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发布:2025/1/3 16:30:3
一、实验加试部分(两道大题,每空1分,共10分)
-
1.观察蚯蚓
“思雨晓春三月寒,柔肠寸寸是青丹。能屈能伸方为道,有张有弛身始安。”诗中描写的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如图为蚯蚓的外部形态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蚯蚓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
(2)通过结构②可推断③是蚯蚓身体的
(3)实验过程中,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使其身体保持湿润的目的是
A.使蚯蚓能够正常呼吸
B.使蚯蚓更好吸收营养
C.使蚯蚓的身体运动灵活
D.使蚯蚓更好排出废物
(4)蚯蚓生活在富含有机物的湿润的土壤中,通过组卷:1引用:4难度:0.4 -
2.关节与运动小明在学校足球兴趣小组训练活动中,不小心膝盖受伤,不能运动,老师和同学及时将他送往医院,医生首先给他的伤口进行了处理,给他拍了X光片。如图是小明的膝关节X光片和关节结构示意图,请据图作答问题:
(1)图中①是
(2)剧烈运动前应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可促使关节囊分泌到[组卷:6引用:1难度:0.5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
3.《中国诗词大会》自2016年播出以来,让诗词之美走进了千家万户,诗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很多都与生物学有关。下列诗词中的动物与其运动方式对应不当的是( )
组卷:115引用:19难度:0.5 -
4.我国对水母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水母目虾,南人好食之”。下列关于水母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240引用:12难度:0.8 -
5.下列动物中,体表有角质层的是( )
组卷:19引用:1难度:0.8 -
6.下列动物中,全都属于线形动物的一项是( )
组卷:15引用:1难度:0.7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空0.5分,共18分)
-
19.小明喜欢用哑铃锻炼上肢,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A表示
(2)①代表的肌肉是
(3)运动时,骨骼肌接受了组卷:4引用:1难度:0.6 -
20.实验一 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在饲养金鱼时,发现金鱼不时浮上水面直接呼吸,即发生浮头现象。为探究金鱼发生浮头现象是否与水中的溶氧量有关,该小组将30条大小相同的金鱼分为三组,按如下表给定的条件进行了相关实验:
实验组号 溶氧量(mg/L) 培养环境 呼吸频率呼吸频率(次/分钟•条) 第一次统计 第二次统计 第三次统计 甲 4 隔夜自来水 113 111 112 乙 6 隔夜自来水 76 78 74 丙 8 隔夜自来水 58 59 60
(2)根据探究实验原则,表格中甲组的金鱼数量应是
(3)实验可证明,在一定的溶氧量范围内,水中的溶氧量越高,金鱼浮头次数会
(4)鱼鳃主要由
实验二 阅读以下研究动物行为的材料,请分析回答:
a.用线吊着一只小蝗虫逗引一只饥饿的蟾蜍,蟾蜍会立即张口把小蝗虫吃掉。
b.换成用线吊着一只形状和颜色都很像大野蜂,但却没有毒刺的盗虻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会像对付小蝗虫那样吞掉盗虻。
c.接着用线吊着大野蜂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仍是张口去吞,不过,大野蜂螫刺了一下蟾蜍的舌头,蟾蜍立刻把大野蜂吐了出来。
d.再次用大野蜂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伏着头不子理睬了。
e.改用盗虻再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也不去吞吃了。
f.最后,还是用线吊着小蝗虫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虫吃了,显示出蟾蜍之前并没有吃饱。
(1)实验a、b、c说明了蟾蜍具有捕食昆虫的本能,依据行为的获得方式判断,这属于
行为由动物体内的
(2)实验d说明了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因而不再吞吃,这属于
(3)而实验f则证明了蟾蜍通过实验c、d、e确实建立起了新的组卷:6引用:2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