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2023年同步练习卷(8)

发布:2024/9/16 5:0:8

一、选择题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54引用:3难度:0.9
  •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597引用:5难度:0.9
  • 3.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类世界所创造出来的奇异图案浮露在鼎身上,各种图案以一定的秩序排列着,构成一个无言的小宇宙。
    ②饕餮的脸孔、凤凰的姿势、龙虎的纹身、鱼兽的混种、牛羊的肢体……幻觉的、写实的、神话的或者生活的。
    ③沸腾的铜、锡、铅合金按一定的比例构成了青铜器的配方,一旦倒入“陶范”中,就会形成设计者心中的器物。
    ④沸腾后的冷却使溶液成为一个厚重的鼎,在合金形式的锁扣下,鼎身周围凝塑出各式各样的图案。
    ⑤铜的性格,因为锡和铅的加入而默默改造了,熔点降低而冷却后的硬度增加。

    组卷:113引用:4难度:0.9

二、基础知识

  • 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惨绝人
     

     
          
     

    振聋发
     

    组卷:53引用:2难度:0.8

四、现代文阅读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①80年,沧海桑田。1937年12月18日,《纽约时报》在一则报道中写道:“大规模抢劫、侵犯妇女、杀害平民……日军将南京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2017年9月,国际和平城市协会宣布,南京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国际和平城市协会项目执行会长弗雷德•阿门特指出,南京这座城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饱受战火摧残的一个典型,如今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后,方便全世界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热爱、追求和平的悠久历史。
          ②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南京的命运变迁足证和平是何等珍贵。中国早已成为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的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矢志捍卫世界和平。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1)请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南京的命运变迁足证和平是何等珍贵
    (2)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3)第①段和第②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组卷:23引用:2难度:0.3
  • 12.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各题。
    【文一:新闻评论节选】      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仍然顽固。在连锁酒店大肆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大规模算改历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国民追寻事实真相………日本右翼还在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并企图通过修宪复活军国主义。那些人以丑态百出的表演,妄图辱没真相和良知,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日本右翼越顽固,越会引起爱好和平的人们高度警惕。2017年11月,日内瓦裁军会议取消了日本和平演讲的资格;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出218项建议,狠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要求日本“正视历史,应努力向后代讲述真实的历史”。南京大屠杀,早已是所有正义力量的集体记忆,唯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梦中呓语。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文二:新闻人物特写】      ①“艺术上的重复是衰弱的标志,我们愿意用实践来证明心中所想,哪怕它是幼稚的,“这是张艺谋的艺术主张。2022年2月4日晚,身为首位“双奥”导演的张艺谋将向全世界亿万观众早交自己的第二场息运会开幕式,年逾七旬的他给出的答复:和14年前“大不一样。”
          ②14年前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张艺谋以庞大的演员阵容、整齐划一的表演,呈现出凝练中国五千多年辉煌文明历史的巨幅开幕式“画卷”。然而有报道称,张艺谋至今没看过国内转播的那场开幕式,“主要是我自己的恐慌,我不忍看了,只要大家说都不错,这一篇就赶紧翻过去了。”出生于1950年的他,身上自带着那一代人的浪漫理想主义和生活中努力奋斗的紧迫威。北京电影学院1982届学生里,他是全校年龄最大的,“比起同学,我起步晚,急于表现出原创的精神来,就怕没时间了。”他曾坦言,自己是始终有“焦虑”的,这令他几乎总是在“奔跑”寻变,“我希望不要把自己标签化、类型化,而希望创作能紧跟时代变化。”
          ③纵观张艺谋的职业生涯,以《红高粱》翡声海内外后,从《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等经典文艺片到《英雄》等商业大片,再到近年来各式题材的高频产出,无论臧否,他一直在不断触碰新的创作类型和题材。从北京奥运会开始,张艺谋成为一系列重大演出的导演: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总导演、APEC欢迎晚宴和文艺演出导演、杭州“G20峰会”文艺演出导演、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总导演……
          ④张艺谋乐于去发现和展现各种“新”与“变”,作为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他曾将其与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的“北京八分钟”相对照,“拿两个节目来比就能看出国家的变化,比如说08年的活字模,当时是人在里面表演。平昌那次的表演,是真的机器人,在满是雪和冰的地面上精准无误地运行。这就是科技的进步,国家形象的变化。”
          ⑤今晚,张艺谋将以不足100分钟的开幕式再次向世界展现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的理解,对于首位“双奥”导演张艺谋而言,这将是他14年后艺术创作呈现的两样风景。一样钢筋铁骨的鸟巢,2008年的张艺谋曾今2008人上演规模浩大、整齐划一地击缶而歌;2022年,他将邀请从5岁到70多岁的男女老幼,“穿上自己喜欢的衣裳”在这里轻松地跳起广场舞,“这一次我们的开幕式强调‘人民性’,”张艺谋表示,“热场表演没有任何明星,也没有专业人员就是百姓们直闻乐见的中国式广场舞,大家为什么想要跳舞?因为日子好了,脱贫了,致富了生活幸福才会载歌载舞。”曾经非常善于以“人海”成就视觉奇观的张艺谋,在此次创作中将展现自己完全不一样的全新表达方式,“用科技含量将让它人少而饱满,让它空灵而浪漫。”
          ⑥跟随时代,张艺谋一直在寻变,然而又有一些东西从未改变。
          ⑦从电影作品到包括“双奥”开幕式在内的众多重大演出,张艺谋始终在持续尝试如何用创新的手段、世界的语言展现本土文化的光彩。在张艺谋身上,一直有着对比例、色彩、形状等影响视觉的造型要素的异常敏感。他接受各种新事物,同时也总能观察到“新”东西背后闪烁着的国家历史文化的“不变”内核,在张艺谋看来,“不论怎样的舞台,了解自己、表达自己是一切努力的核心。这些表演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发展及精神。”
    (1)【文一】是针对什么新闻事实进行评论的?
    (2)简要概括【文二】中张艺谋的“变”与“不变”的内容。
    (3)给【文二】第③段拟写一条新闻导语,30字左右。
    (4)结合【文二】第⑤段内容写一段针对张艺谋的新闻评论。
    (5)选出对文章内容的解读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A.【文一】中“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主要指日本社会那些顽固丑陋的右翼分子。
    B.【文二】第①段画线句突出表明张艺谋“幼稚的心中想法也强于重复”的艺术理念。
    C.【文二】第②段插叙张艺谋的早年经历,主要是想告诉我们他那不同常人的人生经历。
    D.【文一】重在反驳谬误;【文二】则是叙议结合,多角度探寻张艺谋导演的艺术主张。

    组卷:15引用:2难度:0.2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