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联盟校七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

发布:2024/12/26 9:0:3

一、积累(20分)

  • 1.本次活动的策划人小语拟写了一段开场白,请你帮忙完善。
          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朴素情感。闻一多而不舍地钻研古代典籍,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邓稼先的一生没有彷徨,没有矛盾,是当之无愧的“两弹”元xūn□;光未然用铿锵之音让我们体会到惊涛澎pài□、掀起万丈狂澜的黄河之势;长征中红军凭借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和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成功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大山——老山界。每一个妇rú□皆知的名字背后,都有一个可歌可泣。历史的星空,也因有这些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
    (1)成语“锲而不舍”中“锲”的正确读音是
     

    A.qì
    B.qiè
    C.xiē
    (2)根据拼音在横线处填入汉字。
    元xūn
     

    澎pài
     

    妇rú
     
    皆知
    (3)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组卷:21引用:2难度:0.5
  • 2.(1)“天下之本在国”,小语打算以“国”这个汉字的起源来导入活动。

          国,甲骨文(戈,武力)(口,即“郭”,城墙、城邑),两者结合表示           。金文再加。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变后楷书写作“國”,如今简化作“国”。
    (1)根据以上提示,完成上述文字中的填空:
     

    (2)文言教材中,“国”字的义项有:①名词,国家;②名词,国都;③名词,国防。陆游诗中“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国”意思是
     
    (填序号)。

    组卷:46引用:4难度:0.5
  • 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②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③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④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组卷:14引用:4难度:0.7

二、阅读(55分)

  • 10.在“勤学善思”主题学习中,文言兴趣小组找了3组材料进行探究,请认真阅读材料,完成主题学习任务。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乙】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节选自荀子《劝学》)【丙】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释】①骐骥:千里马的别称。②驽马:不能快跑的马。③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1)任务一:识文•断字。请根据所学帮助文言兴趣小组完成表格内容。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自以为大有所 成语推断法:徒劳无
     
    驽马十驾,功在不 课内迁移法:“过中不至,太丘去”
     
    白首悔读书迟 字典查阅法:①方法,计策;②将要,就要;③才。 ③(填序号)
    (2)任务二:通文•达理。
    ①用“/”给下列句子断句。(仅限断三处)
    故 不 积 跬 步 无 以 至 千 里 不 积 小 流 无 以 成 江 海
    ②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a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③对颜真卿的《劝学》组员有以下解读,请帮他选出错误的一项
     

    A.《劝学》中的“学”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学”解释为“学习”的意思。
    B.《劝学》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
    C.从结构上看,三、四句为对偶句,“黑发”与“白首”前后呼应。
    D.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核心是“黑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
    (3)任务三:言文•行远
    古人劝学可谓用心良苦,请比较各文本,完成以下表格。
    文本 被劝者
    (身份)
    劝学艺术
    写作手法及其运用 劝说目的
    《孙权劝学》
     
     
     
    荀子《劝学》 君子
     
    告诉人们学习的成功在于持之以恒的积累。
    颜真卿《劝学》 青少年 运用借代的和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读书学习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后悔了才去学习。
     

    组卷:49引用:3难度:0.5

三、写作(45分)

  • 11.应用文写作。
          育才中学计划在七月份组织“孝亲敬老月”活动,拟邀请对中国孝文化有深入研究的李教授,于7月12日下午三点到校做专题讲座。现请你以育才中学学生会的名义向李教授写一份邀请函。(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组卷:123引用:2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