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9课 项脊轩志》2021年同步练习卷(7)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基础过关练

  • 1.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得
    ①不能
     

    不焚
     

    (2)当
    ①以南日
     

    ②他日汝用之
     

    组卷:3引用:2难度:0.5
  • 2.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室仅方丈
    古义:
     

    今义:佛寺或道观中主持住的房间;寺院的住持。
    (2)墙往往而是
    古义:
     

    今义:表示根据以往的经验,某种情况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3)凡再变
    古义:
     

    今义:又发生变化。
    (4)吾妻来
    古义:
     

    今义:返回;还给,归还。

    组卷:3引用:3难度:0.7
  • 3.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客逾庖而
     

    (2)二世
     

    (3)执此以
     

    (4)垣墙周庭
     

    (5)内外多置小门墙
     

    (6)东犬西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4.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特殊句式:
     

    译文:
     

    (2)妪,先大母婢也。
    特殊句式:
     

    译文: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5.成语积累: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
    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看到当年种下的小树苗已亭亭如盖,我心中感慨万千。

    组卷:4引用:2难度:0.7
  • 6.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先,对死去的人的尊称,《礼记》中记载:“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故称已故的父亲为“先考”,称已故的母亲为“先妣”。
     
    (判断正误)
    (2)古代称女子出嫁为“归”,如《诗经》中的“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本文中“吾妻来归”和“吾妻归宁”中的“归”皆为此意。
     
    (判断正误)
    (3)笏:古代君臣朝见时手中所执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以比画或在上面记事,以备遗忘。
     
    (判断正误)
    (4)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束发为髻,因以“束发”代指成童。束发可指男子十五岁,而女子十五岁则被称为“豆蔻年华”。
     
    (判断正误)
    (5)“志”,记述事或人的文章、著作,如地方志、墓志、《三国志》等。也有“记”的意思,是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
     
    (判断正误)

    组卷:15引用:1难度:0.8
  • 7.默写。
    (1)《项脊轩志》中,作者通过“
     
     
    ”的方式巧妙地把日光反射进轩中。
    (2)《项脊轩志》中,写桂树的影子随着风轻轻摇动,非常可爱的句子是:
     
     

    (3)《项脊轩志》中,记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句子是:
     
     

    (4)《项脊轩志》中,写祖母希望作者像她的祖父一样拿着象笏上朝的句子是:
     
     
    !
    (5)《项脊轩志》的结尾,表明作者把极深的悲痛寄托在庭中的枇杷树上,睹物思人而物是人非,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句子是:
     
     

    组卷:61引用:2难度:0.9

五、微写作。

  • 22.或许母亲的一个眼神、一根白发、一声叮咛,父亲的一个动作、一次呵斥,一声叹息,仍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学习《项脊轩志》中的描写技巧,选取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场景,写一段表现亲情的文字。不少于300字。

    组卷:9引用:2难度:0.7

三、三年模拟练

  • 2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答题。
          费宏,字子充,铅山人。甫冠,举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第一,授修撰。弘治中,迁左赞善,直讲东宫,进左谕德。武宗立,擢太常少卿。正德二年拜礼部右侍郎,寻转左。五年进尚书。
          帝耽于逸乐,早朝日讲俱废。宏请勤政、务学、纳谏,报闻。宏持重识大体,明习国家故事,数劝帝革武宗弊政。“大礼”之议,诸臣力与帝争,帝不能堪。宏颇揣知帝旨,第署名公疏,未尝特谏,以是帝心善之。及廷和等去位,宏为首辅。加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委任甚至。
          宏为人和易,好推毂后进。其于“大礼”不能强谏,亦未尝附离。而是时席书、张璁、桂萼用事。书弟检讨春,故由他曹改用。及《武宗实录》成,宏议出为佥事,书由是憾宏。璁、萼由郎署入翰林,骤至詹事,举朝恶其人。宏每示裁抑,璁、萼亦大怨。帝尝御平台,特赐御制七言一章,命辑倡和诗集,署其衔曰“内阁掌参机务辅导首臣”。其见尊礼,前此未有也。璁、萼滋害宏宠。萼言:“诗文小技,不足劳圣心,且使宏得冯宠灵,凌压朝士。”帝置不省。萼遂与璁毁宏于帝,言宏纳郎中陈九川所盗天方贡玉,受尚书邓璋赇谋起用,并及其居乡事。宏上书乞休,不允。
           及璁居兵部宏欲用新宁伯谭纶掌奋武营璁遂劾宏劫制府部无何又因宏子懋良坐罪下吏攻之益力复录前后劾疏上之。宏亦连疏乞休。帝辄下优诏慰留,然终不以谴璁、萼。于是奸人王邦奇承璁、萼指,上书污故大学士廷和等,并诬宏。宏竟致仕去。时六年二月也。十月,璁遂以尚书、大学士入直内阁。间一岁萼亦入矣。
          十四年,萼既前死,璁亦去位,帝始追念宏。再遣行人即家起官如故。自是眷遇益厚。偕李时召入无逸殿,与周览殿庐,从容笑语,移时始出。赐银章曰“旧辅元臣”。数有咨问,宏亦竭诚无隐。承璁、萼操切之后,易以宽和,朝士皆慕乐之。未几,卒,年六十有八。帝嗟悼,赙恤加等,赠太保,谥文宪。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一》)【注】①帝:指明世宗嘉靖皇帝。明武宗无后;由堂弟兴献王朱祐杭之次子朱厚熜继承大统。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璁居兵部/宏欲用新宁伯谭纶掌奋武营/璁遂劾宏劫制府部/无何/又因宏子懋良坐罪下吏/攻之益力/复录前后劾疏上之
    B.及璁居兵部/宏欲用新宁伯/谭纶掌奋武营/璁遂劾宏劫制府部/无何/又因宏子懋良坐罪下吏/攻之益力/复录前后劾疏上之
    C.及璁居兵部/宏欲用新宁伯/谭纶掌奋武营/璁遂劾宏劫制府部/无何又因宏子懋良坐罪/下吏攻之益力/复录前后劾疏上之
    D.及璁居兵部/宏欲用新宁伯谭纶掌奋武营/璁遂劾宏劫制府部/无何又因宏子懋良坐罪/下吏攻之益力/复录前后劾疏上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甫冠:刚刚加冠。冠礼,是中国古代男性20岁的成年礼,古人在冠礼之后不是必须取字。
    B.首辅:即首席大学士。明典制有明文规定其名,称内阁主要柄政者为首辅。
    C.御制:指古代帝王所作之诗文书画等。帝王所用或与之有关的事物常冠以“御”字。
    D.乞休:自请辞去官职。亦作“乞免”。古代官员提前请求致仕被称之为“乞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费宏行事持重,恪尽职守。当皇帝耽于安逸享乐时,他极力劝谏,曾多次劝嘉靖皇帝革弊政,对皇帝的询问竭诚尽力,无所隐藏。
    B.和蔼宽厚的费宏在“大礼”之争中,和其他大臣一样极力谏诤,并坚决不依附权势而背离道义。
    C.张璁和桂萼使劲弹劾费宏,费宏接连上疏请求退休。皇帝未斥责张璁和桂萼,只下褒奖诏书安慰挽留费宏。
    D.在桂萼去世、张璁离职后,皇帝派使者到费宏家里起用他仍任原职,从此费宏得到的眷顾待遇更为丰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璁、萼由郎署入翰林,骤至詹事,举朝恶其人。宏每示裁抑,璁、萼亦大怨。
    ②萼言:“诗文小技,不足劳圣心,且使宏得冯宠灵,凌压朝士。”帝置不省。
    (5)结合原文,概述张璁、桂萼嫉妒并打压费宏的理由。

    组卷:44引用:9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