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6课 孤独之旅》2021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5/1/2 23:0:2

一、选择题。

  • 1.下列句子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父亲______也是慌张的。
    (2)当它们全部浮在水面上时,_______已经是一大片了。
    (3)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点儿来,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______地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从而也会打消离开油麻地的主意。
    (4)鸭们十分乖巧。也正是在夜幕下的大水上,它们才______觉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漂游者了。

    组卷:39引用:3难度:0.8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43引用:3难度:0.8
  •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组卷:432引用:6难度:0.8
  • 4.下列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组卷:61引用:7难度:0.9

二、现代文阅读。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北平年景      ①过年须要在家乡里才有味道,羁旅凄凉,到了年下只有长吁短叹的份儿,哪还能有半点欢乐的心情?
          ②北平远在天边,徒荣梦想,童时过年风景,尚可回忆一二。
          ③祭灶过后,年关在。家家忙着把锡香炉、蜡签、果盘、茶托,从蛛网尘封的箱子里取出来,做一年一度的大擦洗。宫灯、纱灯、牛角灯,一齐出笼。年货也是要及早备办的,这包括厨房里用的干货,拜神祭祖用的苹果、干果等等,屋里供养的牡丹水仙,孩子们吃的粗细杂拌儿。蜜供是早就在白云观订制好了的,到时候用纸糊的大筐篓一碗一碗地装着送上门来。家中大小,出出进进,如中风魔。主妇当然更有额外负担,要给大家制备新衣新鞋新袜,尽管是布鞋布袜布大衫,总要上下一新。
          ④祭祖先是过年的高潮之一。祖先的影像悬挂在厅堂之上,都是七老八十的,有的撇嘴微笑,有的金刚怒目,都在香烟缭绕之中,这时节孝子贤孙叩头如捣蒜,其实亦不知所为何来,慎终追远的意思不能说没有,不过大家忙的是上供,拈香,点烛,磕头,紧接着是撤供,围着吃年夜饭,来不及慎终追远。
          ⑤吃是过年的主要节目。年菜是标准化了的,家家一律。人口旺的人家要进全猪,连下水带猪头,分别处理下咽。一锅纯肉,加上蘑菇是一碗,加上粉丝又是一碗,加上山药又是一碗,大盆的芥末墩儿,鱼冻儿,肉皮辣酱,成缸的腌大白菜、芥菜疙瘩,一一管够,初一不动刀,初五以前不开市,年菜非集不可,结果是年菜等于剩菜,吃倒了胃口而已。
          ⑥孩子们需要循规蹈矩,否则便成了野孩子,唯有到了过年时节可以沐恩解禁,任意做孩子状。除夕之夜,院里撤满了芝麻秸儿,孩子们践踏得咯吱咯吱响,是为“踩岁”。闹得精疲力竭,睡前给大人请安,是为“辞岁”。大人摸出点什么作为赏费,是为“压岁”。
          ⑦正是一年复始,不准说丧气话,见面要道一声“新禧”。房梁上有“对我生财”的横批,柱子上有“一入新春万事如意”的直条,天棚上有“紫气东来”的斗方,大门上有“国恩家庆人寿年丰”的对联。墙上本来不大干净的,还可以贴上几张年画,什么“招财进宝”“肥猪拱门”,都可以收补壁之效。自己心中想要获得的,写出来画出来贴在墙上,俯仰之间仿佛如意算盘业已实现了!
          ⑧街上除了油盐店门上留个小窟崖外,商店都上板,里面常是锣鼓齐鸣,狂擂乱敲,无板无眼,据说是伙计们在那里发泄积攒一年的怨气。大姑娘小媳妇搭脂抹粉全出动了,三河县的老妈儿都在头上插一朵颤巍巍的红绒花,凡是有大姑娘小媳妇出动的地方就有更多的毛头小伙子乱钻乱挤。于是挤得水泄不通,海王村里除了几个露天茶座坐着几个直流鼻涕的小孩之外并没有什么可看,但是入门处能挤死人!火神庙里的古玩玉器摊,土地祠里的书摊画棚,看热闹的多,买东西的少。赶着天晴雪霁,满街泥泞,凉风一吹,又滴水成冰,人们在冰雪中打滚,甘之如饴。“喝豆汁儿,就咸菜儿,琉璃喇叭大沙雁儿”,对于大家还是有足够的诱惑。此外如财神庙、白云观、戒和宫,都是人挤人、人看人的局面,去一趟把鼻子耳朵冻得通红。
          ⑨新年狂欢拖到十五,但是我记得有一年提前结束了几天,那便是“民国元年”,阴历的正月十二日,在普天同庆声中,袁世凯嗾使北军第三镇曹锟驻禄米仓部队哗变掠劫平津商民两天。这开国后第一个惊人的年景使我到如今不能忘怀。
    (1)本文的题目好在哪里?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家中大小,出出进进,如中风魔。(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这时节孝子贤孙叩头如捣蒜,其实亦不知所为何来,慎终追远的意思不能说没有。(怎样理解句中“慎终追远”的含义?)
    (3)第②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加以分析。
    (4)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5)时代不同了,你认为现在“过年”需不需要保留传统的节日习俗?请联系实际谈一谈。

    组卷:76引用:2难度:0.3
  • 12.记叙文阅读。
    捞月亮的母亲
    石  兵
          ①彼时我还只有二十出头,心性跳脱,常常只背着简单的行囊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那天天黑之后,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在那座贫瘠大山的一处平整山坡上,我支起帐篷,准备在野外过夜,就在似睡非睡之际,我听到远处传来了寒寒率率的声音。
          ②我吃了一惊,以为是有野兽出没,顿时睡意全无,连忙小心地坐起身来,慢慢拉开帐篷一角,仔细寻找声音的来源。很快,顺着声响传来的方向,我看到一个提着水桶的女人领着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披着漫山的月光从山下走来。
          ③我屏住呼吸,这时已经接近午夜,居然还有人来山上汲水,种种灵异传说让我不寒而栗。可是,母子俩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山路旁边突兀而出的帐篷,女人一手提着水桶,一手牵着男孩,两人一言不发,不疾不徐地走着。
          ④好奇心最终让我战胜了恐惧,我走出帐篷,小心翼翼地循着他们的背影走去。走了大约半个小时,远远地,我看到母子俩停下了脚步,那里居然有一口水井。女人将水桶拴上绳子,放入井中,嘴里开始喃喃地说:“只有这个时候,井里的月亮才最大最圆,狗儿莫急,娘给你捞一个上来,回家以后放在你的床前。”女人的乡音十分绵软,不像山里女子所固有的泼辣。
          ⑤“娘,月亮落在水里,是不是就被洗干净了,不像在天上那样模糊着让人看不清楚了?”儿子稚嫩的声音充满着期待。
          ⑥女人顿了一顿,说:“狗儿说得对,月亮被水洗了以后,可好看了,就像狗儿的眼睛一样好看。”
          ⑦听了母亲的话,小男孩笑了起来,奶声奶气的笑声顿时让幽黑沉默的大山有了勃勃生机。
          ⑧母亲用力地从井中提出水桶,然后弓着腰提起水桶,另一只手牵着小男孩,吃力地踏上了归途。走上十几步,瘦弱的母亲就要休息一下,停下的时候,还摸了摸小男孩的头。随后,母亲又看了看天上与桶里的月亮,神情中竟有掩不住的忧伤。
          ⑨我不再犹豫,快步从低凹处走了出来,来到他们的面前。在寂静的午夜,这对母子竟对我这个不速之客没有丝毫不安与恐惧。
          ⑩我说:“大嫂,我来帮你提水吧。”
    ⑪女人没回答我,自顾自地说:“你是刚才路边帐篷里的游客吧,这山上很凉,收了帐篷跟我们到家里休息吧。本下山时再叫醒你的,没想到你跟着我们上了山。”
    ⑫我顿时恍然,原来,她早就发现路边的帐篷和我了,也许只是早已司空见惯,所以没有刻意多看几眼罢了。
    ⑬走近以后,我才发现,小男孩的眼睛似乎有些问题。女人对我说:“狗儿眼上有病,长了白疮,我正在攒钱给他治。听说这病不难治,但是耗不起时间,要早治。这不,白天我上了一天工,给人纺丝线,晚上才能照管家里的田地。刚刚散了工,想起家里没水,才在这个时候上山,好在狗儿眼不好上不了学,不用担心明天他要早起。”
    ⑭我默默地提起水桶,慢慢地跟着母子俩下了山。
    ⑮这个小村落只有三四十户人家,同样的贫穷让女人无法得到他人的帮助,可女人跟我说起这些时却一如既往的平静。她说,乡邻们已经帮了她很多,不能再麻烦人家了。
    ⑯在家里,女人熟练地烧水给我喝,然后铺床,哄儿子睡觉,一切都像外面森严的大一般井然有序。
    ⑰我躺在外间屋的床上,听到了母子俩在睡前的交谈。
    ⑱母亲说:“狗儿知道吗?你的眼睛跟天上的月亮一样好看,娘就是这条命不要了,也要把月亮从水里捞上来,让你看清楚你想看的一切。”
    ⑲或许是怕打扰,母子俩说话的声音很轻很轻,我却早已听得泪流满面难以自抑。
    ⑳第二天一早,我匆匆结束了旅行,回到城市,用最快的时间联系好医院,然后找朋友开车来到大山接这母子俩去医治眼患。面对他们的道谢,我竟羞愧得无地自容。
    ㉑时过境迁,那位捞月亮的母亲或许并不知道,她捞起的并非只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愿望,更有一个旁观之人的迷途之心。只有我自己知道,当时的自己正因为一场懵懂爱情的破碎而选择了放逐与放纵,却忽略了这世间还有那么多更加珍贵的事物,譬如四处寻找我去向的焦虑父母,譬如被青春之雾迷失视线的纯真心灵,譬如这世间那么多的悲凉与温暖、伤痛与希望……
    (有删改)(1)本文主要写了与“我”关的四件事,请从“我”的角度概括出其他三件事。
     

     

    ③“我”跟着母子俩去她家住宿,了解了她家的情况。
     

    (2)请简要说说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4)联系全文,请简要分析第⑲段“我”“泪流满面难以自抑”有哪些原因。
    (5)小说标题为“捞月亮的母亲”,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捞月亮”的理解。

    组卷:734引用:47难度:0.1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