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城关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在家,我们是儿女;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社区,我们是居民。这说明(  )

    组卷:51引用:21难度:0.7
  • 2.仔细观察下图,这幅图告诉我们的主要道理是(  )

    组卷:115引用:21难度:0.8
  • 3.下列活动中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组卷:9引用:8难度:0.9
  • 4.“这是您孩子的成绩单”“您的银行密码出现异常,请尽快修改密码”……这些看起来仿佛是老师、银行客服发来的短信,背后隐藏的其实是一个个手机病毒。一旦手机用户点击了短信,就会造成手机中毒,账户失窃。这警示我们(  )

    组卷:0引用:4难度:0.7
  • 5.以下行为属于正确使用网络的是(  )

    组卷:75引用:46难度:0.9
  • 6.高速发达的网络社会中,我们每天可以轻松的获取和发布各种信息,以下不可以在网上获取和发布的信息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9
  • 7.对漫画《上当了》认识正确的是(  )

    组卷:25引用:25难度:0.9
  • 8.2018年“两会”召开期间,网络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民众通过网络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这表明(  )

    组卷:16引用:24难度:0.8
  • 9.长城作为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对其要有一份敬畏和爱护。美国NBA明星布朗在长城上用粉笔写下名字还晒出照片,引发众怒,最后以道歉收场。他的行为属于(  )

    组卷:3引用:5难度:0.7
  • 10.无论是游戏还是比赛都要有规则,社会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有的形诸笔墨、见于文字,有的传为口碑、约定俗成。它像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我们。关于社会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共同生活的约定
    ②青少年年龄小,与社会规则无关
    ③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
    ④只在公共场合才有规则

    组卷:19引用:48难度:0.7
  • 11.2017年1月29日50岁的张某为逃票,翻越两道3米高并贴有警示标识的围墙,进入宁波雅戈尔野生动物园老虎散放区,最终酿成惨剧。这类事件启发我们(  )
    ①社会生活需要规则,规则保护秩序   
    ②遵守规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③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       
    ④在社会生活中不同场合有不同规则。

    组卷:4引用:5难度:0.9

二、非选择题(40分)

  • 34.2020年5月13日,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联合发布了《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从未成年人互联网接入环境、互联网使用、网络素养教育、网络安全与防护等方面,展示了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的互联网使用特点和网上生活状态。
    材料一:

    材料二:上网听音乐和玩游戏是未成年人主要的网上休闲娱乐活动,其中初中生网民玩手机游戏的比例高于小学生和高中生,达61.2%。短视频是近几年蓬勃兴起的互联网娱乐服务。2019年未成年网民在互联网上经常收看短视频的比例达到46.2%。短视频题材内容丰富,且能够依据人工智能算法针对用户兴趣偏好定制推送内容,使得很多未成年人可能因受吸引而沉迷。同时,短视频的内容均为用户主动上传,这个过程中很难避免未成年人收看到低俗或不健康内容。
    另外,调查显示,未成年网民在网上遭到讽刺或谩骂的比例为42.3%;个人信息未经允许在网上被公开的比例达到13.8%。
    材料三:保障和引导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专门增设“网络保护”一章,要求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1)阅读材料一,谈谈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2)阅读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网络给青少年健康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
    (3)你准备怎样做网络的主人?(怎样合理利用网络?)

    组卷:2引用:1难度:0.4
  • 35.【遵守规则 法不可违】
    材料一:为做好秋冬季道路交通安全保障工作,哈尔滨市交警部门于2020年10月末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集中整治行动,三日共查处酒驾违法169件,查扣违法大货车47台。
    (1)中学生应该如何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材料二:现实中低龄未成年人实施犯罪案件较为突出,引发社会关注。2020年10月1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二次审议,其中第十七条中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刑法修正案的修改,对青少年预防犯罪有什么启示?

    组卷:0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