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普洱一中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7/10 8:0:8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其中1-20题为单项选择题,21-30位多选)

  • 1.一氧化氮气体作为一种神经递质,是由神经细胞中的精氨酸在相应酶的作用下转化而来,它进入下一个细胞后会激活某些酶,可使平滑肌舒张。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25引用:3难度:0.7
  • 2.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0引用:4难度:0.8
  • 3.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可以调控免疫反应的细胞,起着避免免疫反应过度而损伤自身机体的作用,其数量由Mcl-l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如图)。下列疾病最可能与Mcl-1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有关的是(  )

    组卷:22引用:11难度:0.7
  • 4.如图表示某一健康人注射疫苗前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箭头表示疫苗注射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8引用:2难度:0.6
  • 5.2018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詹姆斯艾利森发现在T细胞表面有种为CTLA-4的蛋白质,科学家本庶佑发现了T淋巴细胞上的PD-1蛋白。其中CTLA-4的蛋白质可以发挥“分子刹车”的作用,当CTLA-4被激活后,免疫反应就会终止。当CTLA-4处于抑制状态,或者阻断PD-1的功能时,都能使T细胞大量增殖,集中攻击肿瘤,从而有望治愈某些癌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4难度:0.6
  • 6.下列关于生物富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3引用:4难度:0.6
  • 7.科研人员对某草原一种野生动物的种群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2难度:0.6
  • 8.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29引用:3难度:0.8
  • 9.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可以通过信息分子相互联系,如图显示的是三者之间的部分联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5引用:1难度:0.6
  • 10.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组卷:34引用:11难度:0.7
  • 11.青蒿素是从黄花蒿的叶片中所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而茎及其他部位中的青蒿素含量极少,关于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生产青蒿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组卷:85引用:6难度:0.8

三、非选择题(共5小题)

  • 34.图1为某高等动物生活史示意图,图2为图1中某阶段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A过程表示
     
    ,若A过程能使生物产生变异,则原因之一是该过程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
     
    ,出现基因重组。
    (2)就子细胞的情况而言,A2过程不同于A1过程表现在
     

    (3)图2是图1中
     
    (填字母)阶段的部分过程,该过程表示
     

    (4)图2中的a是经过图1中的
     
    (填字母)过程形成的,该过程大体包括
     
     
     
    等几个过程。
    (5)图2中a至f的过程,细胞发生的生命历程有
     
    ,其中,d中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是
     

    组卷:3引用:1难度:0.6
  • 35.人心肌细胞中的肌钙蛋白由三种结构不同的亚基组成,即肌钙蛋白T(cTnT)、肌钙蛋白I(cTnI)和肌钙蛋白C(cTnC),其中cTnI在血液中含量上升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为制备抗cTnI的单克隆抗体,科研人员完成了如图1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培养中,为防止有害代谢物的积累,可采用
     
    的方法。每隔2周用cTnI作为抗原注射小鼠1次,共注射3次,其目的是
     
    ,最后一次免疫后第3天,取脾脏内部分组织制成细胞悬液与骨髓瘤细胞诱导融合,常用的化学诱导因素是
     

    (2)甲、乙、丙中,只含杂交瘤细胞的是
     
    ,②过程表示将乙细胞接种到多孔培养板上,进行抗体阳性检测,之后稀释、培养、再检测,并多次重复上述操作,其目的是筛选获得
     

    (3)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是医学上常用的定量检测抗原的方法,具体原理如图2所示:
    据图分析,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均能与抗原结合,这是由于不同抗体能与同一抗原表面的
     
    结合。该检测方法中,酶标抗体的作用是
     
    ,可通过测定产物量来判断待测抗原量。

    组卷:12引用:3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