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八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8/7 8:0:9
一、基础知识综合(20分)
-
1.为更好地迎接亚运,班级组织开展亚运宣传活动。请参考“资料夹”中的资料,一起完成下面的活动。
(1)杭州亚运以“绿色、智能、节俭、文明”为办赛理念,资料夹中的三则材料分别属于哪种理念?请选出合适的选项。
①资料一
②资料二
③资料三
A.绿色
B.智能
C.节俭
D.文明
(2)请结合资料一用简洁的语言向外国游客推荐“亚运一站通”服务平台。
(3)有同学对亚运吉祥物的包装有些简陋不太理解,结合资料夹向他说明吉祥物设计理念。
(4)资料夹中的三则材料均使用大量数据,这对你的阅读有帮助吗?试举一例作简要说明。
(5)以下是迎亚运宣传标语征集活动,请你参与同学的讨论。
我:可以啊,比如“壤”、可以组词为“土壤”:又如“①
我:好的,我的标语是“③
我:示例中的“共建文明城市 共襄亚运盛会”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不过我不太理解“襄”字的意思,你知道吗?
同学:我查阅了《古代汉语词典》,“襄”的意思主要有“①除去,扫除;②举,昂;③成就,完成;④驾车的马”这几个意思,你觉得哪个意思更合适?
我:那应该是“④资料夹 资料一: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衣食住行皆无忧,“亚运一站通”是最贴心的出行管家
ㅤㅤ无论你是杭州本地人,还是来自其他城市,如果能有一个平台包容整合了亚运资讯、票务、室内导航、场馆预约、亚运公益、美食、住宿、出行、运动、景点、行程定制等多个服务内容,无疑将是杭州亚运会期间最贴心的出行管家。而“亚运一站通”平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这也是国际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史上首个一站式数字观赛服务平台。
ㅤㅤ据悉,目前该平台包含了18个服务功能场景,相继推出了“知识通、美食通、出行通和国际通”等对应板块,届时将为观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该平台还推出“跑向2022,争当亚运火炬手”12个城市站点,43条路线,完成21所足球梦想学校公益捐赠,推出“亚运火苗”玩法,参与人数超2900万。推出全球首款数字火炬,开售20秒即售盛,参与抢购人次超50万,所得收入全部用于关爱残疾人公益事业。此外,于9月27日正式上线的“亚运PASS”功能,针对外国友人语言不通、信息不畅、支付不便等问题,积极建设完善在线翻译、城市文化体验、处币智能支付等功能,外国友人可直接使用用户自己国家的手机号码注册支付宝用户,只需要携带手机就可以通过扫码或者出示“付款码”进行消费,无需线下换汇或申请境内银行卡。——2021年12月9日《杭州日报》资料二:
ㅤㅤ杭州亚组委坚持“能改不建、能修不换、能租不买、运营兼顾”,亚运新建场馆仅占全部的1/5,其余均为改建类场馆,其中淳安的自行车、铁人三项等5个项目全部采取临时搭建,19个亚残运会比赛场馆仅2个为专用场馆,其余17个与亚运场馆共用,31个训练场馆则全部利用现有场馆进行适当改造。
ㅤㅤ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馆经评估后,将原有电子屏设备和5000多个座椅拆卸保管,待场地改造完成后又安装回原位置再次利用;金华体育中心、上城体育中心等建造时间不长的体育场,在改造过程中,保留了原有座椅和看台太阳膜,节省费用上千万元。场馆赛事器材也遵循“开发优先、补贴包干、能借不租、能租不买”的原则。
ㅤㅤ亚组委还注重“还馆于民”,让老百姓共享亚运红利。亚运场馆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赛时和赛后功能需求。目前,56个竞赛场馆确定运营单位的比例达85%,较好避免了赛后搁置浪费情况的出现。——2022年4月1日“浙江新闻客户端”资料三: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低碳吉祥物的“奥妙”
ㅤㅤ随着杭州亚运会临近,亚运吉祥物的生产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在杭州一家亚运会特许生产企业车间里,工人们正赶制着一个个低碳版亚运吉祥物。
ㅤㅤ杭州亚运会的低碳版吉祥物,在面料上采用数码印花工艺的绿色生产方式,不产生废水废气废浆,相较于传统印花工艺更节能环保。在裁剪上采用手工+电剪刀裁剪,代替传统激光裁剪,不产生烟雾。在包装上去掉一些非必要的纸盒外包装,只保留三小只组合形象吊卡。其生产企业在用电上也同时采用光伏用电,在屋顶铺建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每年将产生约30万度绿色电力,节约标准煤碳约88吨,减少碳排放约220吨,相当于种植了1.2万棵树。据介绍,相较于标准吉祥物,每购买一个低碳吉祥物,都将为地球减排1500g二氧化碳,相当于夜晚关灯6小时或者步行替代坐车5公里。——2023年4月17日“中国新闻网”组卷:11引用:1难度:0.5
三、文言文阅读(32分)
-
3.阅读下面材料,探究兰花的内涵。
(一) 我们来看一幅很特别的画。
“啊,这有什么好看的!”你会不会有这样的感受?其实,和你有同感的人挺多的。
不过,这幅简略到“草率”的《墨兰图》,其实蕴含着浓重的情感。它的作者郑思肖(1241——1318年)是一位个性极强的画家。
这株墨兰是没有根的。或者说,它的根部没有土地,看起来,它像是生长在空中。这要从郑思肖所处的时代说起。郑思肖经历了从宋到元的改朝换代。他的人生也因而分为两段,前半段是在南宋,在他年近四十岁时,南宋灭亡了,后半段是在元朝,直到七十八岁去世。
对他来说,南宋就是他深深扎根的故土。人近中年而故土被夺,郑思肖十分悲痛。有人问他为什么画兰不再画土与根了,他就说:“土地被外人夺去了,你还不知道吗?”
对此,我们不难理解,这株无根的墨兰正是他的心情、感受、处境的写照。同时,也是他那个时代无数宋朝遗民心境的代表。
除了画兰,他还做了很多事以表示不忘故国。比如,把名字改成了“思肖”,因为“赵”是宋的国姓,繁体“趋”字是由“走”和“肖”构成的。不光改名,他平时无论坐卧,都不面朝北,因为南宋是被来自北方的元军所灭,元朝统治者在北方。“坐必南向”,表示心系故国南宋,所以他还有个号叫“所南”。宋亡后的那些年,每逢祭祀的日子,他就到野外去,一个人大哭一通,朝南叩拜。随着时间的流逝,理解他的人越来越少,或者说,被时间抹平伤痛的人越来越多了。可是他的感情依然强烈,他的做法依然执拗。只要听到有人说北方话,他就会把耳朵捂住,赶紧跑开。人们知道他性情孤僻,不易相处,也不介意他。
梅应发是宋理宗时候的进士,入元后放弃做官,所以郑思肖肯来他家,而明本禅师受到蒙古贵族乃至元朝皇帝的尊崇,因此被郑思肖拒绝。被郑思肖拒绝的人里,还有著名书画家赵孟頫。赵孟頫出身于宋朝宗室却入元朝为官,郑思肖对此很是厌恶,于是和他绝交了。后来,赵孟頫多次前来问候郑思肖,始终都没再见到,无奈地“叹息而去”。
郑思肖这株无根之兰,以超乎寻常的倔强,守护了他的精神之根,也留给了后人无尽的叹息。
(二)书幽芳亭记【宋】黄庭坚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丈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三)兰之味【清】张大复 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氤氲②无所,故称瑞③耳。体兼彩,而不极④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⑤,不可得而疏者耶?
注释①楚之逐臣:指屈原。②氤氲(yun):弥漫、气盛的样子。③瑞:吉祥,好预兆。④极:意思同“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的“极”。⑤亲:过分亲近。
【读懂文言】
(1)结合字形和上下文,推测加点词的意思。
①“蔼”(“艹”字头,本义与草木有关),从“在室满室,在堂满堂”可以推测“其香蔼然”的“蔼”意思是
②“逼”(“辶”字底,形声字),从“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可以推测“非可逼而取也”的“逼”意思是
(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士之才德盖一国 铺天盖地 B.平居与萧艾不殊 殊死一搏 C.而名之不可 名列前茅 D.莫能肖也 惟妙惟肖
【画文关联】
(4)文一说郑思肖是位个性极强的画家,他的个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5)文二和文三中哪句话最适合形容郑思肖,请摘录下来,并说明理由。
(6)阅读《墨兰图》中的题诗,郑思肖在诗中寄托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向来俯首问羲皇①,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注】①羲皇:指伏羲,太古之人,代指墨兰。后面的“汝”也是指墨兰。
【拓展研读】
(7)梅、兰都是花中的四君子,也是咏物诗文和艺人字画中常见的题材。它们所寄托的精神品格是否相同?请你先默写与梅相关的古诗句(须连续的两句),再结合诗句内容和选文片段,谈谈你的观点。组卷:18引用:1难度:0.5
四、写作(40分)
-
4.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写作任务。
朱光潜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说“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苏菲的世界》作者乔斯坦•贾德认为认识世界首要条件就是“保有好奇心”;保尔•柯察金用钢铁般的意志,面对这个火热的世界;孙少安、孙少平在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世界里面对种种苦难与磨砺,而罗曼•罗兰笔下三位英雄也同样面对着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面对这个相同又不同的世界,你有怎样的感受与思考?你可以选择以上一部或多部名著,结合阅读感受谈谈你的看法;也可以以“这样的世界”为话题为国旗下讲话准备一篇演讲稿。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无论是读后感还是演讲稿,都要至少包含一部名著;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组卷:5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