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第1课 庖丁解牛》2022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基础知识

  • 1.对下列文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28引用:6难度:0.8
  • 2.下列句子不属于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

    组卷:88引用:7难度:0.6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庖丁文惠君解牛

    组卷:153引用:11难度:0.9

四、语言表达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庄子好寓言,好大言,而他的朋友惠子则是一个实用主义者、经验主义者,对庄子的荒诞不经很厌烦。他正告庄子:子言无用。惠子是一个老实人,他很实在地把经验为依据来得出庄子大言无用。
          惠子说:有棵大树,树干疙里疙瘩,树枝弯弯扭扭,长在道路旁,木匠也不看。你大言炎炎,大而无用,也没有人看你一眼吧。
          庄子说: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谁规定了那在荒野上摇曳生姿的树,其生命的意义,就是作栋作梁,作门作框?即便是为人所用,又何必一定是作栋作梁这般“实用”?庄子言“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岂不也是为人所用?只是此等用途,何等“凌空蹈虚”!人生若只是一味填踏为实,不懂得腾空成虚,不仅容易自暴自弃,也往往容易暴殄天物,荼毒生灵。
          我们不仅要懂得“有”之用,还要懂得“无”之用,这样才能全面理解“用”,否则即便是大智慧者恐怕也会如犀牛望月。天地广大,人行走之时,所用的只是双足踩踏着的那一小块罢了。(  )
          脚踩着的地方是“实用”,脚没踩到的地方为“虚用”。只知实用,不知虚用,不仅让自己寸步难行,还让天地之大变为管窥锥指。人之蒙昧,莫过于此。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很实在地把经验为依据来得出庄子大言无用的结论。
    B.他很实在地把经验为依据来证明庄子的大言无用。
    C.他很实在地以经验为依据来得出庄子大言无用。
    D.他很实在地以经验为依据来证明庄子的大言无用。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又何必一定是作栋作梁这般‘实用’”中“实用”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这一下就令人想起李白的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云是天上的“招牌”,人们通过云的形状和变化可以判断天气的阴晴变化。
    C.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景色雄奇壮美。
    D.有些人只顾自己,该做的不做,该管的不管,如此作为,也算“无为而治”了。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而,倘若只留下双足踩踏的那一小块,把其他的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黄泉,你还能款款而行?大地还有承载之用吗?
    B.然而,即使只留下双足踩踏的那一小块,把其他的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黄泉,大地还有承载之用吗?你还能款款而行吗?
    C.而且,如果只留下双足踩踏的那一小块,把其他的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黄泉,大地还有承载之用吗?你还能款款而行吗?
    D.但是,如果只留下双足踩踏的那一小块,把其他的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黄泉,你还能款款而行吗?大地还有承载之用吗?

    组卷:13引用:5难度:0.5
  • 9.根据下面的这段文字,概括“和光同尘”的内涵。(不超过25字)
    “和光同尘”既是对外的处世,也是对内的修养。何以故?大凡有道之君子,或德行高洁之士,必有一股清高之气,不愿与人和同,是流于狂狷也。狂者过之,狷者有所不及也。然道家圣人处世,要的是“被褐怀玉”。虽然怀和氏之璧,但是外面看过去却十分朴实,穿着普通的衣服。又说“光而不耀”,虽然有光芒,但是却不会那么耀眼,不会过于招摇。这既是处世远祸的智慧,其实又何尝不是修行的一种境界呢?

    组卷:1引用:4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