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淮南市西部地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23 20:0:2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
1.请根据提示默写出相关诗文中的原句。
(1)云缥缈无踪,似真似幻,充满诗情画意,是诗人歌咏的对象。“
(2)侧面描写,是诗词文中常用的方法,曹植在《梁甫行》中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民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民的恐惧与凄楚的句子是“组卷:12引用:1难度:0.5 -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A,那个“dǐng dǐng大名的”红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这时如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
我边和谈A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他个子清瘦,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寄予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mèi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缓慢,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1)以上文段选自《红星照耀中国》,“红星”象征着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不脱
羞怯
dǐng dǐng
mèi
(3)小明同学想梳理原著中的长征线路,下面三幅图应排序为
(4)请从毛泽东、朱德中任选一个人物,参照下面例句仿写句子。
示例:周恩来谈吐文雅,头脑冷静,做事周到详细,在困境中带领党和人民走出黑暗,走向光明,是把握中国革命前途的关键人物。组卷:6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55分)
-
6.阅读回答问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①,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②,退则死法③,当恁么时④也不妨熟歇。
——(《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注释】①木末:树梢。②死敌:死于敌手。③死法:死于军法。④恁(nèn)么时:这时候。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未寝
②但少闲人
③余尝
④思欲就亭止息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3)【甲】文中画线的语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运用了什么修辞?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4)【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组卷:4引用:1难度:0.5
三、写作(55分)
-
7.作文。
想一想你的家人、老师、同学或者你自己,寻找他们(自己)身上的闪光点,选择你最熟悉最了解的一位(包括自己),为其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小传。题目自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组卷:2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