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8课 复活(节选)》2021年同步练习卷(5)

发布:2024/12/12 23:30:1

一、选择题

  • 1.下列破折号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组卷:26引用:6难度:0.9
  •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组卷:18引用:12难度:0.9
  •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组卷:28引用:8难度:0.6
  • 4.填入下列空缺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回到曾经是我的现在已成别人的村庄。只几十年_____________,它变成了另一个样子。
    ②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端午节挂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_____________疾病。
    ③在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时,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受别有用心的势力的_____________、使和利用,始终站稳立场,坚持原则。

    组卷:26引用:8难度:0.7
  • 5.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
    ①那些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尽管烜赫一时,不可一世,但最终还是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②墙壁上有着许多霜花似的花纹,在灯光的照耀下,满墙都放射着姹紫嫣红的光芒,就好像是彩虹织成的。
    ③接着是一个男子的名字,一个曾经飞黄腾达的朋友,但由于事业兴隆冲昏了头,以致又潦倒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不得不远走他乡。
    ④记者看到那些重新进入乡间小学校的儿童,他们虽然筚路蓝褛、身体孱弱,但一双双大眼睛里都闪烁着喜悦之光。
    ⑤郗鉴慧眼独具,舍弃了那群衣冠楚楚的公子们,毫不犹豫地选定坦腹东床的少年王羲之作为女婿。事实证明,他的见识果然不凡。
    ⑥十一长假期间,各种景点的消息络绎不绝,网友们不断搜索并发布自己出游的照片,以使大家可以互相借鉴。

    组卷:4引用:5难度:0.6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 6.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各题。
    复活
    列夫•托尔斯泰
    “你叫什么名字啊!”好色的庭长特别亲切地问第三个被告,“你得站起来,”他发现玛丝洛娃坐着不动,和颜悦色地说。
          ①玛丝洛身姿矫捷地站起来,现出唯命是从的神气,提起高耸的胸部,用她那双笑盈盈而略微斜睨的黑眼睛直盯住庭长的脸,什么也没回答。
    “你叫什么名字?
    “柳波芙。”她迅速地说。
          聂赫留朵夫这时已戴上夹鼻眼镜,随着庭长审问,挨个儿瞧着被告。他眼睛没有离开这第三个被告的脸,想:“这不可能,她怎么会叫柳波芙呢?”他听见她的回答,心里琢磨着。
          庭长还想问下去,但那个戴眼镜的法官怒气冲冲地嘀咕了一句,把他拦住了。庭长点点头表示同意,又对被告说:“怎么叫柳波芙呢?”他说。“你登记的不是这个名字。”
          被告不作声。
    “我问你,你的真名字叫什么。”
    “你的教名叫什么?”那个怒容满面的法官问。
    “以前叫卡吉琳娜。”
    “这不可能,”聂赫留朵夫嘴里仍这样自言自语,但心里已毫不怀疑,断定她就是那个他一度热恋过,确确实实是热恋过的姑娘,姑妈家的养女兼侍女。当年他诱骗了她,后来又抛弃了她。从此以后,他再也不去想她,因为想到这事实在太痛苦了,这事使他原形毕露,表明他这个以正派人自居的人不仅一点也不正派,对那个女人的行为简直是十分下流。
          对,这个女人就是她。这会儿他看出了她脸上那种独一无二的神秘特点。这种特点使每张脸都自成一格,与其他人不同。尽管她的脸苍白和丰满得有点异样,她的特点,与众不同的可爱特点,还是表现在脸上,嘴唇上,表现在略微斜睨的眼睛里,尤其是表现在她那天真烂漫、笑盈盈的目光中,表现在脸上和全身流露出来的唯命是从的神态上。
    “你早就该这么说了,”庭长又特别和颜悦色地说。“你的父名叫什么?”
    “我是个私生子,”玛丝洛娃说。
    “那么按照你教父的名字该怎么称呼你呢?”
    “米哈依洛娃。”
    “她会做什么坏事呢?”聂赫留朵夫心里仍在琢磨,他的呼吸有点急促了。
    “你姓什么,通常人家叫你什么?”庭长继续问。
    “通常用母亲的姓玛丝洛娃。”
    “职业呢?你做什么工作?”
          玛丝洛娃不作声。
    “你做什么工作?”庭长又问。
    “在院里,”她说。
    “什么院?”戴眼镜的法官严厉地问。
    “什么院您自己知道,”玛丝洛娃说。她噗哧一笑,接着迅速地向周围扫了一眼,又盯住庭长。
          她脸上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神情,她的话、她的微笑和她迅速扫视法庭的目光是那么可怕和可怜,弄得庭长不禁垂下了头。庭上刹那间变得鸦雀无声。接着,这种寂静被一个旁听者的笑声打破了。有人向他发出嘘声。庭长抬起头,继续问她:
    “你以前没有受过审判和侦审吗?”
    “没有,”玛丝洛娃叹了一口气,低声说。
    “起诉书副本收到了吗?”
    “收到了。”
    “你坐下,”庭长说。
          被告就象盛装的贵妇人提起拖地长裙那样提了提裙子,然后坐下来,一双白净的不大的手拢在囚袍袖子里,眼睛一直盯住庭长。
          接着传证人,再把那些用不着的证人带下去,又推定法医,请他出庭。然后书记官起立,宣读起诉书。他念得很响很清楚,但因为念得太快,混淆了舌尖音和卷舌音,以致发出来的声音成了一片连续不断的嗡嗡声,令人昏昏欲睡。法官们一会儿把身子靠在椅子的这边扶手上,一会儿靠在那边扶手上,一会儿搁在桌上,一会儿靠在椅背上,一会儿闭上眼睛,一会儿睁开眼睛,交头接耳。有一个宪兵好几次要打呵欠,都勉强忍住。
          几个被告中,卡尔津金颊上的肌肉不断抖动。包奇科娃挺直腰板坐在那里,镇定自若,偶尔用一只手指伸到头巾里搔搔头皮。
          玛丝洛娃忽而一动不动地望着书记官,听他宣读,忽而全身抖动,似乎想进行反驳,脸涨得通红,然后又沉重地叹着气,双手换一种姿势,往四下里看了看,又盯住书记官。
          聂赫留朵夫坐在第一排靠边第二座的高背椅上,摘下夹鼻眼镜,望着玛丝洛娃,他的内心展开了一场复杂而痛苦的活动。
          ……
    “那么您对玛丝洛娃有什么看法?”那个被指定替玛丝洛娃辩护的见习法官一脸不知道该怎么办的表情,红着脸问道。
    “她是最好的,”基塔耶娃回答,“姑娘受过教育,蛮有派头。她出身上等人家,法语书也看得懂。她有时候喝得有点多,但从来不放肆。是个非常好的姑娘!”
          玛丝洛娃对掌班瞧瞧,但接着突然把目光移到陪审员那边,最后停留在聂赫留朵夫身上。她的脸色变得严肃甚至很严厉。②她那双恼恨的眼睛有一只斜睨着。这双异样的眼睛对了聂赫留朵夫瞧了相当久。聂赫留朵夫尽管心惊胆战,但是他的目光却怎么也离不开这双眼白闪亮、清楚的斜睨的眼睛。他想起那个可怕的夜晚:冰层坼裂,夜雾弥漫,特别是那钩在破晓前升起、两角朝下的残月,照着那黑漆漆、阴森森的地面。
    “她认出我来了,”他想。他把身子缩成一团,仿佛在等待当头一棒。但是她并没有认出他来。她平静地叹了一口气,又去看庭长了。聂赫留朵夫也叹了一口气。“噢,但愿快点结束,”他想。
          此刻他的心情仿佛一个猎人,不得已杀死一只受伤的小鸟:又是嫌恶,又是怜悯,又是悔恨。那只还没有断气的小鸟不住地在猎袋里扑腾,使人觉得又讨厌又可怜,真想赶快把它弄死,忘掉。
          聂赫留朵夫此刻听着审问证人,心里就有类似的复杂情感。
    【注】基塔耶娃:是玛丝洛娃的证人,即下文所说的“掌班”。
    (1)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聂赫留朵夫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他曾引诱并抛弃的玛丝洛娃,对她被指控并受到审判,既感到意外,又痛苦纠结。
    B.在书记官宣读起诉书后,玛丝洛娃浑身抖动,满脸通红,虽然压制着怒火,但仍表现出了桀骜不驯、个性张扬的特点。
    C.小说描写聂赫留朵记亿中“黑漆漆、阴森”的自然环境,借以映射他担心被玛丝洛娃当众指认并揭穿的恐惧心理。
    D.聂赫留朵夫身上交替出现“精神的人”与“兽性的人”。他内心的这种挣扎体现了托尔斯泰“心灵辩证法”的艺术特点。
    (2)文中画线语句主要描写了人物的眼神,请分析这两处眼神所体现的玛丝洛娃的情感态度。
    (3)小说生动地描绘了庭审人员的“众生相”,作者的用意何在?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组卷:42引用:6难度:0.5
  • 7.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求婚      聂赫留朵夫在监狱的门廊里已等了好久。
          他来到监狱,在大门口打了打铃,然后把检察官的许可证交给值班的看守。
          带玛丝洛娃来的看守在离桌子稍远的窗台上坐下。对聂赫留朵夫来说,决定命运的时刻到了。他不断在心中责备自己,上次见面没有说出主要的话,就是他打算跟她结婚。现在他下定决心要把这话说出来。玛丝洛娃坐在桌子一边,聂赫留朵夫坐在她对面。屋子里光线很亮,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在近距离看清她的脸:眼睛边上已有鱼尾纹,嘴唇周围也有皱纹,眼皮浮肿。他见了越发怜悯她了。
    “我那个辩护人是个十足的笨蛋,他老是对我说肉麻话。”她说着笑了,“要是当初人家知道我跟您认识,情况就会大不相同了。”
    “她今天好怪。”聂赫留朵夫想,刚要说出自己的心事,却又被她抢过话头。
    “我还有一件事要跟您说。我们那儿有个老婆子,人品挺好。可是有人控告她放火,她就坐了牢。”玛丝洛娃一面说,一面转动脑袋,不时瞟聂赫留朵夫一眼,“怎么样,您能办一办吗?说实在的,她真是个很不错的老婆子,分明是受了冤枉。”玛丝洛娃说,对他瞧瞧,又垂下眼睛笑笑。
    “好的,我来办,我先去了解一下。”聂赫留朵夫说着,越来越感到惊奇。“但我自己有事要跟您谈谈,您还记得我那次对您说的话吗?”他说。
    “您说了好多话。上次您说了些什么呀?”玛丝洛娃一面说,一面不停地微笑,脑袋一会儿转到这边,一会儿转到那边。
    “我说过,我来是为了求您的饶恕。”聂赫留朵夫说。
    “嘿,何必呢,老是饶恕饶恕的,用不着来那一套……您最好还是……”
    “我说过我要赎我的罪。”聂赫留朵夫继续说,“不是嘴上说说,我要拿出实际行动来,我决定跟您结婚。”
          玛丝洛娃脸上顿时现出恐惧的神色。她那双斜睨的眼睛愣了,又像在瞧他,又像不在瞧他。
    “这又是为什么呀?”玛丝洛娃愤愤地皱起眉头说。
    “在上帝面前我觉得我应该这样做。”
    “怎么又弄出个上帝来了?您说的话总是让人不明白。上帝?什么上帝?咳,当初您要是记得上帝就好了。”她说了这些话,又张开嘴,但没有再说下去。
          聂赫留朵夫这时闻到她嘴里有一股强烈的酒味,才明白她激动的原因。
    “您安静点儿。”他说。
    “我可用不着安静,你以为我醉了吗?我是有点儿醉,但我明白我在说什么,”玛丝洛娃突然急急地说,脸涨得通红,“我是个苦役犯,是个……您是老爷,是公爵,你不用来跟我惹麻烦,免得辱没你的身份。还是找你那些公爵小姐去吧,我的价钱是一张红票子。”
    “不管你说得怎样尖刻,也不明白我心里是什么滋味。”聂赫留朵夫浑身哆嗦,低声说,“你不会懂得,我觉得我对你犯了多大的罪……”
    “‘我觉得犯了多大的罪……’”玛丝洛娃恶狠狠地学着他的腔调说。“当初你并没有感觉到,却塞给我一百卢布。瞧,这就是你出的价钱……”
    “我知道,我知道,如今我决定再也不离开你了。”聂赫留朵夫说。
    “可我敢说,你做不到!”玛丝洛娃说着,大声笑起来。
    “卡秋莎!”聂赫留朵夫一面说,一面摸摸她的手。
    “你给我走开!我是个苦役犯,你是位公爵,你到这儿来干什么?”她尖声叫道,气得脸都变色了,从他的手里抽出手来。“你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玛丝洛娃继续说,迫不及待地把一肚子怨气都发泄出来。“你今世利用我作乐,来世还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我讨厌你,讨厌你那副眼镜,讨厌你这个又肥又丑的嘴脸。走,你给我走!”她霍地站起来,嚷道。
          看守走到他们跟前。
    “你闹什么!怎么可以这样……”
          玛丝洛娃垂下眼睛,将她那双小手的手指紧紧地交叉在一起,又坐下了。
          聂赫留朵夫站在她前面,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您今天有点激动,要是可能,我明天再来,您考虑考虑吧。”聂赫留朵夫说。
          玛丝洛娃一句话也没有回答,也没有对他瞧一眼,就跟着看守走出去。
    “嘿,姑娘,这下子你可要走运了。”玛丝洛娃回到牢房里,柯拉勃列娃就对她说,“看样子,他被你迷住了。趁他还来找你,你别错过机会。他会把你救出去的。有钱人什么事都有办法。”
    “这倒是真的。”道口工用唱歌一般好听的声音说,“穷人成亲夜晚也短,有钱人想什么有什么,要怎么办就准能办到。”
    “怎么样,我的事你提了没有?”那个老婆子问。
          玛丝洛娃没有回答同伴们的话,却在板铺上躺下来。她那双斜睨的眼睛呆呆地望着墙角。
          她就这样一直躺到傍晚。她的内心展开了痛苦的活动。聂赫留朵夫那番话使她回到了那个她因无法理解而对之满怀仇恨的世界。她在受尽了折磨后离开了那地方。现在她已经无法把往事搁在一边,浑浑噩噩地过日子,而要清醒地生活下去又实在太病苦了。到傍晚,她就又买了些酒,跟同伴们一起痛饮起来,直至大醉。
    (选自列夫•托尔斯泰《复活》第一部第48章,草婴翻译,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两次提到聂赫留朵夫觉得玛丝洛娃奇怪,是因为他觉得现在的玛丝洛娃与过去的她给他的印象完全不同。
    B.小说两次提及玛丝洛娃醉酒,说明醉酒是她目前生活的常态,因为酒可消愁而清醒只会让她内心更加痛苦。
    C.玛丝洛娃认为聂赫留朵夫的求婚缺乏诚意,他动手动脚,举止轻浮,于是断然拒绝了聂赫留朵夫的请求。
    D.小说通过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的此次会面,突显了两人之间迥异的生活环境和无法逾越的地位鸿沟。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求婚”是小说节选部分的主要线索,聂赫留朵夫求婚与玛丝洛娃拒绝求婚之间的矛盾只是表象,深层矛盾是当时社会对妇女的普遍歧视。
    B.小说虚实结合,通过聂、玛二人的对话,读者可以想象当初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感情的玩弄和欺骗以及玛丝洛娃被抛弃后生活的凄惨。
    C.小说主体以聂、玛二人对话为主,对话起初平和,各言其事;然后因求婚话题产生激烈冲突;最后因看守介入而归于平静。颇有起伏,富有戏剧性。
    D.小说中聂赫留朵夫前面一直称玛丝洛娃“您”,压抑着内心的感情,后称“你”,最后直呼“卡秋莎”,流露出无法抑制的情感。
    (3)面对聂赫留朵夫求婚,玛丝洛娃有怎样的情感体现?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
    (4)小说人物除了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之外,还有柯拉勃列娃、道口工、老婆子等其他人物。请分析这些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

    组卷:17引用:9难度:0.5

四、现代文阅读

  • 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晴朗的夏日
    [英]卡雷•布莱顿
          哈利•斯密司是渔具厂厂长。他酷爱钓鱼,简直上了瘾,大部分业余时间都花在钓鱼上,不是准备钓鱼工具,就是研读钓鱼的书籍。这种情况,联系他的职业来看,是不足为奇的。
          尽管哈利把大部分闲暇时间都花在湖畔水滨,但他对工作却从不马虎,不失为一位尽职的厂长。他曾给自己立下一条规矩:决不因钓鱼影响工作。他还有一点与众不同的是,极少生病;即使偶感风寒,吃点药也就好了。多年来他工作出色,董事长吉阿弗雷曾几次表扬他上班出满勤。
          但是,就在一个晴朗的夏日,他多年保持的记录改变了。
          入夏以来的这一个礼拜,天气晴朗和煦,实在太诱人了。哈利在家中整整困了一个冬天,现在面对风和日丽的好时光,他感到两手发痒,不摸鱼竿再也不行了。偏偏这一个札拜工作很忙,许多琐碎事控得他腻烦透了。因此,星期三喝早茶时,他突然决定第二天要请病假。请假,不就意味着蓄意破坏自己长期保持的出勤记录么?哈利沉思了一会儿,喝茶时环顾四座,脸上露出了复杂的表情。第二天,哈利悄悄爬起床,没有惊动妻子和女儿,一头钻进那辆破旧的福特车就出发了。
          河畔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连空气都是那么迷人。他一到这里,便只顾吸那混合着草、鱼腥和晨露的气味,感到怡然自得。8点半钟,他想象着他的伙伴们诚拖着疲惫的步子走进工厂,登记考勤,开始一天的工作了,有的说不定还半睡半醒呢,而自己却在河畔钓鱼。这种忙里偷闲的自由感,使他心里乐滋滋的。他暗自吃惊,自己明明是装病溜号,为什么心境竞这般坦然,不感到一丝一毫的愧疚?
          时间过得很快,大约在10点钟,他开始喝茶。正当他用两腿夹位杯子,一手拿壶,一手拔开塞子的时候,他发现鱼漂在往下沉。哈利是精于此道的,他稍等了一会,让鱼咬紧鱼饵,然后轻而易举地把鱼钓起来,裴进袋子。动作非常之娴熟‘,壶里和杯里的茶水连一滴都没有泼到草地上。12点,他决定换个地方,到下游两百码左右的一棵柳树下去。他收拾好家什,小心地顺河沿往下走。时值初夏,草木已经很茂密。为了不让低垂的树枝和过高的灯芯草绊住钓竿,他不得不绕道而行。
          他只顾走路,当走近柳树时,才察觉那地方早已被人捷足先登了。
          他马上认出那人正是董事长吉阿弗雷。他想转身溜回去已经来不及,因为对方此时也认出了他。哈利感到脸上火辣辣的,寻思着该说点什么才好。他当然不会注意到,董事长的脸上同样泛起了一阵红晕。
    “呃,呃,早上好,吉阿弗雷先生……天气太好了,是吗?”他怯生生地说。
          吉阿弗雷干咳一声,眼睛看着别处,含糊地答道:“呃,是的,的确不镨……”哈利急中生智,他记起了今天是星期四,每周星期四董事长是要召开例会的。于是他采取了以攻为守的战术
    “吉阿弗雷先生,今天不是该您召开每周的例会吗?”
    “呃,不错,是有个会,不过……”董事长显得很不自在。
          哈利禁不住轻声笑了起来。吉阿弗雷也还他一个苦涩的笑。两人相视而笑,尴尬之极。过了一会,吉阿弗雷朝大腿上猛拍了一下,干脆开怀大笑起来,并边笑边说:“好了,都别说了,咱俩是一对淘气包,今天都逃学了!”他笑得大口大口地喘气,身子不停地摇晃。哈利也忍不住大笑起来。一个是深沉的低音,一个是类似假嗓的高音。吉阿弗雷掬出丝手绢,擦了擦脸,说:“是这样的:我的汽车司机请病假,我猜想他得了流感。我不想赴会了。因此干脆说我头痛,请个假。当然,这种事只能偶一为之,切莫养成习惯,你明白吗?这么晴朗的天气--整整一个礼拜呀!谁愿意呆在屋里,处理那些没完没了的事务?”哈利点点头,脸上露出又惊讶又理解的表情。
          吉阿弗雷喷了一下鼻子,说:“你刚才是想到这儿来钓鱼吧?来,坐下,地方足够了。我正想吃午餐。愿意陪我吃点什么吗?”哈利瞪大眼睛看着这位董事长。董事长满有兴致地又补充道:“我带了点肝饼。来,咱们尝个新鲜,好吗?”哈利正想回答这盛情的邀请,忽然,小树丛的枝叶朝两边分开,中间又闪出一个人影,手里也拿着钓鱼家什,正艰难地在河畔穿行。
          吉阿弗雷一眼就看出是谁来了,连忙招呼道:“午安,杰封,我相信,你患流感已经完全复原了吧?”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二段写哈利极少生病且董事长几次表扬他出满勤,与后文情节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揭示了更深刻的主题。
    B.董事长吉阿弗雷和哈利不期而遇,尴尬过后“开怀大笑”坦白实情,这体现出董事长吉阿弗雷是个知错就改、光明磊落、豪爽睿智的人。
    C.哈利决定破坏自己的出勤记录而请假。第五段写到“喝茶时环顾四座,脸上露出了复杂的表情”,表明他内心有不安和愧疚。
    D.第七段中对河畔优美景色的描写,为描写哈利的心理起到极好的铺垫作用。虽然哈利对自己的想法“暗自吃惊”,但我们读来觉得颇合情理。
    (2)小说在以线性结构推进时,也常常“延迟”小说的进展,故意给情节或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试举出《晴朗的夏日》中一个“延迟”的例子,并说说其好处。
    (3)小说结尾,身份各异的哈利、董事长和杰封不约而同请病假,在河边钓鱼,戏剧性地会合。试从人物身份、小说主题角度探究小说这一情节设计所要揭示的内涵。

    组卷:15引用:6难度:0.6
  • 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骑桶者
    卡夫卡
          煤全部烧光了;煤桶空了;火炉里透出寒气,灌得满屋冰凉。窗外的树呆立在严霜中;天空成了一块银灰色的盾牌,挡住向苍天求助的人。我得弄些煤来烧;我可不能活活冻死;我的背后是冷酷的火炉,我的面前是同样冷酷的天空,因此我必须快马加鞭,在它们之间奔驰,在它们之间向煤店老板要求帮助。可是煤店老板对于我的通常的请求已经麻木不仁;我必须向他清楚地证明,我连一星半点煤屑都没有了,而煤店老板对我来说不啻是天空中的太阳。我这回前去,必须像一个乞丐,由于饥饿难当,奄奄一息,快要倒毙在门槛上,女主人因此赶忙决定,把最后残剩的咖啡倒给我;同样,煤店老板虽说非常生气,但在十诫之一“不可杀人”的光辉照耀下,也将不得不把一铲煤投进我的煤桶。我怎么去法必将决定此行的结果;因此我骑着煤桶前去。骑桶者的我,两手握着桶把——最简单的挽具,费劲地从楼梯上滚下去;但是到了楼下,我的煤桶就向上升起来了,它以均匀的速度穿过冰凉的街道;我时常被升到二层楼那么高;但是我从未下降到齐房屋大门那么低,我极不寻常地高高飘浮在煤店老板的地窖穹顶前,而煤店老板正在这地窖里伏在小桌上写字;为了把多余的热气排出去,地窖的门是开着的。
    “煤店老板!”我喊道,那急切的声音裹在呼出的热气里,在严寒中显得格外沉浊,“煤店老板,求你给我一点煤吧,我的煤桶已经空了,因此我可以骑着它来到这里。行行好吧,我有了钱,就会给你的。”
          煤店老板把一只手放在耳朵边上。“我没有听错吧?”他转过头去问他坐在火炉旁边的长凳上织毛衣的妻子,“我没有听错吧?是一个顾客。”
    “我什么也没有听见。”妻子说,她平静地呼吸着,一面织毛衣,一面舒服地背靠着火炉取暖。“噢是的,”我喊道,“是我啊;一个老主顾;向来守信用;只是眼下没钱了。”“我的老伴,”煤店老板说,“是的,是有人;我不会弄错的;一定是一个老主顾,一个有年头的老主顾,他知道怎么来打动我的心。”
    “你怎么啦,当家的?”妻子说,她把毛衣搁在胸前,暂歇片刻,“没有人,街上空空的,我们已经给所有的顾客供应了煤;我们可以歇业几天,休息一下。”
    “可是我正坐在这儿的煤桶上,”寒冷引起的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请你们抬头看看,你们就会发现我的;我请求你们给我一铲子煤;如果你们能给我两铲,那我就喜出望外了。所有别的顾客你们确实都已供应过了啊,但愿我能听到煤块在这桶里滚动的响声!”
    “我来了。”煤店老板说。他正要迈动短腿走上地窖的台阶,他的妻子却已经走到他的身边,拉住他的手臂说:“你待在这儿。如果你还固执己见的话,那就让我上去。想想你昨天夜里咳嗽得多么厉害。
          只为一件买卖,而且只是一件凭空想象出来的买卖,你就忘了你的妻儿,要让你的肺遭殃。还是我去。”“那么你就告诉他我们库房里所有煤的品种;我来给你报价格。”
    “好。”他的妻子说,她走上了台阶,来到街上。她当然马上看到了我。“老板娘,”我喊道,“衷心地向你问好;我只要一铲子煤;放进这儿的桶里就行了;我自己把它运回家去;一铲最次的煤也行。钱我当然是要全数照付的,不过我不能马上付,不能马上。”“不能马上”这两个词多么像钟声啊,它们和刚才听到的附近教堂尖塔上晚钟的声响混合在一起,又是怎样地使人产生了错觉啊!
    “他要买什么?”煤店老板喊道。“什么也不买,”他的妻子大声应着,“外面什么也没有;我什么都没有看到,什么都没有听到;只是听到钟敲六点,我们关门吧。真是冷得要命;看来明天我们又该忙了。”她什么也没有听见,什么也没有看见;但她把围裙解了下来,并用围裙把我扇走。遗憾的是,她真的把我扇走了。我的煤桶虽然有着一匹良种坐骑的一切优点;但它没有抵抗力;它太轻了;一条妇女的围裙就能把它从地上驱赶起来。
    “你这个坏女人,”当她半是蔑视半是满足地在空中挥动着手转身向店铺走去时,我还回头喊着,“你这个坏女人!我求你给我一铲最次的煤你都不肯。”就这样,我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不复再见。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骑桶”这一精巧的构思,将真实和虚构、沉重和诙谐完美地结合,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
    B.“我”在去向煤贩子借煤之前信心满满,认为他一定会借给“我”,最终却遭遇了现实残酷的打击。
    C.文中“地窖的火热与冰山的寒冷”“骑桶者良好的愿望与悲惨的结局“等多处对比手法的运用更凸显了主题。
    D.小说主人公是一个立体的人,是个卑微的小人物,他战战兢兢,畏缩惶恐,面对强大的外部世界全然无力。
    (2)小说中骑桶者所骑之桶的形象特点有哪些,分别有怎样的寓意?

    组卷:1引用:2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