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四中高考语文二诊模拟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 1.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鲲鹏作为自由翱翔于天地之间的象征,已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其实,鲲鹏诞生时,并没有这种诗意的内涵。鲲鹏这一意象出自《庄子•逍遥游》。然而,《逍遥游》中的鲲鹏想要翱翔于九万里高空,必须依赖狂风,依然“有所待”,并不能真正地自由翱翔。在中国文学中鲲鹏是如何由“有所待”而转化为自由翱翔的象征的呢?
          鲲鹏意象的内涵转换,始于魏晋。魏晋文人不能忘怀世俗,追求身名俱泰;又要越名任心,追求任诞逍遥。这种内在矛盾,打破了心灵的平衡。因此,他们渴望在庄学中寻找到精神慰藉。而庄子的境界,他们无法企及,于是只好通过将庄学世俗化的方式,寻求安顿身心的法门。介于现实与自由之间翱翔的鲲鹏,也就成为当时文人的心理寄托。他们试图通过对鲲鹏的哲学内涵世俗化、意象内涵诗意化的转换,重构已被打破的心理平衡。郭象在《逍遥游注》中说:“有待无待,吾所不能齐也;至于各安其性,天机自张,受而不知,则吾所不能殊也。夫无待犹不足以殊有待,况有待之巨细乎!”世间万物,只要安于天性,动应自然,有待无待,就是一种无差别的存在。庄子所言“有待”是溺于现实,“无待”是超然物外,而在郭象的哲学中却获得统一,本来“有待”的鲲鹏,成为“无待”的自由逍遥的象征。阮修《大鹏赞》中“海运水击,扶摇上征”虽还“有所待”,但“志存天地,不屑雷霆”的高远之志,“超世高逝,莫知其情''的超然远翔,却是《逍遥游》所没有的。从本质上说,阮修是借助《逍遥游》中的鲲鹏意象,表达自由、高远、超然的人生襟怀,这成为了魏晋风度的一种诗意展示。
          到了唐代,鲲鹏意象的内涵彻底完成了转换。在李白诗赋中,大鹏是最具个性的审美意象之一,他创造的大鹏形象也成为盛唐气象的审美呈现。《大鹏赋》中之大鹏,“欻翳景以横翥,逆高天而下垂”“以恍惚为巢,以虚无为场”,一切神奇之鸟都“未若兹鹏之逍遥”。在此,鲲鹏由“有所待”才能展翅高翔的文学意象,转化为绝对自由、搏击万里的文学意象。由有限地发挥庄子描述的鲲鹏意象,展示魏晋风度的内涵,转化为以庄子鲲鹏为载体而创造出一个具有崭新内涵的审美意象,成为壮浪雄浑的盛唐气象的代表。
          鲲鹏意象内涵的转换,是文本接受的必然结果。“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谭献《复堂词话》)这种“何必不然”,或断章取义,如《左传》记载春秋时的“赋诗言志”;或引申说理,如王国维《人间词话》借晏殊、柳永、辛弃疾词,说明古今成大学问的三种境界;或自由创造,只截取文学名篇的一个既定意象,按照文本审美表达的需求,自由创造。自由创造也是后代文学创作的常态,西方流行的文本“互文性”理论,也可以来阐释中国文学文本意象的挪移与内涵的转换。阮修截取鲲鹏意象以抒情,是断章取义,夺他人之酒杯浇心中块垒;郭象对鲲鹏意象的哲学阐释,是引申说理,借《逍遥游》的阐释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李白《大鹏赋》则是自由创造,在大鹏意象中,寄托一种冲绝桎梏、自由飞翔的襟怀。后代的大鹏意象,就庄子《逍遥游》的本意来说,是“误读”;就文学创作来说,则是审美创造。
          文学创作者在积极接受的过程中,通过对原始文本意象的有意识的“误读”,使鲲鹏意象的内涵逐渐发生了变化,最后创造出了一个具有全新内涵的审美意象。这也使鲲鹏成为中国文学中最具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学意象。
    (摘编自刘运好《鲲鹏意象的“误读”》)(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魏晋文人为追求精神的自由,他们开始关注庄子,因此鲲鹏意象最终成为了他们的心理寄托。
    B.鲲鹏意象实现了从“有所待”到自由的转变,这促使鲲鹏成为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学意象。
    C.“有待”和“无待”在《逍遥游注》一文中获得统一,这是鲲鹏意象内涵诗意化的一种尝试。
    D.为呈现盛唐气象,李白在文学创作过程中赋予了鲲鹏全新的内涵,其作品也成为盛唐之标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介绍文本“互文性”理论,是为了证明中西方在文本接受过程中有相通之处。
    B.文章列举了不同朝代有关鲲鹏的作品,从中可看出鲲鹏意象内涵的转换是逐渐完成的。
    C.本文既论述了鲲鹏意象内涵转换的过程,也点明了能够转换的原因和转换后的意义。
    D.为便于读者理解,作者在论证文本接受“何必不然”的三种方式时,均采取举例论证的方式。
    (3)下列文本接受类型中,与李白创作《大鹏赋》最相近的一项是
     

    A.曹雪芹根据《淮南子》中女娟炼石的故事,在《红楼梦》中虚构出“通灵宝玉”的情节。
    B.李商隐根据《华阳国志》中杜鹃啼血的故事,在《锦瑟》中写下诗句“望帝春心托杜鹃”。
    C.戴望舒根据李璟词“丁香空结雨中愁”,在《雨巷》中塑造了一个如丁香般的姑娘形象。
    D.关汉卿根据《汉书》中孝妇冤死的故事,在《窦娥冤》中虚构了窦娥发的亢旱三年之誓。

    组卷:11引用:1难度:0.6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4-6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老字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了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商业文化、历代相传的手艺之外,更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留下的宝贵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产品的文化价值更加突出,也利于老字号走向世界。
          中外的老字号的发展水平差异非常大,国外的百年品牌比如可口可乐、雀巢、奔驰、宝洁等,非但不老朽还很青春时尚。而一听说中国的老字号,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块乌漆漆的牌匾,上面写着“百年老店”。而那些蜂拥而至消费的人群中,大部分是第一次体验的外地游客。北京稻香村是非常大众化的糕点品牌,与之相比,日本的糕点品牌虎屋已有500年历史,却成了糕点里的艺术品。韩国央行曾发布报告称,全世界创业200年以上的企业共5586家,日本多达3146家,占了近60%。而中国200年以上的企业屈指可数。陈李济、张小泉、荣宝斋、玉堂酱园、六味斋、广德楼剧院……我们对这些名字越来越陌生。
    (摘编自《沉睡的“老字号”,到了苏醒的时候》)材料二:
          经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有1128家,对其中851家进行样本分析:
          ①平均“年龄”142岁。
          ②分布广泛:多数聚集在沿海及内陆经济较发达地区。
          ③绝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大型企业主要分布在食品加工及制造业。
          ④国有企业占一半以上。
          ⑤人员素质偏低:企业员工本科以上文化水平的占10.18%,专业技术水平高级职称占总数的4.28%,中级职称占9.02%。
          ⑥开展网络营销、涉足电子商务的达到总数的50%。
          ⑦企业的文化保护意识日益增强: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324家企业,占调查总数的40.5%,参与调查的老字号品牌列入国家级、省市县级文物保护项目的55个,占6.46%。
          ⑧经济效益总体向好。
    (摘编自《老字号发展报告》)材料三:
          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老字号发展至今,面临着巨大挑战和激烈竞争,如果还是观念陈旧、故步自封,就会被时代抛在后面、受到市场冷遇。
          诞生于清末的北京稻香村是著名的糕点品牌。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升级和电商的崛起,曾经引领市场、一呼百应的热销场景难以再现了。北京稻香村营销部的一位负责人介绍,稻香村正在借鉴当下一些时髦“网红”食品的营销理念,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目前来看效果明显。
    “除了营销创新外,我们还与电商合作,尝试在线上首发、线下跟进的全渠道销售。”该负责人说,他们希望稻香村产品能够在社交网络上形成话题和良好口碑,让人们看到稻香村也有青春、“卖萌”的一面,从而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如果说包装营销是理念创新的“外衣”,那么产品创新就是其扎实的“内功”。六月初的一个周日,北京吴裕泰前门店门外,购买“吴裕泰冰激凌”的顾客排起长长的队伍。“我们店每天卖出的冰激凌大约有一千六七百支。”店长付代娣说。据介绍,吴裕泰自2009年起先后开发出茶冰激凌、茶冰饮、茶蛋糕等衍生产品,得到了顾客的喜爱。
          药品分类、扫描装箱,从包装到入库全流程都由智能化机器自动完成……国药集团同济堂(贵州)制药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极具“科技感”,完全超出了人们对老字号企业生产方式的认知。“我们的智能机器人每小时可抓取1000到2000件左右药品,既解放了人力节省了物力,又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济堂生产部经理游创文介绍说。近年来,同济堂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截至目前,已申请专利36项,获得了市场认可。
          除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外,老字号机制体制的革新是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基础。运营机制活了资金、人才、产业链等要素才能全盘皆活。同时老字号在企业转型、改制等方面也应有所作为,全聚德集团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企业转型改制为老字号带来了充裕的资金和科学的管理机制,夯实了企业基础。
    (摘编自《守正创新,老字号演绎新传奇》)(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字号具有丰富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深入挖掘其中的产品文化价值,符合消费升级的背景,有利于老字号进一步发展。
    B.根据材料二,中华老字号分布广泛,但主要集中在沿海及内陆经济较发达地区,以国企为主,平均“年龄”为142岁。
    C.当今,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老字号面临着新的挑战和竞争,不转变观念和行动的老字号更有可能被时代和市场所抛弃。
    D.全聚德集团是企业转型、改制方面有所作为的典型代表,像这样的转型改制将夯实企业基础,为老字号带来新的机遇。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非常大众化的糕点品牌,北京稻香村尝试了与电商合作等营销创新手段,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
    B.从样本分析来看,老字号企业普遍人员素质偏低,具有中级和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占比均比较低。
    C.老字号企业应注重增强文化保护意识,这样我们将逐渐对张小泉、荣宝斋等老字号的名字越来越熟悉。
    D.智能机器人已在同仁堂(贵州)制药有限公司的生产流程中代替人工,这是其加大研发力度的有力体现。
    (3)面对着巨大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我国老字号该怎样进行创新发展?请结合材料三概括说明。

    组卷:4引用:2难度:0.2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7-9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场不算严重的蝗灾
    多丽丝•莱辛
          那天晚上理查德说:“政府发出预警说,要闹蝗灾了,从北方的滋生地下来。”直到有一天,他们在路上回家午休时,老史蒂芬停了下来,抬起手指头,指了指。“看,看哪!”他大喊:“它们在那儿!”
          玛格丽特听见他的喊声,跑了出来,和他们一起朝山上望去。仆人们也从厨房里出来了。他们都站着,凝望着。在山的一层层岩石上空,是一带铁锈颜色的空气。蝗虫!它们到那里了!
          整个农场上响起了“嘡嘡”的锣声,劳工们从场院里涌出来,指着山,激动地喊叫。他们很快就来到了家里,理查德和老史蒂芬在向他们发布命令:快,快,快。
          玛格丽特在看那山峦。现在有一片长长的低垂的云在移动,还是铁锈的颜色,在她看的时候,这云块在向前、向外膨胀。电话铃响个不停——邻居们说,快,快,蝗虫来到这儿了!老史密斯家的庄稼已经给吃成平地了。
          到了这会儿,蝗虫像是冰雹一样落在厨房的屋顶上。听起来像是一场猛烈的暴风雨。玛格丽特朝外面看看,看见空中的蝗虫遮天蔽日。她咬紧牙,朝着蝗虫冲了过去;男人们能做什么,她就能做什么。头顶上,空气是厚重的——到处是蝗虫。蝗虫朝她扑打过来,她把它们扒拉开——这些沉重的、红棕色的小东西,用那晶亮的珠子一样的老人眼看着她,一边用坚硬的、带锯齿的腿钩住她。她恶心地摒住呼吸,又破门冲进了屋里。屋里则更像是在下大暴雨。铁皮屋顶在发出回响,而地里传来的敲打铁器的喧响则像是打雷。她向外面望去,所有的树都是怪怪的,静静的,上面粘着蝗虫,枝丫都压得贴到了地上。到处爬的都是蝗虫,弄得大地似乎也在动,田地她是一点儿都看不清了,蝗虫的大军黑压压的一片。朝山上望去,就像是看倾盆大雨,甚至在她看的时候,猛地又冲来一群蝗虫,把太阳的光线都遮住了。天多半像是黑夜,黑魆魆的一片。突然从灌木丛中传来清脆的“咔啪”一声响——一条树枝折断了。接着是另一条树枝折断了。一棵树顺着斜坡缓缓地倾斜下来,重重地摔到地上。从冰雹似的蝗虫群中,冲出一个人来。还是要茶,还是要水。玛格丽特给他们烧水,泡茶。她不停地往火里加煤,往罐子里灌水,现在是下午四点钟了,蝗虫在头顶上蜂拥而至,横扫过天空,已经有好几个钟头了。
          老史蒂芬又走上来了——每走一步脚下都“咔吃咔吃”响,都要踩死蝗虫,他浑身上下粘的都是蝗虫——他一边咒骂,一边用他那顶旧帽子朝空中扑打。走到门口,他突然停下来,飞快地拉掉那粘着的蝗虫,把它们扔掉,接着急忙冲进免遭蝗虫侵袭的客厅。
    “所有的庄稼全都完蛋了。一点儿都没剩下,”他说。
    “情况会很糟糕吗?”玛格丽特害怕地问。老人家语气重重地说:“我们全完了。这一群也许会过去,可是它们已经开始了,就会从北方一群接一群地飞过来。然后就会有蚂蚱。这一闹恐怕就是三四年呐。”
          五点钟。再过一个钟头太阳就要落山了。那时蝗虫就会落下来。头顶上还是那么厚厚的一层。树木成了闪着棕色光芒的粗糙的大堆。
          吃过了中午饭,男人们去地里了。所有的庄稼都得重种。要是运气还有点儿好的话,再来一群蝗虫不要这样子过来。不过他们希望不久能下场雨,这样能长出一些嫩草来,要不那些牛就会饿死;农场上连一片草叶也没有留下。至于玛格丽特呢,她在试图习惯要闹三四年蝗灾的想法。从现在开始,蝗虫就像是天气一样了——随时都会发生。她感觉就像是一场战争的幸存者;如果这满目疮痍、面目全非的乡野不是废墟——唉,那么,什么才算是废墟呢?
          不过,男人们吃晚饭时胃口还是很好。
    “本来可能会更严重的,”这就是他们说的话,“本来可能会严重得多的。”
    (选自2018年《中外名篇小说选》,有删改)(1)下列有关的内容分析和概括中,错误的一项是
     

    A.农场就是整个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作者通过描绘“农场”这一社会环境,简洁洗练交代故事主人公的生存环境,向读者透露了故事中人物的社会关系。
    B.“现在有一片长长的低垂的云在移动,还是铁锈的颜色,在她看的时候,这云块在向前、向外膨胀。”这里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蝗虫过境时的农场景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C.蝗虫过境后的农场正如莱辛所描绘的那样,一片草叶都没有剩下,将故事的氛围渲染之极点,也让读者感受到蝗灾的破坏性之强。
    D.“她感觉就像是一场战争的幸存者”通过玛格丽特的心理感受,表现了蝗灾造成的严重灾难,含蓄地表达对她软弱性格的批判。
    (2)小说中展现了严重的蝗虫灾害,为何却以“一场不算严重的蝗灾”为题目?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
    (3)有人评价,玛格丽特是近乎失声的角色,是一个旁观者,读者却能从她的视角和行动中感受到蝗灾的严重。试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样写法的理解。

    组卷:20引用:3难度:0.5

三.语言表达(20)

  • 9.日前,四川天府新区“以公园城市之名——天府新区LOGO全民设计大赛”正式启动。经过近两个月征集与评审,如图从投稿中脱颖而出,被评为终选方案。请结合该标识的构图要素和整体图案,解读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组卷:3引用:4难度:0.7

四、材料作文(6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用毕生心血,以类似军事化的方式管理学生,逼着学生学习进步,让1804名贫困的山区女生走出大山,改变了原有命运,成就了灿烂人生。张老师制定的校训是:“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则认为,为人父母,与其逼着孩子成为一个痛苦的空心人,不如让孩子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跟随自己内心的热爱,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她说:“我家孩子以后开个奶茶店就得了,不行开个煎饼店也行。”
          作为青年,你如何看待这两种人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13引用:19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