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2课 词四首 渔家傲·秋思》2022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综合读写(共1小题)

  • 1.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营造了一种壮阔悲凉的意境美,读之令人感同身受。请你也写一个写景的小片段,力求通过创造一个优美的意境,来表达情感。

    组卷:18引用:3难度:0.3

二.解答题(共1小题)

  • 2.《渔家傲•秋思》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组卷:66引用:3难度:0.8

三.古诗词赏析(共9小题)

  • 3.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回答问题。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
    D.全词意境豪放、壮阔,形象鲜明、生动。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组卷:530引用:5难度:0.8
  • 4.阅读下面古诗词,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用近乎白描的方式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风光图。
    B.“衡阳雁去无留意”是说一到秋天,衡阳的大雁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生动表现了征人的内心感受。
    C.“将军白发征夫泪”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爱国热情,浓重相思兼而有之,构成将军、征夫复杂矛盾的情绪。
    D.这首词将写景和抒情完美结合,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读来真实感人。
    (2)品析“浊酒一杯家万里”一句中“一杯”和“万里”的妙处。

    组卷:353引用:4难度:0.5

四.文言文阅读(共2小题)

  • 1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甲】渔家傲•秋思
    【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千
     

    ②将军白发征夫
     

    ③予观夫巴陵
     

    ④至若春和
     

    ⑤不物喜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下列对《渔家傲•秋思》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描写边塞秋色,以一“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方面描写迥异于内地的独特景色,表现边塞的悲凉,同时也反映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正面揭示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将士们苦中作乐,夜深霜重之时仍在军营中奏乐欢闹的场面。
    (4)《渔家傲•秋思》中“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具体指什么?《岳阳楼记》中“或异二者之为”的“异”又指什么?
    (5)《渔家傲•秋思》和《岳阳楼记》中都有精彩的景物描写,尽管是同一作者,但写景的目的明显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组卷:78引用:2难度:0.7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选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乙】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千 嶂:
     
    ②将军白发征夫 征夫:
     
    ③予观夫巴陵 胜:
     
    ④至若春和 景:
     
    ⑤不物喜 以: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渔家傲•秋思》中“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具体指什么?《岳阳楼记》中“或异二者之为”的“异”又指什么?
    (4)《渔家傲•秋思》和《岳阳楼记》中都有精彩的景物描写,尽管是同一作者,但写景的目的明显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组卷:97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