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年陕西省名校高考地理第一次联考试卷(一模)

发布:2024/11/12 4:0:1

一、选择题

  • 1.如图为“世界某国家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结合所学,据图推测该国最贴切的称号是(  )

    组卷:1引用:0难度:0.70
  • 2.如图为“世界某国家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该国种植的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是(  )

    组卷:1引用:0难度:0.80
  • 3.王教授在日记中写道:“早晨出门,天昏暗。强劲的东风刺骨般寒冷,气温在零下40摄氏度以下。这季节,在我家乡江南丘陵,乡亲们大概正忙着收割早稻了。”据此回答3~5题。
    日记中记述的这天早晨,王教授在(  )

    组卷:1引用:0难度:0.70
  • 4.王教授在日记中写道:“早晨出门,天昏暗。强劲的东风刺骨般寒冷,气温在零下40摄氏度以下。这季节,在我家乡江南丘陵,乡亲们大概正忙着收割早稻了。”据此回答3~5题。
    王教授家乡的土壤是(  )

    组卷:1引用:0难度:0.80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6分)

  •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化石显示,距今几十万年前是大熊猫的极盛时期,曾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目前的分布已退缩到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四个主要片区。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1864只,种群数量稳步恢复。如图1为大熊猫分布区历史变化及目前分布片区图。

    陕西南部的秦岭片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如图2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1)指出大熊猫目前分布区面积萎缩、隔离的自然原因。
    (2)描述秦岭片区1976年至2000年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3)分析导致秦岭片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组卷:2引用:2难度:0.5
  •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阆中古城位于嘉陵江畔的河漫滩阶地上,古城在历史上一直为四川北部地区的军事、商业、政治、交通中心。阆中古城城址曾经历过几次变迁,古城的营建巧妙地利用自然趋利避害,适应了当地“夏湿热、冬阴冷、多水患”的自然环境特点。如图示意阆中古城位置及明清阆中古城内部空间结构。

    (1)简析图示地区山水分布对阆中古城气候的有利影响。
    (2)分析历史上阆中古城城市发展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
    (3)历史上,阆中古城通过改变城址以避水患,说明古城城址变迁利于避水患的原因。
    (4)说明明清时期阆中古城商业区区位的合理性。

    组卷:22引用:3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