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年安徽省部分名校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 1.下列实验装置正确的是(  )

    组卷:18引用:1难度:0.7
  • 2.如图是实验室研究海水对铁闸不同部位腐蚀情况的剖面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13引用:2难度:0.8
  • 3.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A 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然后滴入HNO3 有白色沉淀生成,且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所得的沉淀为BaSO3,后转化为BaSO4
    B 向足量含有淀粉的FeI2溶液中滴加2滴氯水 溶液变蓝 还原性:I->Fe2+
    C 向FeCl2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 出现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液体 FeCl2溶液部分变质
    D 将浓硫酸滴入蔗糖中并搅拌 得黑色蓬松的固体并有刺激性气味 该过程中浓硫酸仅体现了吸水性和脱水性

    组卷:15引用:2难度:0.5
  • 4.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组卷:34引用:5难度:0.8
  • 5.有关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209引用:3难度:0.9
  • 6.下列仪器不能直接受热的是(  )

    组卷:44引用:3难度:0.6
  • 7.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致病性很强的 RNA 病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83引用:3难度:0.8
  • 8.周期表中有如图所示的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10引用:3难度:0.7
  • 9.已知常温下反应:Fe3++Ag⇌Fe2++Ag+的平衡常数K=0.3.现将含0.010 mol/LFe(NO32和0.10 mol/LFe(NO33的混合溶液倒入烧杯甲中,将含0.10 mol/L的AgNO3溶液倒入烧杯乙中(如图),闭合开关K,关于该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77引用:3难度:0.6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 28.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图中J)是一种理想的防晒剂,能有效吸收紫外线,安全性良好。其合成线路图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为
     
    。有机物E的分子式为
     
    。丙二酸的结构简式为
     

    (2)C的结构简式为
     

    (3)H的结构简式为
     

    (4)G与氢气反应可得X()。X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①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种峰;②与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且1mol该物质恰好能与3mol NaOH完全反应。
    (5)以乙醇和丙二酸为原料合成聚巴豆酸乙酯,请补充完成以下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可任选)。
     
    一定条件

    组卷:221引用:2难度:0.5
  • 29.C、S和Cl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的有效利用备受关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Ⅰ.2SO2(g)+O2 (g)+2H2O(l)═2H2SO2 (aq)△H1
    Ⅱ.Cl2(g)+H2O(l)⇌HCl(aq)+HClO(aq)△H2
    Ⅲ.2HClO(aq)═2HCl(aq)+O2(g)△H3
    SO2(g)+Cl2 (g)+2H2O(l)=2HCl(aq)+H2SO4(aq)△H4=
     
    (用含有△H1、△H2和△H3的代数式表示)。
    (2)25℃时,H2SO3溶液中各种含硫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

    已知25℃时,NaHSO3的水溶液pH<7,解释其原因为:
     

    (3)NaClO2是一种绿色消毒剂和漂白剂,工业上采用电解法制备NaClO2的原理如图乙所示。
    ①交换膜应选用
     
    (填“阳离子交换膜”或“阴离子交换膜”)
    ②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4)一定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CO和1 mol SO2;发生反应2CO(g)+SO2(g)⇌S(l)+2CO2(g)△H=-270kJ/mol,若反应进行到20 min时达平衡,测得CO2的体积分数为0.5,则前20min的反应速率v(CO)=
     
    ,该温度下反应化学平衡常数K=
     

    (5)在不同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CO和1 mol SO2,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图(Ⅰ)中三组实验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以v(CO)最大的为
     
    (填序号)
    ②与实验a相比,c组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
     

    组卷:67引用:3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