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雨花国际学校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二)
发布:2025/11/24 17:0:14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
1.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计,符合实际的是( )
组卷:17引用:1难度:0.7 -
2.如图是光在空气和玻璃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卷:528引用:3难度:0.6 -
3.世界上最早记载并解释小孔成像实验的是( )
组卷:62引用:2难度:0.9 -
4.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组卷:30引用:11难度:0.9 -
5.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卷:303引用:5难度:0.7 -
6.一辆长30米的大型平板车,匀速通过长为70米的大桥,用时为10秒。它以同样速度通过另一座桥时,用时为20秒,则另一座桥的长度为( )
组卷:534引用:8难度:0.7 -
7.初二1班的小明同学利用自己身体进行实验,记录的下列数据最合理的( )
组卷:12引用:4难度:0.9 -
8.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组卷:67引用:8难度:0.9 -
9.内能的单位是( )
组卷:19引用:2难度:0.8 -
10.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20cm处,可得到一个( )
组卷:1171引用:12难度:0.7 -
11.烛焰经凸透镜已成缩小的像,若要使屏上所成的像再大一些,并保持清晰,应( )
组卷:50引用:1难度:0.7 -
12.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组卷:322引用:28难度:0.9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
-
13.(1)炎热的夏天,树荫下比太阳下要凉快得多,人们总喜欢在树荫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
(2)李雷身高1.65m,他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为m,像与他相距m。组卷:3引用:1难度:0.8 -
14.单位换算:(1)735mg=t;
(2)19.3g/cm3=kg/m3;
(3)425ml=m3。组卷:87引用:11难度:0.9 -
15.2020年12月3日,嫦娥五号上升器顺利从滞留在月球的着陆器上点火起飞,以正在向上飞行的上升器为参照物,月球上的着陆器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以月球为参照物,着陆器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截至2021年1月3日6时,“天问一号”探测器已经在轨飞行163天,飞行里程约3.912亿公里,则“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此过程中飞行的平均速度为 km/h(计算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达)。
组卷:8引用:1难度:0.8 -
16.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组卷:15引用:4难度:0.9 -
17.去森林公园游玩时,会看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形成圆形光斑。它的成因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太阳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 (选填“实”或“虚”)像;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称为光的 。在彩色光带外侧有两种看不见的光,其中一种光可以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这种光是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组卷:15引用:1难度:0.7 -
18.声波传到 中,引起 的振动再经过 刺激 ,把这种信号传递给 ,就产生了听觉。
组卷:6引用:2难度:0.8 -
19.完成下列单位换算:0.075g=mg,5×105mL=m3,3.1mg/cm3=kg/m3。
组卷:11引用:1难度:0.7
三、解答题(本题共10小题,共43分。解答27题时应有公式和解题过程)
-
20.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照射到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组卷:49引用:8难度:0.5 -
21.如图所示,水平台上点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反射,再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出。请在图中画出点光源S,并完成光路图。组卷:176引用:5难度:0.7 -
22.(1)在图1中画出光线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的折射光线。
(2)在图2中,画出静止在水面上的小球的受力示意图,并标注力的符号。
(3)根据图3的实物图,在虚线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组卷:18引用:1难度:0.5 -
23.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光的折射实验中,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通过实验还得到数据如表,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入射角a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3° 22.1° 35.4° 40.9°
(1)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和 现象;
(2)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且折射角 入射角(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组卷:43引用:1难度:0.7 -
24.一束光线沿与水平成40°角照射到一块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若使入射角增大10°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多大?
组卷:9引用:1难度:0.5 -
25.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为了更好地完成实验,M应是一块 (选填A、B或C);
A.2mm的平面镜
B.2mm的平板玻璃
C.1mm的有色平板玻璃
(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3)实验时应在蜡烛 (选填“A”或“B”)一侧观察蜡烛A的像;如果将竖立的M沿图中虚线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则蜡烛A的像相对于桌面 (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发生”)移动;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
(5)正确进行实验,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并准确测出蜡烛A和蜡烛B到镜面的距离,其目的是为了 (选填“减小误差”或“寻求普遍规律”)。组卷:11引用:1难度:0.5 -
26.(1)如图所示,图甲中物体的长度是cm;图乙停表的读数为s;图丙电流表的读数为A。

(2)一个小组在“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铜块和酱油密度实验”中,所测量的物理量如图所示,图甲中铜块的质量是g,图乙中铜块体积是cm3,铜块的密度g/cm3;若使用的砝码已磨损,则使测量密度结果(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组卷:35引用:1难度:0.6 -
27.江涛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两个凸透镜,焦距分别为10cm和20cm。
(1)江涛将其中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他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江涛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换,发现在光屏上仍能成一清晰的像,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的实像;
(3)实验(2)中,不改变各元件的位置,江涛换了另一块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此时(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找到烛焰的像。组卷:27引用:3难度:0.5 -
28.清明节学校放假,小芳乘坐汽车往家里赶时,它相对于司机(选填“运动”或“静止”).刚回到家,一股香喷喷的饭菜味儿扑鼻而来,这是现象;同时也听到了奶奶说话的声音,它是通过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是奶奶的声音。终于开饭了,他看见锅里的汤越煮越少了,锅里的水发生了现象。吃完饭爷爷打开他的收音机,当他旋转音量旋钮,收音机的声音大了起来,他看了一下收音机调频指针刚好指在100MHz刻度处,请你帮他算一算此电磁波的波长是m。
组卷:87引用:38难度:0.7 -
29.桐城市实验中学组织研学旅行,乘车从桐城到合肥。张旭同学想估测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他一边观察公路边的里程碑上显示的距合肥的路程,一边利用手腕上的电子表计时,他的观察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的信息,求:观察次数 1 2 3 4 5 6 … 里程碑显示的示数(km) 90 80 70 60 50 40 … 对应时刻 6:20 6:30 6:39 6:50 7:02 7:10 …
(1)汽车在行驶的前半个小时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若汽车保持(1)同中的速度行驶,张旭何时可以到达合肥?
(3)汽车以36km/h的速度行驶,在将要驶入一处隧道时,司机鸣笛,经过2s听到自随道口处的山崖反射的回声,则鸣笛时汽车离隧道口的距离为多少?(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组卷:78引用:1难度: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