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一中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含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 1.从某些动物组织中提取的胶原蛋白,可以用来制作手术缝合线。手术后过一段时间,这种缝合线就可以被人体组织吸收,从而避免拆线的痛苦。下列关于胶原蛋白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36引用:17难度:0.5
  • 2.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指出患者常规治疗时需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态,并定时监测肝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52引用:35难度:0.8
  • 3.经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后,S酶会在其中的某些蛋白质上形成M6P标志。具有该标志的蛋白质能被高尔基体膜上的M6P受体识别,经高尔基体膜包裹形成囊泡,在囊泡逐渐转化为溶酶体的过程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转化为溶酶体酶;不能发生此识别过程的蛋白质经囊泡运往细胞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567引用:73难度:0.6
  • 4.如图表示三种海蟹在其他环境条件一定时,不断改变海水盐度,它们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已知海水的浓度约为0.5 mol/L),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①在较低浓度的海水中才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只有甲
    ②无法判断甲、乙、丙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的强弱
    ③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乙
    ④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强的是丙

    组卷:6引用:8难度:0.7
  • 5.已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表面具有多种蛋白,其中S蛋白能与人体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其吸附并侵入细胞。人体对S蛋白发生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可与S蛋白结合,使病毒无法吸附到人体细胞表面而阻止感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84引用:23难度:0.5
  • 6.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某食物链(只有3个营养级)上三种生物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1引用:6难度:0.8
  • 7.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677引用:46难度:0.8
  • 8.白菜型油菜(2n=20)的种子可以榨取食用油(菜籽油)。为了培育高产新品种,科学家诱导该油菜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形成完整植株B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90引用:20难度:0.7
  • 9.如图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5难度:0.7
  • 10.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是(  )
    ①A、B、C依次为淋巴液、血浆、组织液
    ②甲状腺激素可以存在于B中
    ③D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
    ④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

    组卷:108引用:13难度:0.7
  • 11.粒小麦(染色体组AA,2n=14)与山羊草(染色体组BB,2n=14)杂交,产生的杂种AB经染色体自然加倍,形了具有AABB染色体组的四倍体二粒小麦(4n=28)。后来,二粒小麦又与节节麦(染色体组DD,2n=14)杂交,产生的杂种ABD经染色体加倍,形成了具有AABBDD染色体组的六倍体小麦(6n=42)。这就是现在农业生产中广泛种植的普通小麦。下列关于普通小麦与二粒小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8引用:6难度:0.7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 33.拟南芥主根是研究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理想材料。为探讨外施IBA、NAA、2,4-D 三种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拟南芥主根细胞分裂和伸长的影响,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如图 1 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与之相比具有
     
    等优点。
    (2)该研究中,至少需配制
     
    组培养基,结果表明植物主根生长对
     
    更敏感。
    (3)图 2、图 3 是不同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分生区和伸长区作用的结果,该实验证明了 2,4-D 对
     
    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4)将离体的拟南芥根细胞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测得细胞内 DNA、RNA、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如图 4 所示,说明
     

    (5)研究发现,NAA 能够与一种位于根细胞膜上的蛋白 ABP1 结合促进细胞伸长,而 2,4-D 能够与另一种蛋白RX 结合促进细胞分裂,由此可见不同的生长素类似物通过与
     
    结合后,开启不同的信号通路,进而对细胞分裂或伸长产生影响。

    组卷:4引用:1难度:0.6
  • 34.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的抗病(A)对易感病(a)为显性,高茎(B)对矮茎(b)为 显性,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1)两株植物杂交,F1 中抗病矮茎出现的概率为
    3
    8
    ,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2)让纯种抗病高茎植株与纯种易感病矮茎植株杂交得 F1,F1 自交时,若含 a 基因的花粉有一 半死亡,则F2 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与 F1 相比,F2 中 B 基因的基因频率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由于受到某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一株基因型为 Bb 的高茎植物幼苗染色体加倍成基因型为 BBbb 的四倍体植株,假设该植株自交后代均能存活,高茎对矮茎为完全显性,则其自交 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为
     

    (4)用 X 射线照射纯种高茎个体的花粉后,人工传粉至多株纯种矮茎个体的雌蕊柱头上,得到的 F1 共 1812 株,其中出现了一株矮茎个体。推测该矮茎个体出现的原因可能有:
    ①经 X 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高茎基因(B)突变为矮茎基因(b);②X 射线照射导致少数花粉中染色体片段缺失,使高茎基因(B)丢失。为确定该矮茎个体产生的原因,科研小 组做了下列杂交实验。请你根据实验过程,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注意:染色体片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纯合子(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 F1 矮茎植株与亲本中的纯种高茎植株杂交,得到种子。第二步:种植上述种子,得 F2 植株,自交,得到种子第三步:种植 F2 结的种子得到 F3 植株,观察并统计 F3 植株茎的高度及比例。
    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 F3 植株的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
     
    ,说明 F1 中矮茎个体的出现是花粉中高茎基因(B)突变为矮茎基因(b)的结果。
    ②若 F3 植株的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
     
    ,说明 F1 中矮茎个体的出现是 B 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缺失引起的。

    组卷:4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