的沙尘暴天气。而我在当天的日记里作出了完全不同的记录:
沙漠回访。下午五点到达本人窗前。
《飞沙》 我该如何证明沙漠对旅行者的爱恋呢?以我裤子口袋里的那把黄沙?我在和田的玉器铺里准备购买纪念品,在裤子口袋里意外地摸到了那把黄沙,是一大把黄沙。那时候我们告别塔克拉玛干沙漠足有两天了,那把黄沙却还一直躲在我的裤子口袋里,不肯离去!以我背包里的那把黄沙证明沙漠的这份感情?我是在回到南京的一个星期后发现那些沙子的,我要出门,找出那只背包,又发现了一把黄沙!我不知道这把黄沙是什么时候钻进我的背包的,这也许是世界上最为痴情的一把黄沙,它竟然跟着我千里迢迢地回了家!但是我不想用两把黄沙证明一份博大的爱意,我必须向每一个人陈述我在今年五月的一次遭遇--一个令人永生难忘的五月的下午,我看见南京的天空突然变得浑黄一片,狂风骤起,没有任何电话和信件的通知,漫天黄沙奔涌到我的窗前,沙沙地拍打我的窗子,那是一种狂喜的老友重逢的手势,是一种亢奋的梦想成真的欢呼。我看见了一次壮观的奇迹,是一片野马般奔腾的沙漠,凭借着几千年的相思之情来到城市,探望那些离开沙漠一去不回的旅行者。我的狂喜回应了这份旷世奇情,而且在黄沙飞旋的时候我听见了沙漠热情洋溢的声音,旅行者啊,我们来看望你们了!五月的这个下午,气象学家是这么记载的:沙尘暴袭击本市。但许多去过沙漠的人作出了另外一种记录:沙漠探亲,下午五点到达本人窗前。是飞沙。从沙漠飞来的使团。只有沙漠的朋友能辨别出空气中沙漠的气味。
(1)下列对上述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沙漠回访”作为文章标题,暗示了写作内容:本文以“我”跟沙漠的交往为主线,“背包里的一把沙子”对“我”的“回访”触发了相关回忆与联想。
B.“背包深处发出了一阵细碎的声息”,“在黑暗的背包里隐蔽”,“强忍悲伤的喘息”等极富表现力的拟写,给人以沉重之感,为下文抒发情感张本。
C.《沙漠回访》中叙写“夜宿沙漠”时美好的生命体验,风指挥流沙吟唱催眠曲,“我们”获得香甜的睡眠--作者的精神气质似乎和沙漠契合,如同回归心灵故里。
D.《沙漠回访》《飞沙》中均提及了气象学家对沙尘暴的客观描述,这和把沙漠之行当作生命旅行的文学家截然不同:文学家体会到的是沙子对人热情。
(2)《沙漠回访》中作者对沙漠有怎样的情感变化?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3)评论家认为苏童散文的内容、语言等呈现了一种“美文追求”,试结合《沙漠回访》和《飞沙》简要说明这种“追求”。组卷:2引用:2难度:0.5
一、2(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1小题,9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提到二氧化硫,大家可能想到的就是酸雨、空气污染。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有毒气体。它会对人的呼吸道产生强烈的刺激,对肝脏也有一定的损害作用。但是,① 。这是为什么呢?它的作用是什么?原来,二氧化硫遇水会形成亚硫酸,亚硫酸有抗氧化作用。在食品即将被氧化时,亚硫酸可减缓食品褐变反应,② ;它还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从而起到防腐作用。因此,葡萄酒中添加二氧化硫从而产生的“卫士”——亚硫酸,可以保持原料原先的色泽及防止变质。
③ ?专家介绍,对于葡萄酒中二氧化硫的上限,我国规定是250毫克/升,而市面上葡萄酒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大多在100毫克/升左右。只要葡萄酒中的残留二氧化硫不超过限度,二氧化硫进入人体内后会生成亚硫酸盐,然后通过正常解毒后最终由尿排出体外,因此少量的二氧化硫进入机体可以认为是安全无害的。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卫士”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D.忽如一夜春风亲,千树万树梨花开。组卷:1引用:2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世界乒乓球运动因发展严重不均衡而险些被移出奥运大家庭。这也是一枝独秀的中国队面临的危机。2009年开始,中国主动为他国培养人才,比如,分享训练成果,吸引外籍选手参加乒超联赛,派教练和运动员赴海外执教、打球,等等。中外选手的对决从此变得更精彩了。但外国选手在一些国际大赛中战胜中国队,又引发了国人的担忧。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回应:“帮助对手进步,我们也会变得更强大。再说,国乒的底蕴和厚度是其他国家无法超越的。”中国乒乓球在推动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同时,也让自己始终站在世界之巅。
中国乒乓球的发展之道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组卷:65引用:3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