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七中、东钱湖中学等十二校联考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科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1~10小题,每题4分,11~15小题,每题3分,共5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选错均不给分)
-
1.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食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3.5~4.5 2.9~3.3 6.3~6.6 7.6~8.0 组卷:8引用:1难度:0.5 -
2.如图食物中糖类含量最高的是( )
组卷:16引用:1难度:0.5 -
3.下列对甲、乙、丙、丁四个实验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4难度:0.5 -
4.最近,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纸质电池,这种“软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载体和传导体,在一边附着锌,在另一边附着二氧化锰。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5 -
5.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组卷:9引用:3难度:0.5 -
6.与图示微观变化相符的化学反应是( )
组卷:30引用:4难度:0.5 -
7.向甲物质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不符合如图的是( )
选项 甲物质 X溶液 A 盐酸和硫酸钠混合溶液 氯化钡溶液 B 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C 锌粉和铁粉混合物 稀硫酸 D 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混合溶液 稀盐酸 组卷:11引用:1难度:0.5 -
8.H2、C、CO都可以使CuO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金属C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4引用:1难度:0.5 -
9.如图为海水吸收CO2并进行碳循环的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29引用:2难度:0.5 -
10.稀HCl和NaOH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要证明两者已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操作及实验现象(或结果),不能证明反应发生的是( )
组卷:270引用:17难度:0.5 -
11.在①氧化铁②金属锌③氢氧化铜④氯化钡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稀盐酸都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 )
组卷:165引用:17难度:0.5
四、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第27小题4分,第28、29小题各6分,第30、31、33、小题各8分,第32小题10分,共50分)
-
32.实验室里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钙样品,兴趣小组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成分初判:取少量样品粉末放入足量水中,滴加两滴无色酚酞,有
(2)抽样测定:称取12.4克样品放入质量为100克的锥形瓶中,置于电子秤上,再加入200克7.3%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溶液红色逐渐消失,反应结束时电子秤示数如图。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
(3)计算该样品中CaCO3的质量。
(4)反应结束后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组卷:26引用:2难度:0.5 -
33.实验室中有一样品,已知是由氧化亚铁和氧化铜组成。小科把样品均分成两份,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其中一份样品加入过量盐酸得到溶液A;
步骤二:将另一份样品在加热条件下与过量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得到粉末B;
步骤三:将溶液A、粉末B混合,结果产生无色气体0.5克,并得到不溶物64克和不含Cu2+的强酸性溶液。
(1)溶液A的溶质中,除生成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外,还含有
(2)计算原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
(3)计算粉末B中铁的质量。组卷:14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