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区县高中高三(上)月考语文试卷(12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17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医学检验所基本标准(试行)》对独立医学实验室(ICL)的定义为:“医学检验所是对取自人体的标本进行临床检验,并出具检验结果的医疗机构,该机构可同时开展病理学检查。”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独立医学实验室在美国逐步起源和发展。美国是私人诊所和医院发达的国家。这些医疗机构由于没有足够的资源采购大型仪器设备进行本机构的少量样本检测,转而依赖外部的独立检验机构,因此促生了一个新兴行业——独立医学检验行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独立医学检验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一方面,大型自动化仪器设备的产生,使得以集约化生产为商业模式的独立医学实验室进一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新型检验技术手段如液相串联质谱技术、基因测序技术等,由于对环境要求高、技术复杂程度高,并不适合在医院检验科开展,因此独立医学实验室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美国在八十年代颁布的《临床检验改进修正法案》(CLIA),将医学检验规范法制化,使得大型高质量的独立医学实验室迅速取代了小型实验室。
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的发展较晚。1994-2004年是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发展的初探时期,发展轨迹与美国类似,均从小型医院到大型医院。到2010年,我国的独立医学实验室成为规模化产业。2009年,卫生部发布《关于印发<医学检验所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使该产业受到国家的正式认可。
(摘编自《第三方医学检验现状与发展》)材料二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医疗机构将医学检查检验项目外包,因为这样不仅可避免重复建设,节约大量的检查检验成本,而且利于推广检查检验结果共享,让看病就医更加便捷。当前社会上就已出现很多独立于医院之外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正是针对这些外包业务而来。但就目前来看,第三方检查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方面,政府对第三方检查机构设立的审批要求比较复杂,同时,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部分地方政府对其并不甚认可,所以在审批手续上带来了更多的限制与障碍。另外一方面,第三方检查机构的发展与公立医院的发展导向直接相关。在现有的机制下,公立医院往往追求大而全的检查项目和发展规模,所以各级医院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一定数量的检查项目,导致留给第三方检查机构的发展空间很少。
从国外的发展来看,第三方检查机构的发展与医疗体系市场化的程度成正比。国外的很大客户来源是私人诊所的诊疗需求,而对于私人诊所来说,他们主要以医生为诊疗主体,需要第三方的检验、影像中心来帮助其提高诊疗能力并降低诊疗费用,因此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中国患者习惯上更为信任大型公立医院的诊疗及检测结果,对于民营医疗机构的信任程度偏低,这也有待于这个行业的进一步规范及市场化运作水平的提高。第三方检查机构出具的检查报告在医院的诊疗中往往不能被采信,患者的进一步诊疗还需要进行二次检查,这也为第三方检查机构在社会的进一步推广造成了障碍。
中国的医保体系是保险公司直接与医院结算,而国外的保险公司则采用了多种结算方式,有些是直接与第三方检查机构结算。这种操作模式对于可以通过规模化效率降低成本的第三方检查机构来说更有价格优势,对患者而言则理赔手续更为简化,也便于操作和推广。
受中国医生多点执业机制的限制,有资质的医生更愿意在公立大型医疗机构工作,导致可调配到第三方检查机构的医生更加稀少。而医生的水平往往对检查的质量至关重要,例如病理医生和影像学医生,都需要依靠深厚的经验与能力才能作出诊断。中国现有医生数量本身不足,而其培养和发展更需要时间的积累,这也是现在第三方检查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设立第三方检查机构需要投入大,但回报周期长,这影响了民营资本进入该市场的积极性,这也是第三方检查机构数量稀少的原因之一。
(摘编自《第三方医学检查的意义和困境》)材料三
疫情发生近三年以来,核酸检测为迅速阻断病毒传播,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尽早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目标,发挥着功不可没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一批“生逢其时”的第三方核酸检测公司应运而生。在为疫情防控提供检测支撑的同时,核酸检测造假乱象也偶有发生。
在此节骨眼上,造假势必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公信力构成极为负面的影响,导致医疗机构不敢与之合作,患者也不相信其出具的结果,推广医学检查检验项目外包遭遇更大的阻力。
从发展趋势看,将来第三方检测机构有可能在互联网诊疗中担当重要角色,因为线上诊疗的一大短板,是检查检验难以开展,假如互联网诊疗能够与线下第三方检测机构展开合作,不仅利于双方发展,而且可让患者获得更高质量的互联网诊疗服务。但当这类合作尚未出现时,第三方检测机构就失去了好名声,将来合作的互信基础就很难建立。
无论立足眼前还是立足长远,都应该给予此类造假行为以严厉打击。乱象出现早期往往是整治的良机,一旦错失机会,导致出现破窗效应,再想恢复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声誉,将变得十分困难。
(摘编自《核酸检测造假带来的长远伤害不容忽视》)(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独立医学检验行业的诞生与私人诊所和医院缺乏用以采购大型仪器设备的资源相关。
B.我国医疗体系市场化的程度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独立医学检验行业的发展。
C.国外保险公司直接与第三方检查机构进行结算,简化了患者的理赔手续,更有价格优势。
D.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应疫情防控而生,出现的乱象对行业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对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溯源,并针对发展速度、规模等方面对中美两国进行对比。
B.材料二论述国内第三方医学检查的发展困境,采用了递进式的论证结构,层次递进鲜明。
C.材料三从当下和未来两个角度分析了核酸检测造假带来的行业危机,强调整治的必要性。
D.相比材料一和材料二,材料三论及第三方核酸检测与现实关系更紧密,更具意义和价值。
(3)以下不能作为论据支持材料二的观点的一项是
A.目前国内最大的第三方检验开展的项目近3000项,覆盖从常规检验项目到基因、分子诊断等高端检验项目的多样化检测项目。
B.国内新的检验项目必须由医院向卫计委提交备案才能确认,检验项目价格也必须由国家发改委及卫计委审批,经备案后实行。
C.第三方检验没有国家承认的职称体系,检验队伍主要靠从公立医院聘请退休人员以及招聘一些低级别检验人员等方式来组成。
D.国内特别是城市中的医保覆盖度非常广,但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并没有被纳入我国医保体系中,结算时一般不能直接对接。
(4)材料二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5)在我国,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方兴未艾。要使其能够长久健康地发展,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阐述。组卷:8引用:4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Ⅱ(18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路 标
茹志鹃 没有,没有,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更没有白粉,没有任何一点路标的痕迹。
没有人,没有一个人。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在这灰蒙蒙的天地当中,只有自己,站在一条灰蒙蒙的路上。
伍原想喊一声,就这么“喂”地喊一声。这里没有人,只是喊给自己听,壮壮胆,解解法,泄泄闷,他要世界活着,自己活着。
但是,不能喊,不敢喊。他要窒息了。
行军路线是向北的。他是向北走的。走了有三小时。也许四小时。走了四十里,也许是五十里。应该到铁路了,也许站在铁路的边边上了?
停住脚。沉住气。再看一看,再听一听,只要一点点与人有关的东西,一缕烟,一个脚印,一丝灯光……那么,一切就有希望。自己,自己背上的档案,那里有埋在淮河畔的小榕的入党报告。还有老邹,咯着血的老邹,只有自己知道他躺在什么地方。
没有,一切与人有关的迹象都没有。
无声无息的泪水,乘着无月无星的夜,毫无顾忌地涌了出来。“可能走岔了路?”伍原在心里跟自己商量着。“不,方向是对的。在接近敌区时,是不做路标的。”“那么,现在已经接近敌区了?”“肯定,快到铁路了。”
“那就快走!不能停留!”顿时,伍原感觉在这灰蒙蒙的后面,有什么东西活动了起来,无数隐蔽的眼睛,冰冷的枪口,潜伏的危机。但是,往哪里走呢?
棉衣已经湿得贴在了胸口,背上是越来越沉的档案。伍原狠狠地跺了一脚,听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泪水便像决了的堤。
可是,慢!那是什么?好像冥冥中有神。不,鬼!鬼火?
远远的,贴在地上,就那么一小点儿,一小点儿黄黄的光,不飘忽,不闪烁。伍原不敢眨眼,屏息静气,站起身,啊!一站起,它便像钻入了地下。伍原赶紧趴下。在呢!荧荧的。黄黄的。小小的一点儿。在呢!在呢!任原小心翼翼地,敏捷地,他不知哪里来的这份力气,竟像只猫似的向那一小点儿轻盈迅速地爬去。
这如豆的一小点儿光。
世界再不是死的,自己再不是孤独的,部队就在前面,档案当然会安然无恙地交给指导员。老邹当然也会马上接回来。这一点儿如豆的光,明天,包含着一切的明天,这不飘忽,不闪烁,小如绿豆似的光。
有人了!找到人了!我到底找到老乡啦!“老乡!”伍原迫不及待地叫了一声。这一声叫,却把自己的眼泪叫得掉了下来。“老乡!老乡!”他连连地又叫了两声。一半是为了需要,一半是为了自己想叫。可是窝棚里静静的,没有任何反应。伍原赶紧爬到跟前,从高粱缝隙里看到,里面确确实实有一个人,一个老乡。他背对着棚口,席地坐着,正就着一盏油灯,低着头,紧张而有力地做着什么。
“老乡!”伍原稍稍放大了声音,那人依然低着头,急急地朝一个口袋里搓着玉米。看来,是一个听不见的人。伍原只得爬进棚去,正伸手想拉他一把,突然之间这老乡像背后长着触角,敏捷地跳起,把灯吹灭,然后转身想跑。伍原哪里肯让他跑掉,两臂一伸,把老乡的腿抱住了。那个人也不作声,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矮棚里,和伍原扭打起来。伍原不肯还手,一边抵挡着,一边死死抱住不放,明知他听不见,可还是大叫着:“老乡!老乡!”
老乡却毫不理会,只是“唔唔”地叫着,挣出手来进行袭击。
伍原绝望了,这个人不但听不见,还不会说话。伍原只得利用自己的重量,把他牢牢地揿在地上,但不知怎么才能让他明白自己是共产党,是野战军。伍原捉住老乡的一只手。把它贴到自己帽子上,想让他明白。这不是国民党的大盖帽,这是八路军的帽子。可是老乡并不理解。他死死捏紧拳头,硬勾着肘子,不肯就范,后来又忽然利用这个机会,迅速灵活地向伍原脸上猛击几下。
急,痛,头昏,眼前金星直冒,浑身大汗淋漓,不知如何才能摆脱这一窘境。伍原突然觉得疲惫至极,手脚发软,不住地冒汗。却不知怎么,流下了眼泪,好像刚才在路上没来得及流下的泪水,一齐奔涌而出。伍原伏在老乡身上,大哭了起来,为自己,为前面走不完的路,为小榕,为老邹,也为这个倒霉而顽强的老乡。
忽然,伍原觉得有只手轻轻地摸着自己的头,自己的帽子,自己的脸颊。老乡顿时“哇哇”地大叫起来,那一只手还拍着伍原的肩,一边挣扎着要起来。伍原松了手,但说不清为什么,人却仍伏在地上抽抽噎噎。
老乡挣脱了出来,急忙提了火镰打着,点上了灯,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伍原。猛然,他似乎省悟了什么,双手直向棚外挥动,又急急地拿起灯,拉着伍原爬出窝棚。他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然后做了个正步走的姿势,一双眼睛急切地盯着伍原。伍原点头,然后敬礼,然后转身走去。伍原走上大路,回头望望,那一星豆子似的灯光,不飘忽,不移动,像是镶嵌在夜空当中。夜空下的世界,依然斗转星移。
一九八四年十月二日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伍原没看到任何路标,想喊不能喊、不敢喊,是因为担心会暴露自己。
B.“一切与人有关的迹象都没有”正是这样死寂的环境让伍原几近崩溃。
C.那“一小点儿黄黄的光”虽然微弱,但是让伍原不再孤独并燃起了希望。
D.老乡听不见还不会说话,这让伍原手足无措、无计可施,陷入绝望之中。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没有”一词反复出现,强调了没有任何“路标”的迹象出现,与标题形成反差,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中不只一次写到伍原的“泪水”,既串联起了前后的故事情节,也让伍原这个人物的形象更加纯粹和单一。
C.“那一星豆子似的灯光,不飘忽,不移动”,作者用“不飘忽不移动”的灯光,象征着伍原坚定不移的信念。
D.文中对人物的刻画符合其身份特征,对迷路孤独的伍原多用心理描写,对“听不见不会说”的老乡多用动作描写。
(3)本文情节一波三折,请简要概括文中波折,然后分析其效果。
(4)有评论说“茹志鹃的短篇小说避重就轻地跳过革命的宏大叙事,婉转着墨于时代大背景的间隙,于杯水微澜之处反映出时代特点。”请结合本文分析其创作的这一特点。组卷:7引用:8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9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可以直接居住在某个星球或外太空空间中吗? 。无论是现阶段的太空站,还是想象中的“火星殖民地”,人类都需要一个足够庞大坚固的人造建筑来保护自己。多国合作、经营多年的国际空间站,是现阶段唯一真正实现长期居住功能的太空场所。
如果你想要减肥, 。无重力环境会扰乱人体的肠胃功能,因此宇航员在太空中大多食欲不振,进食量减少。
至于去太空里散散步,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虽然早在1965年苏联宇航员就已经走出舱门,( )。出舱行走是需要提前数日准备的重大行动, 。除了必要的器械安装、维修与太空行走实验,宇航员们一般不会走出舱门。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所以装备齐全的宇航员,在宇宙环境中也依然面临着相当程度的风险
B.装备齐全的宇航员,即使在宇宙环境中也依然面临着相当程度的风险
C.装备齐全的宇航员,所以在宇宙环境中也依然面临着相当程度的风险
D.即使是装备齐全的宇航员,在宇宙环境中依然面临着相当程度的风险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组卷:5引用:6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改革开放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一些80年代之后出生的人,开始信奉圣诞老人了,开始在麦当劳必胜客过生日了,可是对很多祖宗传下来的浸润着华夏历史及几千年文明的东西感到陌生,不知道毛笔该怎么握,不知道算盘该怎么打,没有读过线装书,没有见过长命锁,没有上过八仙桌……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组卷:3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