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 谈创造性思维》2023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4/10/6 17:0:2
一、选择题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599引用:7难度:0.9 -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组卷:154引用:3难度:0.9 -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90引用:6难度:0.8
三、综合读写
-
10.【材料探究】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某学生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某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高超的计算能力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组卷:2引用:2难度:0.9
四、现代文阅读
-
1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梦,不骗人
①陈忠实先生的小说《白鹿原》问世后,好评如潮。有位文学爱好者请教陈忠实说,我也很热爱文学,很勤奋,坚持写了十几年,怎么就写不出好作品呢?陈忠实微微一笑,说:你有没有做梦还在写作,有没有睡梦里想到一个灵感,就赶快爬起来记在纸上。有没有因为梦见一个情节,早上起来枕头都哭湿了?那个文学爱好者老实回答说没有。陈忠实说,我有,而且常有,这就叫“不疯魔,不成活”。一个人爱不爱好文学,投入多少,梦是不会骗人的。
②搞文学创作如此,搞艺术表演亦然。要想搞出名堂,做出成就,若不是全神贯注,倾情投入,不是痴迷到连做梦都在想这事做这事,是无法敲开成功大门的。苏联舞蹈演员乌兰诺娃,曾在回忆录里写道:“我不仅在白天刻苦练习,如痴如醉,而且,常在梦境里跳新的舞蹈,排练新的节目,研究新的动作。这对我这样一生热爱舞蹈的演员来说,是很自然的。”正是这样的痴迷和投入,专心致志,聚精会神,苦练数年,她成了举世闻名的舞蹈家,被人们誉为“艺术的灵魂,舞蹈的女神,诗与音乐的化身”。
③相比较而言,科学研究更为严谨、复杂、精准,也更需要这种对科学的献身精神和痴迷态度。1869年2月,许多科学家都在猜想,自然界是否存在某种规律,使元素能够有序地分门别类。35岁的化学家门捷列夫,也在苦苦思索着这个问题,茶饭不思,日渐消瘦,还是没有头绪,不得要领。有一次,他研究累了,就在疲倦中进入梦乡。在梦里他看到一张表,已发现的63种元素,纷纷落在相应的格子里。醒来后,他立刻记下了这个表的设计理念: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元素周期律就这样诞生于梦中。门捷列夫在他的表里为未知元素留下了空位,后来发现的新元素的各种性质,与他的预言惊人地吻合。
④袁隆平院士的成功也与做梦有关。他年轻时曾做过一个梦:“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为了这个美好的梦,他孜孜矻矻奋斗了大半辈子,废寝忘食,殚精竭虑,几十年如一日,直到九十高龄,还在追梦不已,辛勤耕耘,为提高水稻产量作出巨大贡献,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⑤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但如果只是一般地想想,浅尝辄止,是不会入梦的;只有极度地痴迷,全身心地投入,才能达到连做梦都在创作,做梦都在工作,做梦都在研究的忘我境界。如果真干到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个份上,痴迷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个程度,你就没有理由不成功,没有理由不佩戴胜利的桂冠,就会有幸与袁隆平、陈忠实、门捷列夫、乌兰诺娃等人为伍。
⑥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说得好:“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因为痴迷,才能用心专一,精益求精,夜以继日,苦心孤诣,继而,才有惊世之作,显赫之功。因此,当人们抱怨自己没有获得成功女神青睐时,抱怨造物主对自己不公时,不妨反躬自问,想一想你有没有半夜起来记录写作灵感,有没有过在梦里跳舞的经历,有没有在梦里还琢磨着元素周期律,有没有为了一个梦奋斗一辈子……如果没做到这些动人的细节,那么,你还没资格说自己有多用功,多投入,多勤奋。别忘了,天道酬勤,梦,是不会骗人的。
(1)怎样理解标题“梦,不骗人”的含义?
(2)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3)选文门捷列夫和袁隆平的事例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组卷:13引用:2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