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第14课 变形记(节选)》2021年同步练习卷(4)

发布:2024/10/30 19:0:2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9
  • 2.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9
  • 3.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所填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钟楼上钟敲响 3点之前,他便一直处于这种空洞与平和的沉思状态之中。
    ②由于动作受到 ,他躺在了离他母亲不远的地板上。
    ③它尤其喜欢倒挂在上面的天花板上,呼吸起来比较轻松,一阵轻微的震荡 全身。

    组卷:6引用:2难度:0.7
  • 4.下面语段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变形记》中,养家人格里高尔突然变成一只甲虫,不仅失业了,还成了累赘。这一情节激化了矛盾,使人物的个性、人性都立即图穷匕见。文学艺术是虚构的艺术,作家通过大胆想象,虚构出荒诞的情节,展现人物之间的冲突,表现人物的个性。母亲的无奈、父亲的狂怒、妹妹的厌弃,撕开了资本主义社会家庭表面温情脉脉的面纱,显示了人际关系中的自私、冷漠和残酷,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和弱肉强食唯利是图的本质。

    组卷:14引用:9难度:0.8

三、(语言文字运用)

  • 13.按照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删词语)
    ①《变形记》是西方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小说。
    ②荒诞派小说《变形记》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
    ③卡夫卡认为《变形记》的创作动机是要表现西方现代人在沉重的精神压迫下,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的现状。
    (1)《变形记》是
     

    (2)卡夫卡是
     

    组卷:15引用:21难度:0.6

四、(拓展阅读)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两分硬币
    黑岛传治
    “妈妈,买根陀螺绳儿嘛。”
          藤二缠起妈妈来了。
    “问问爸爸,看叫买不。”
    “说行哩。”
          妈妈对所有的事情都很小气,一个原因是家里的日子难过。尽管是答应给买了,还要把堆房翻腾一遍,看清楚是不是还有健吉玩旧的绳儿。这沿河的小村庄的孩子们,都聚集到庙门前去,把新绳儿缠在新陀螺上使它转动起来,两个人一组撞陀螺,比输赢。孩子们把这种玩法叫作“撞嘎嘎”。缠好绳儿使劲一抽把陀螺撒出去,它就飞快地转动起来。两个人一起撒,轮流让自己的陀螺去撞对方的,直到一方的陀螺停止转动,陀螺先停下来的就算输了。
    “瞧,光俺一个人用这样又黑又旧的陀螺呢。也给俺买个新的陀螺吧。”
          藤二缠着妈妈。
    “陀螺,不是有一个嘛,不买也行了。”
    “这个,瞧,不都这么黑了吗?……人家都是新的!”
    “净说傻话,这个陀螺还不好!”健吉说,他深信自己从前用过的陀螺好,又舍不得拿钱给弟弟买陀螺。
    “嗯。”
          原来,藤二是哥哥说啥都相信的。
    “这个陀螺好呀,不信跟他们比比看。能够打败它的陀螺,谁也不会有的。”
          说到这里,陀螺用旧的,算是说通了。可一到跟妈妈两个人去买绳儿时,藤二又贪婪地摸弄起铺子里装在木盒中的涂得红红绿绿的新陀螺来了。
          绳儿一共有几十条,都剪得一般长,其中只有一条比起别的来短那么一尺左右。那是按尺码量着剪下来,最后剩了那么一条不足尺码的。
    “多少钱一条哇?”
    “一条一角钱呀,那条短的就算您八分钱吧。”
    “算八分钱……”
    “是啊。”
    “那么,这条短的就好了。”
          说着,妈妈拿出一角钱递给老板,被找回来两分钱硬币,就仿佛是赚了两分钱一样感到高兴。直到妈妈催藤二回家,他还在玩弄那盒子里的新陀螺,看起来十分爱惜的样子。然而,却也并没有硬逼着妈妈给他买,就跟着妈妈回来了。
          邻村庙前的广场上,来了串乡的摔跤班子。孩子们都结伴去看热闹。藤二也想去,但是正赶上收割稻子大忙的节骨眼儿上,而且牛棚里上了轭(牛拉东西时架在脖子上的器具)的牛,也正拉磨磨粉,团团地围着中间的柱子打转,得让藤二看着。
    “连看牛都讨厌,那该怎么办呀?”不知怎的,藤二讨厌看牛。他把绳儿拴在牛棚房檐下的柱子上,两只手握住绳头儿用力抻着。
    “那么,你就去赶麻雀吧。”
    “不。”
    “你这么任着性子怎么行啊?粉得磨,麻雀又会来吃稻子!”妈妈带着生气的口吻说。藤二似乎在跟柱子拔河一样,转过身子去拉绳儿,过了一会儿,低声说:“大伙儿可都去看摔跤的了。”
    “像咱家这样子的穷棒子,哪儿能够去干那样的事啊!”
    “嘿!”藤二失望地喊着,还是一个劲儿地抻着绳儿。
    “那么抻,绳儿可要断了。”
    “哼,比人家的都短呀!”
    “抻也长不了--那么抻要摔到后面去的呀!”
    “嘿,一抻就长了。”
          这时候,爸爸回来了,盯着藤二说:“阿藤,你嘟囔什么呀?”
    “瞧,这不是挨说了吗?--喏,看着牛啊。”
          妈妈趁机安顿好藤二就下田去了。爸爸把稻子倒在漏斗里,看到温顺的牛正在望着人脸,慢腾腾地拉着磨,就出去了。藤二自从买了陀螺绳儿,到孩子们中间去转陀螺,就慢慢发现自个儿的绳儿比别人的短很多。这使他感到不开心。把绳儿的一头并齐,一比,他的绳儿比谁的都短。他才六岁,跟上了学的大孩子玩“撞嘎嘎”总是输,所以他总是不断地抻绳儿。他一边看着牛,一边把绳儿套在中间的柱子上,揪住两头用力抻,嘴里仿佛在念叨着:“绳儿啊,长长了吧。”
          牛就在他身后团团地转着。
          健吉正在割稻,去看摔跤的孩子回来了。归途中,他们到处停下来玩着陀螺。后来,一家三口又割了一会儿稻子,眼看太阳就要落山,才担着稻捆儿回家来了。
    “牛棚里怎么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哇?”
    “嗯。”
    “藤二上哪儿去玩了吧?”妈妈放下稻捆儿走上前去往牛棚里一瞧,吓了一大跳,颤抖着叫了起来:“阿健啊,快来!”健吉扔下稻捆儿,赶忙跑过去,发现看牛的藤二,手里握着陀螺绳儿躺在阴暗的牛棚里,他的脖颈断了,满头是血。黄牛呆呆地站在那里,仿佛是在守护着孩子。夕阳穿过竹窗棂,照着黄牛的眼珠。一两只苍蝇在黄牛身旁嗡嗡地煽动着翅膀……“畜生!瞧你干的好事!”黄牛吓得口吐白沫,在牛棚里跑来跑去。牛轭打烂了,六尺扁担也打断了。
          三年过去了。
    “那时候,叫他去看摔跤的就好了!”
    “不给他买那么短的陀螺绳儿就好了,可是--他是把陀螺绳儿套在柱子上用力抻,一只手抻脱,栽倒在地上,给牛踩死的。不给他买那根短绳儿就好了,可是--省下两分钱又顶什么用啊!”妈妈一想起藤二,就这么念叨起来,直到如今,还要流泪哩。
    (有删改)
    【注】此文作于1925年,当时日本的资本主义侵入农村,地主富农残暴,大量农民破产,十分贫困。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写“孩子们‘撞嘎嘎’”“串乡的摔跤班子”“上了轭的牛拉磨磨粉”“麻雀又会来吃稻子”等内容,弥漫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B.买陀螺绳儿的时候,藤二玩弄着新陀螺,看起来十分爱惜,却并没有逼着妈妈买,说明他年龄虽小却比较懂事,答应了不买就不再缠闹。
    C.藤二讨厌看牛,也不愿意去赶麻雀,是因为他想跟着其他孩子一起去邻村看摔跤,同时也是因为自己的陀螺绳儿短经常输掉比赛不开心。
    D.“妈妈一想起藤二,就这么念叨起来”,类似《祝福》中祥林嫂说阿毛的事情,“妈妈”念叨的内容主要表现了“妈妈”因儿子死去的悲伤。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对话为主,通过语言塑造人物形象,如“哼,比人家的都短呀”“瞧,这不是挨说了吗?--喏,看着牛啊”表现了藤二的天真活泼。
    B.“像咱家这样子的穷棒子”正面说明了藤二一家家庭贫困;别的孩子都去看摔跤了,六岁的藤二却要在家里看牛,从侧面反映了这一现实。
    C.小说中“那么抻要摔到后面去的呀!”“看到温顺的牛正在望着人脸,慢腾腾地拉着磨,就出去了”等情节为后文藤二出事做了铺垫。
    D.“夕阳穿过竹窗棂”“一两只苍蝇在黄牛身旁嗡嗡地煽动着翅膀”等属于环境描写,渲染出一种死寂的氛围,突出了小说的悲剧色彩。
    (3)简要分析小说以“两分硬币”为题的作用。
    (4)小说的悲剧看似是一个偶然事件,实际上背后有复杂的原因。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组卷:13引用:3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