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高州一中附属实验中学七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5月份)
发布:2024/6/30 8:0:9
一、积累运用(30分)
-
1.默写古诗文。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
(3)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5)
(6)王老师去年已经退休了,但她仍然关心学校发展,经常回学校看望孩子们。王老师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印证了龚自珍《己亥杂诗》所写的诗句:
(7)放学后,几个同学聚在教室里探讨一道数学题,刚开始找不到解题的方法,后来李明同学提醒了一下,我恍然大悟,这真是“组卷:4引用:1难度:0.5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tuō tà
(2)那时就极严重地jié wèn
(3)土石榴树下两个男孩在采集露珠,难道这是传说中的xiān lù qióng jiāng
(4)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è ér bù shě组卷:1引用:1难度:0.8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8
二、阅读(40分)
-
8.阅读《笔墨童年》回答下列各题。
①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
②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笔墨有关。
③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就在这样的日子,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
④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砚石上舔来舔去,准备答卷。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远的山村。
⑤磨墨要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要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了冰,才抖抖索索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考试到一半,如果砚台结冰了,怎么办?
⑥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从棉衣襟下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说:“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
⑦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
⑧其实岂止是李白。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已经在蘸酒写字了,领头那个人叫王羲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集序》。
⑨我上小学时只有四岁,自然成了老师们的重点保护对象。上课时都用毛笔记录,我太小了,弄得两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脸上。因此,每次下课,老师就会快速抱起我,冲到校门口的小河边,把我的脸和手都洗干净,然后,再快速抱着我回到座位,让下一节课的老师看着舒服一点。但是,下一节课的老师又会重复做这样的事。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
⑩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法”,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这个误会,倒是不错。
⑪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毕竟是王阳明、黄宗羲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门边上,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敬惜字纸。”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下去,有时有一朵小火,有时没有火,只见字纸慢慢焦黄,熔入灰烬。
⑫我听说,连土匪下山,见到路上字纸,也这样做。
⑬家乡近海,有不少渔民。哪一季节,如果发心要到远海打鱼,船主一定会步行几里地,找到一个读书人,用一篮鸡蛋、一捆鱼干,换得一叠字纸。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只有把一叠字纸压在船舱中间底部,才敢破浪远航。
⑭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
⑮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
⑯这是我的起点。
(1)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将文章所写的主要事件补充完整。
①
②老师抱我洗去墨迹。
③
④乡人敬惜字纸。
(2)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①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
②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
(3)文中“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4)读了本文,联系作者的成就,谈谈对文章结尾“这是我的起点”这句话的理解。组卷:45引用:6难度:0.3
三、作文(50分)
-
9.请以“从此,我不再 ”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①先补充题目,再写作文;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③不套作,不抄袭,不能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
④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组卷:19引用:10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