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五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8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
1.多音字是汉字特殊的语言现象,词语“似乎”、“剥削”中的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6 -
2.在横线上把“_____别、_____论、花_____、______子”四个词语补充完整,按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组卷:55引用:1难度:0.5 -
3.与示例中两个词语表示的关系最相似的一项是( )
(示例)灯;照明组卷:3引用:1难度:0.7 -
4.下列词语与其他词语表示的关系相反的一项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7 -
5.“包袱”在词典中的解释:①外面包有布的包裹;②喻指精神上的负担。下面句子中的“包袱”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组卷:17引用:1难度:0.7 -
6.找出加点字意思与其他三个意思完全不同的一项( )
组卷:13引用:1难度:0.7 -
7.按顺序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当你快乐的时候,如果这快乐没有人_______,你就会感到一种_________,譬如说,你独自_____一顿美餐,无论这美餐多么丰盛,你也会觉得有点凄凉而___________。组卷:30引用:1难度:0.7
第二部分阅读(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
20.剥豆毕淑敏 一天,我与儿子面对面坐着剥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然站起身,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了推。
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这不公平。我的盆里已有不少了可,可你只有几粒。”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到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才能试出我的速度。”
一丝喜悦悄悄涌上心头,我欣赏儿子这种________。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都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吧,以后他会对自己多一些自信。”这样想着,我的手不知不觉地慢下来。
“在外面竞争靠的是实力,谁会让你?要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又快了起来。
儿子手不停歇,目光却时不时地落在两个容器里。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剥豆的动作不觉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想到这些,我的节奏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完了。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但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输定了。我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拿来一个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起来了,像一个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然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我少,是我输了。”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的脸上仍是那是如山泉般的清澈笑容。
想起自己的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大可不必。对孩子来说,该承受的,该经历的,都应该让他体验。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自有它的价值。生活是实在的,真实的生活有快乐,也一定有磨难。
(1)文中儿子的性格特点十分突出,联系上下文,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风趣幽默
B.自信大气
C.善解人意
D.调皮任性
(2)每一篇文章都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记叙,本文的记叙顺序是
A.事情发展顺序
B.时间顺序
C.空间转移顺序
D.按照事情的类别和方面
(3)对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描写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心理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以上描写都有
(4)对于母亲剥豆速度“时快时慢”的原因,下面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慢下来”是因为怜爱儿子,想多给儿子一些自信。
B.母亲“慢下来”是因为想让儿子永远在赞扬声中长大。
C.母亲“快起来”是因为想让儿子经历失败,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D.母亲“快起来”是因为想让他明白在社会上生存靠的就是实力。
(5)文章最后一句是全文的中心句,可以从多角度去理解其中的深意,下面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孩子不能做温室中的花草,只有经历风雨,才能茁壮成长。
B.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一种经历都是生命完整的体验。
C.慈母就是不让孩子经历磨难,让孩子感受的都是世间的美好。
D.生命不仅应该经历撑场、成功、成才,也会经历失望、失误和失败。组卷:11引用:1难度:0.6
第三部分写作
-
21.一个玩具,一本书。一句话、一份关爱…我们的人生因为各种各样的礼物而丰富多彩,因为各种各样的礼物而变得有情谊、有意义。请以“礼物”为题,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记叙文。
提示:内容真实、具体,有真情实感,语句要通顺,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注意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姓名。组卷:9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