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16 9:0:1
一、积累•运用(32分)
-
1.班长小语为本次活动撰写了导入语,请你帮他完善。
打开初中课本,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篇篇 的文章,这些文章帮我们了解了世界。朱自清笔下的春,有朗rùn( )的山色;老舍眼中的冬天,也不是人迹罕至的;一场来不及的诀( )别,让我们体会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一次小小的散步,让我们领悟到了尊老爱幼的美德。
无论是静mì( )的村落,还是绝𪩘急湍,这些美好的事物,常常藏nì( )在平常的生活之中,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角的度,可以用尺去衡量,而生活的度,需要用心去揣磨。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朗rùn
②静mì
③藏nì
④诀
(2)填入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花枝招展
B.眼花缭乱
C.鸟语花香
D.花团锦簇
(3)以下对“人迹罕至”的“至”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到;来
B.极;最
C.节气
D.至于
(4)对画线句子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角、的、度、生活”等都是名词。
B.“可以、去、需要、而”等都是动词。
C.第一个“度”的意思是计量单位名称,第二个“度”的意思是推测、估计。
D.这里的“磨”使用错误,应该改为“摩”。组卷:3引用:1难度:0.7 -
2.诗词是千年时光构建的家园,收藏着一代代中国人的美好感情。语文科代表小文整理了古诗文,发现其中有不少的诗句情感意蕴丰富,请你协助完成。
来源 诗文 情感/意蕴 曹操《观沧海》 日月之行,① 表达自己的伟大抱负。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 ⑨ 王湾《次北固山下》 乡书何处达?③ 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 李白《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④ 依恋家乡山水之情。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⑤ 流露浓烈乡思和满心的哀愁。 《论语》 ⑥ 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 《论语》 ⑦ ⑩ 《论语》 ⑧ 复习可以让学习的效果更好。 组卷:12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理解(58分)
-
7.文学类文本阅读。
柳笛声声 ①不经意间,河边的垂柳醒了。
②柳树稀疏的线条在风中摇曳,如同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柳条上已经长出嫩芽,这些毛茸茸的翠色,恰似小蝴蝶扇着翅膀。一路走过去,柳树婀娜的姿态开始变得遥远、变得缥缈、变得诗意。恍惚中,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古代,走向灞桥、隋堤,走向长亭外、古道边。
③“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志南的乐趣;“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是高鼎的闲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是王维的不舍;“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是韦庄的慨叹;“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这是白居易的柔情……在古人眼里,柔软的柳枝是一种托付,传递着人们的喜悦和哀怨。忽然想起北方的一位朋友。前几天,他在朋友圈晒图,还是一片冰天雪地;现在,如果我给他快递一段缀满芽苞的柳枝,告诉他春的消息,他会不会与我一样高兴?小城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该是多么风雅的事情啊。
④柳树不仅是信使,也是一种壮美之树。记得有一年去新疆,在哈密河的湿地公园听到了一个故事,与柳树有关、与左宗棠有关。光绪元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率军进入新疆平叛。河西地区“赤地如剥,秃山千里,黄沙飞扬”的大漠景象令左宗棠忧心如焚,他命令军士随身携带树苗,在沿途路边、宜林地带、近城道旁栽种,并要求每棵树都挂上栽种人的姓名,每隔一段距离还要挂盏灯笼,以免过往骡马车辆撞坏树木。在左宗棠的督促下,军卒一路走一路栽,竟在甘肃通往天山南北的交通驿道旁形成了“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的塞外奇观。这些柳树就是赫赫有名的“左公柳”,如今从陇东到玉门仍然随处可见杨柳依依的景象。左宗棠的部下杨昌浚写道:“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既是对历史的真实记录,也是对左宗棠植树造林的歌颂。
⑤或许很少有人知道,柳树还是一种音乐之树。大学毕业前夕,我和几个同学去通许县一所中学实习。学校坐落在一片田野上,周围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几间破旧的青砖瓦房就是教室,三五棵高大的柳树分列在围墙外面。这个地方很偏僻,学生衣着朴素,学习却很勤奋,他们早晨从周边的村庄匆匆赶到学校,中午不回家,午餐是在学校伙房里买的两个馒头外加一碗蒸馍水。看到我们到来,学生眼中写满了惊喜和亢奋,上课时他们听得很专注,课间也围着我们叽叽喳喳问各种各样的问题。
⑥当时正值初春,几个男孩遇到在田间散步的我,变戏法一般拿出几根泛青的柳条,说是要做一种叫“鸣鸣儿”的哨子。他们用随身携带的小刀从柳枝上切下一小段,捏住两头向相反方向轻轻拧动。等柳皮与柳骨全部分离,就用嘴咬住一端,缓缓抽出光滑的柳骨,手中便有了一截软软的柳皮管。然后,把柳皮的一端捏扁,用小刀刮去外皮,直至露出鹅黄的内皮,“鸣鸣儿”就做成了。孩子把“鸣鸣儿”放在嘴里试吹,或急促、或清脆、或低沉,此起彼伏,呜呜有声。我们坐在田埂上,说着,笑着,吹奏着。身后是麦田,麦田的上方是蓝蓝的天空,天空中浮着几朵白云,掠过几只飞鸟。“鸣鸣儿”虽然是一种简易乐器,我们却用它吹响了春天,在大自然中享受到一种质朴而纯净的快乐。
⑦当初我们做的“呜呜儿”雅名叫“柳笛”,30多年过去,柳树的枝条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却不知曾经吹响柳笛的少年去了哪里。而今,春天又来了,看到柳树,不由得想起了往事,似乎又听见柳笛声声,划破了时光的静寂。
(选自《中国教师报》2023年3月1日)(1)文章围绕柳叙写了三件事,请你加以概括。
(2)按照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柳条上已经长出嫩芽,这些毛茸茸的翠色,恰似小蝴蝶扇着翅膀。(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②他们用随身携带的小刀从柳枝上切下一小段,捏住两头向相反方向轻轻拧动。等柳皮与柳骨全部分离,就用嘴咬住一端,缓缓抽出光滑的柳骨,手中便有了一截软软的柳皮管。然后,把柳皮的一端捏扁,用小刀刮去外皮,直至露出鹅黄的内皮,“鸣鸣儿”就做成了。(从描写的角度)
(3)作者在第③段引用了许多古诗句,作用是什么?
(4)假如第③段中朋友收到了柳枝,并且将其拍成照片发在了朋友圈,请你在朋友圈的照片下帮他配上一段文字。(50—80字)
(5)结合第④段的具体内容,分析左宗棠的人物形象。组卷:14引用:1难度:0.3
三、表达•交流(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匆匆流逝的岁月有我们忘不掉的痕迹,五彩缤纷的生活有我们深刻的记忆。在成长的岁月里,相信你曾经有过被老师、同学、家人或者社会重点关注的体验,也许那是你备受宠爱的时光,也许那是你倍感压力的岁月,也许那是你窘态百出的尴尬现形,也许那是你值得炫耀的闪亮登场,……
请你以“那一次,我成了焦点”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选择具体事件;②写出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但要注意详略得当,不能写成记流水账;③写成记叙文,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体现自己的思考;④至少分成5段以上,字数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组卷:7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