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上册《3.4 动物的行为》2016年同步练习卷(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稠州中学)
发布:2024/12/22 9:30:2
一、选择题
-
1.科学家珍妮•古多尔在深入坦桑尼亚国家公园长期从事野生黑猩猩行为特征的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组卷:51引用:34难度:0.9 -
2.刚出生的小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么大,眼睛还睁不开。它出生时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本能爬向母袋鼠的尾尖,再从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小袋鼠的这种行为是属于( )
组卷:100引用:14难度:0.9 -
3.哺乳动物的学习行为比两栖动物更复杂和高等,这有利于( )
组卷:41引用:45难度:0.7 -
4.如图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相同点。下列哪一项可以写在阴影部分( )
组卷:477引用:245难度:0.9 -
5.“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能利用“行为语言”传递信息。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动物传递信息的“行为语言”( )
组卷:65引用:73难度:0.9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0分)
-
16.经常熬夜会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生物钟”紊乱的人记忆力是否会下降呢?带着这个问题,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探究:
①将32只健康老鼠(年龄、大小等条件均相似)随机平均分成两组,饲养在两个相同的鼠笼中,分别标上A组、B组。
②利用遮光布和灯光等方法打乱A组老鼠的“生物钟”,B组老鼠保持自然昼夜节律不变。保持其它条件都相同进行饲养。
③饲养四个星期后,让A、B两组老鼠走同一迷宫,记录老鼠从入口到达出口所用的时间。5小时后让A、B两组老鼠第二次走原来的迷宫。获得数据如表:老鼠走迷宫所用平均时间(秒) 组别 第一次 第二次 A 90.22 83.53 B 32.40 20.25
(2)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
(3)受该实验的启发,请你对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出一条建议:组卷:62引用:7难度:0.5 -
17.在动物行为研究时,常用到“迷宫实验”。如果人走迷宫,可以在正确路口做标志,以便下次走得更快些。那么小白鼠会怎样呢?
组别 号别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实验组 1号鼠 69 43 12 25 17 2号鼠 87 49 58 46 41 3号鼠 53 39 15 32 14 对照组 4号鼠 92 32 38 13 19 5号鼠 60 41 37 66 33 6号鼠 63 19 13 30 12
(2)探究过程:①设计如图所示迷宫。 ②将小白鼠分组编号,实验组正确路口放置彩色纸,对照组不放彩色纸。 ③将小白鼠逐一放入起点 A,并记录其到达终点 B 的时间。 ④把数据逐一记人表格(单位:秒)。
(3)结论 1:小白鼠组卷:93引用:8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