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7/5 8:0:9

一、选择题(第50题,每题1分,共50分)

  • 1.人类与现代类人猿共同的祖先是(  )

    组卷:12引用:36难度:0.9
  • 2.女性生殖系统中最重要的生殖器官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3.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部位是(  )

    组卷:24引用:6难度:0.9
  • 4.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

    组卷:22引用:11难度:0.9
  • 5.青春期在外形上的显著特征是(  )

    组卷:20引用:6难度:0.9
  • 6.人体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        提供的。(  )

    组卷:12引用:25难度:0.6
  • 7.蛋白质消化的起始部位是(  )

    组卷:11引用:4难度:0.8
  • 8.下列选项中即含有内分泌部又有外分泌部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9.中考期间,妈妈为给小明做好保障工作,设计如下食谱符合合理营养观念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5
  • 10.下列食品可以直接食用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5
  • 11.不是与小肠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5
  • 12.坏血病患者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它可以补充(  )

    组卷:0引用:1难度:0.5
  • 13.一位患有肺炎的患者去医院输液,护士小姐给他扎针时时他并不会将手缩回来,这一反射属于哪类反射类型?控制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14.下列有关于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7
  • 15.大气中的氧气最终被利用的部位是(  )

    组卷:12引用:1难度:0.5
  • 16.肺泡适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不包括(  )

    组卷:0引用:2难度:0.5
  • 17.中考的体育测试中有一项检测项目为测定人体肺活量,肺活量是人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结合日常所学回答17~20题。
    测定人体肺活量一般要进行三次,取____值。(  )

    组卷:4引用:0难度:0.50
  • 18.中考的体育测试中有一项检测项目为测定人体肺活量,肺活量是人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结合日常所学回答17~20题。
    在尽力吸气过程中,膈肌和膈顶部位置处于什么状态(  )

    组卷:1引用:0难度:0.50
  • 19.中考的体育测试中有一项检测项目为测定人体肺活量,肺活量是人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结合日常所学回答17~20题。
    在尽力呼气过程中,肺及肺内气压的变化如何(  )

    组卷:1引用:0难度:0.50
  • 20.中考的体育测试中有一项检测项目为测定人体肺活量,肺活量是人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结合日常所学回答17~20题。
    尽力吸气与尽力呼气中的气体成分含量相同的气体是(  )

    组卷:1引用:0难度:0.50
  • 21.“食不言,寝不语”教导我们吃饭时不宜大声说话,是为什么?(  )

    组卷:1引用:1难度:0.6
  • 22.人体的呼吸道可以使达到肺的空气变得(  )

    组卷:11引用:1难度:0.6

五、实验探究题(第66-69题,每空1分,共15分)

  • 68.课堂上的“膝跳反射”实验使你获得对生命现象的直观感受,在实验之后你有哪些感悟呢?请你随着题中的脚步一起来总结一下吧!
    (1)产生膝跳反射需要外界给予适当的刺激,应迅速的叩击膝盖下端的韧带,这相当于刺激了反射弧中的
     
    结构。
    (2)如果实验成功您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3)膝跳反射属于
     
    (填“简单”或“复杂”)的反射。

    组卷:10引用:1难度:0.5
  • 69.酸雨的产生是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鸡西市某校的生物兴趣小组就“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吗?”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制定了以下探究方案:
    ①向食醋中加清水,配制成pH值小于5.6“模拟酸雨”。
    ②在同一花盆中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麦幼苗10颗。
    ③向花盆中的小麦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④实验结果:几天后花盆中小麦全部死亡。
    请你回答问题:
    (1)兴趣小组的同学制定的实验方案有什么不足之处?
     

    (2)根据兴趣小组的实验结果,你得到的结论是
     

    组卷:2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