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发布:2024/11/19 18:0: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 1.下列对一些常见数据的估测恰当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8
  • 2.在“新冠疫情”期间,当你戴上N95口罩与人交谈时,他人听到你的声音最明显的变化是(  )

    组卷:195引用:3难度:0.8
  • 3.2020年6月21日,精彩绝伦的日环食震撼登场。如图所示各光现象中与日食的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

    组卷:79引用:2难度:0.8
  • 4.如图是教材中的一些图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7引用:3难度:0.8
  • 5.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一只烧杯的质量时,当天平的右盘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稍微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偏斜,为了使天平平衡,应该(  )

    组卷:33引用:1难度:0.5
  • 6.新冠疫情期间,人脸识别测温一体机可进行人脸识别、体温检测,其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28引用:3难度:0.8
  • 7.如图所示,为A、B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  )

    组卷:596引用:6难度:0.5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 8.邓小平同志说过“北有青岛,南有湛江”。湛江濒临浩瀚,天水相连,涛声喧哗,巨浪排峰。涛声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涛声是通过
    传到人耳的;海边水中浸没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了,这是由于光的
    缘故。

    组卷:3引用:1难度:0.9
  • 9.“生活处处有物理”。比如:
    (1)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它的原理是利用了
    使荧光物质发光。
    (2)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速比声速
    。(选填:大或小)
    (3)夏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晶莹剔透的露珠,露珠的形成属于
    现象。

    组卷:49引用:2难度:0.7
  • 10.小雯站在竖直平面镜前看见镜中的自己,感叹由于长期没有注意健康用眼,早早就患上了近视眼。她戴的眼镜是
    (选填“凸”或“凹”)透镜;如果小雯距离平面镜1.5m,则她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
    m。在镜中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

    组卷:13引用:1难度:0.7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3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 29.如图所示,小刚做“测量固体的密度”的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零刻线处,此时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移动,使天平平衡。
    (2)测量该物体质量时,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天平平衡,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g。
    (3)将该物体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如图丙,则该物体的体积为
    cm3,计算得出物体的密度为 
    kg/m3
    (4)小刚在测量过程中调整了实验的顺序,先用量筒测量完石块的体积之后,再将石块从量筒的水中拿出来,用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他这样做会引起石块的质量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从而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组卷:21引用:1难度:0.6
  • 30.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嫦娥五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之后探测器地月转移、近月制动、两两分离、平稳落月、钻表取样、月面起飞、交会对接及样品转移、环月等待、月地转移。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内蒙古四子王旗。
    (1)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所用燃料为液态的氢和氧,常温下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氢气和氧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体,大大减小了体积,便于火箭升空。
    (2)“嫦娥五号”有一双“眼睛”,着陆前会一直在月球表面晃来晃去地拍照,判断着陆点能否保证四脚降落在一致的水平面上。画面中皎洁的月亮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嫦娥五号”上面的“眼睛”是由
    透镜制成的。从“嫦娥五号”直播传回来画面中了解到,月球上非常寂静,重约8.2吨的“嫦娥五号”登陆月球,但我们一点声音也听不到,这是因为

    (3)月球表面附近的物体受到的吸引力仅是地球上的
    1
    6
    ,“嫦娥五号”从月球“挖”的月壤回到地球后,该月壤的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嫦娥五号”向地球发回了很多月球表面清晰的照片,以“嫦娥五号”到地球的距离为3.9×108m计算,发回一张照片到地球所需时间为
    s。(光速为3×108m/s)

    组卷:14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