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琅琊路小学分校天润城小学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12 17:0:2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 1.读拼音,写词语。
    duàn liàn
     
    lǎn duò
     
    dīng zhǔ
     
    nán yǐ zhì xìn
     
    xiāo huǐ
     
    chóu xiè
     
    chēng zàn
     
    bù jì qí shù
     

    组卷:11引用:1难度:0.5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14分)

  • 2.下列带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组卷:52引用:3难度:0.7
  •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组卷:16引用:2难度:0.6
  • 4.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21引用:5难度:0.5

五、阅读与理解。(22)

  • 12.注意你的“体语”。
          (1)看到题目,我产生的一个问题是
     
    ;带着这个问题阅读,可以加快阅读速度。
          ①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往往是其心迹的显露,感情的外化。“回眸一笑百媚生”“横眉冷对千夫指”,这一“回眸”,一“横眉”,不正意味深长吗?这种以非文字语言传情达意的手段,就叫“人体语言”,简称“体语”。
          ②人体语言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信息发射站。它发射出来的种种动作、状态、表情等无声的“语言”,常常可以补充有声语言的未尽之意,帮助人们正确、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理解别人的心态。
          ③人体语言有头语、脸语、眉语、手语、腿语等,可以说,人体的每个活动部位,几乎都能传递出不同的信息。比如,眉毛位置的稍稍改变,便可传达出全然不同的意思,一条眉毛扬起,是传统的怀疑信号;两眉扬起,则表示惊讶;两眉垂下,表示沮丧、悲伤;两眉横展,表示了愤怒——真是“眉语两自笑,忽然随风飘”(李白《上元夫人》)。诗仙李太白也懂得以眉毛的舒展或收敛来代替语言,表达感情。
          ④常言道,
     
    。的确,在人体语言中,眼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可以传递人们最细微的感情,“暗送秋波”“眉开眼笑”“瞠目结舌”,这些成语都是通过眼语来反映人们的喜、愤、哀、乐等感情的。
          ⑤额肌收缩、眉头紧锁时,则为一副迷惑不解之容;唇肌下降,口角略垂时,又是一副闷闷不乐之态。察言观色,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举手投足,也能显露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有的人不善言谈,说话没有惊心的妙语,但他的举止行为却热情而不失态,自然而有礼节,由于他的体语帮助了口头语言,同样能赢得料想中的社交胜利;有的人虽有一副好口才,但由于不注意体语,要么在陌生人面前手足无措,心神不宁,要么一激动而手舞足路、旁若无人,其表达的效果自然要打折扣了。
          ⑥现在,人体语言学虽然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却以其实用性引起人们的关注,它已被广泛用于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中。在现代社会,它将成为开启人际关系的一把重要钥匙。因此,注意你的体语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2)读完文章后,我的问题有了初步的答案:
     

    (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只顾自己,好像身旁没有人,形容自高自大,态度傲慢。
     

    ②手和脚不知放哪里好。形容非常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③形容心里烦闷,不快活。
     

    (4)第③自然段主要通过
     
    的说明方法,来说明
     

    (5)根据第④自然段的内容,完成练习。
    ①结合后文,下列最适合填在该段横线上的俗语是
     

    A.眼不见,心为静
    B.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C.眼里揉不下沙子
    D.眼睛是心灵的窗声
    ②这一自然段列举了一些表示体语的成语,我还能再写一个:
     

    (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画“            ”的句子的理解。
     

    组卷:20引用:1难度:0.5

六、习作与表达。(35分,其中书写占5分)

  • 13.习作。
    ㅤㅤ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特别”:一位特别的老师、一位特别的同学、一份特别的礼物、一次特别的旅行……ㅤㅤ请以“特别”为主题写一篇作文。①题目自拟,选择事例来写,写出真情实感。②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不少于 4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组卷:15引用:5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