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1课 核舟记》2022年同步练习卷(3)
发布:2024/11/17 15:30:2
一、积累与运用。
-
1.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513引用:4难度:0.9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89引用:3难度:0.7 -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组卷:73引用:1难度:0.8
一、积累与运用。
-
8.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46引用:3难度:0.8
二、课内外比较阅读。
-
9.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问题。
【甲】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选自魏学咿《核舟记》)【乙】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①,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②千里,旌旗蔽空,酾酒③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④以相属。寄蜉蝣⑤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选自苏轼《赤壁赋》)[注]①缪:通“缭”,盘绕。②舳舻:战船前后相接,这里指战船。③酾酒:滤酒,这里指斟酒。④匏尊:用葫芦做成的酒器。匏,葫芦。尊,同“樽”。⑤蜉蝣:一种朝生暮死的昆虫。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暂。
(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限两处)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佛印绝类弥勒/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①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②曾不若孀妻弱子
C.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②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①举匏尊以相属/②神情与苏、黄不属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②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③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4)[甲]文采用组卷:179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