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课 离骚》2021年同步练习卷(3)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语言表达与运用
-
1.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7 -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2引用:2难度:0.8
三、古诗文阅读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九歌•河伯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横波。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登崑仑①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②。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灵何为兮水中?乘白鼋③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④纷兮将来下。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来迎,鱼邻邻兮媵予。
[注]①崑仑:山名,黄河的发源地。今作昆仑。②寤怀:寤寐怀想,形容思念之极。③鼋(yuán):大鳖。④流澌(sī):古代成语,意思就是流水。
(1)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此诗一开头,就以开阔的视野,通过主祭者的眼睛对黄河(河神)的伟大雄壮进行了描述,大风起兮,波浪翻腾,气势非凡。
B.河伯驾驭龙车,溯流而上,一直飞到黄河的发源地昆仑山。来到昆仑,登高一望,面对浩浩荡荡的黄河,不禁心胸开张,意气昂扬。所遗憾的是天色将晚只能回去。
C.河伯乘着白色的灵物大鳖,边上跟随着有斑纹的鲤鱼,在河上畅游,看到的是浩荡的黄河之水奔流而来,这一幕场景显得宏大而深沉。
D.“美人”在屈赋中多指贤人或所怀念者,在这首诗中指河伯。当河伯欲再往东行时,他和主祭者握手道别,主祭者一直送他到面南的水边分手处。
(2)联系诗歌内容,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组卷:4引用:3难度:0.6
四、对点写作
-
7.屈原至死不离开楚国,司马迁对此是同情和肯定的,但“评议”说屈原完全可以“以彼其材,游诸侯”,如此,“何国不容”,屈原又何必“自令若是”。你怎么看待司马迁这种矛盾的说法?请写一段简短的文字谈谈你的看法。300字左右。
组卷:3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