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市朝阳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18分)
-
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爱花赏花之俗由来已久。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刻有盆栽花木纹样的陶片,证明了距今7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和品鉴花卉了。中国还有专属于“花”的节日__________农历二月十二日的花朝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花朝节人们赏花、簪花、敬花神……与其他节日里花用以增添节日气氛不同,花朝节里花是主角,人们所有的活动都围绕花展开。重要的节日里赏花,平常的日子里也要赏花。饮酒观花、品茗对花、吟诗咏花……人们不仅品鉴花的姿色气味,还吟咏花的寓意内涵,从花的生长中感悟生命的律动。赏花在中国早已成为一种文化,根植在中国人的血脉里。
赏花文化发展到唐宋时期达到鼎盛。唐代,赏花品花之风在上层贵族的日常生活中盛行,并且逐渐推广到了民间。宋代,很多地方会举办赏花大会,其中以河南洛阳的牡丹花会最为著名。人们会在牡丹开放之时赶到洛阳参加牡丹花会。在花会上,为花谱曲配乐,进行“琴赏”;给花画像,进行“图赏”……这些赏花活动带动了洛阳附近相关产业的发展,赏花文化催生了赏花经济。时至今日,洛阳这座文化古城,依然延续着举办牡丹花会的传统。洛阳人学习和传承赏花文化,让传统的赏花文化在今天依然能展现独特的文化魅力,使“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的牡丹花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依然是推动洛阳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历史上,赏花胜地多在江南和中原地区,如今北方地区的很多省市也开始大力开发花卉资源,推广赏花文化,发展赏花经济。今年春天,相关网站早早公布了“北京景区赏花时间表”(见附录),北京的各赏花地也早早做好准备,静待赏花客的到来。地处我国最北端的黑龙江也依据城镇花卉资源推出众多赏花活动,如每年五月举行的哈尔滨丁香节、鸡西杏花节、伊春杜鹃花节等。赏花季来临,祖国处处繁花似锦,真如古人所说:“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附录:2023年北京景区赏花时间表(部分)景区 花卉品种 赏花时间 卧佛寺、红螺寺、香山公园 梅花 2月底—4月 大兴庞各庄梨花庄园 梨花 3月 玉渊潭公园、北京植物园 樱花 3月中旬—4月中旬 颐和园、大觉寺 玉兰 3月末—4月上旬 响水湖 杏花 4月 元大都遗址公园、北海公园 海棠 4月初—4月中旬 潭柘寺 桃花 4月—5月
进入二月,神州大地春意渐浓,百花竟放,人们纷纷迈出家门,开启踏青赏花之旅,各赏花胜地也在发展赏花经济上做足了文章。
金色油菜花海,花浪翻涌,蜂鸣蝶舞,赏花客纷至沓来,这是近年来福建建宁县每到二月都会出现的景象。2021年以来,农业大县建宁县围绕“赏花游”着力建设休闲观光果园、休闲垂钓渔场、特色村落、精品民宿等,以赏花串联起乡村各种特色旅游项目,延长了赏花经济的产业链条,丰富了文旅业态,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原来只能作为农作物的油菜花,如今成了建宁发展赏花经济的主要资源。赏花,不仅给建宁带来了“人气”,还给当地农民带来了“财气”。赏花经济孕育动力、展现活力,成为建宁乡村振兴的新抓手、致富增收的新路径。
无锡拈花湾的近千株早樱、晚樱和吉野樱在三月竞相开放,配上当地唐宋风格的建筑,让拈花湾呈现一派唯美浪漫之景,令游客心旷神怡。2022年元宵节,拈花湾曾凭借一段“打开元宇宙传送门”的视频在各大社交平台走红。尝到了元宇宙“甜头”的拈花湾,在今年赏花季顺势而为,运用AR、MR技术让游客体验“沉浸式”赏樱,真实的花卉与科技手段相结合,为游客开启了虚实相生的奇妙赏花之旅。
相比油菜花和樱花,桃花在我国分布更为广泛。花开时节,大江南北处处都有桃花的身影。然而,每年桃花盛开之时,依然会有很多游客不远千里,长途跋涉,只为去西藏林芝看桃花。为什么要去林芝看桃花?林芝的做法给了我们答案。每到三四月份,林芝都会根据桃花盛开的花期举办盛大的桃花节,每年桃花节都会有主题不同的文化活动。今年林芝就根据“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历史传说,为桃花节定制了独具特色的舞台剧。除此之外,林芝在设计赏花路线时将当地的山水融入其中,开发了“南峰徒步线路”。在这条全长4.2千米的徒步赏花线路上,人们能看到雅鲁藏布江S型拐弯,还能近距离欣赏被称为“西藏众山之父”的南迦巴瓦峰。赏花路上,灿如烟霞的桃花,壮丽圣洁的山水,都让游客沉醉。
这个春天,让我们走进春光里,赏花品花,借花事聚人气,集财气,升腾烟火气。
(两则材料取材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众多节日中只有花朝节的活动是以花为核心的。
B.人们饮酒观花、吟诗咏花可称之为“酒赏”和“诗赏”。
C.赏花时人们可以从花的盛放与凋零中获得生命感悟。
D.如今,我国北方赏花胜地的数量已超过江南。
(2)下列诗句中写到的花开时间,与材料一表格中的信息相符的一项是
A.梅花不肯傍春光,自向深冬著艳阳。
B.北山梨花千树栽,年年清明花正开。
C.秋风里许杏花开,杏树傍边醉客来。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香花是哈尔滨较有特色、可以大力开发的花卉资源。
B.福建建宁县从传统农业资源中挖掘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C.独特的建筑让人到拈花湾时仿佛进入网络虚拟世界。
D.伊春和林芝在开展赏花活动时都会考虑到花期因素。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的赏花行为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
B.唐代社会,赏花品花活动已经相当普遍。
C.我国的樱花、油菜花都没有桃花分布广泛。
D.材料二介绍了各赏花胜地的历史与现状。
(5)某地发展赏花经济,可从以上材料中获得哪些经验?请简要概括。组卷:17引用:3难度:0.5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艺之兴也,其由民心之有智乎?造艺者,将以有理乎民。生而心知物,知物而欲作,欲作而事繁,事繁而莫之能理也。故圣人因智以造艺,因艺以立事,二者近在乎身,而远在乎物。艺者,所以旌智饰能、统事御群也,圣人之所不能已也。艺者,以事成德者也;德者,以道率身者也。艺者,德之枝叶也;德者,人之根干也。斯二物者,不偏行,不独立。木无枝叶则不能丰其根干,故谓之疱;人无艺则不能成其德,故谓之野。若欲为夫君子,必兼之乎。
先王之欲人之为君子也,故立保氏【1】掌教六艺,一曰礼,二曰乐,三曰射,四曰御,五曰书,六曰数。教六仪,一曰祭祀之容,二曰宾客之容,三曰朝廷之容,四曰丧纪之容,五曰军旅之容,六曰车马之容。大胥掌学士之版,春入学,舍采【2】,合万舞,秋班学,合声,讽诵讲习,不懈于时。故《诗》曰:“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美育群材,其犹人之于艺乎?既修其质,且加其文,文质著然后体全,体全然后可登乎清庙,而可羞乎王公。故君子非仁不立,非义不行,非艺不治,非容不庄,四者无愆,而圣贤之器就矣。《易》曰:“富有之谓大业。”其斯之谓欤?君子者,表里称而本末度者也。故言貌称乎心志,艺能度乎德行,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纯粹内实,光辉外著。孔子曰:“君子耻有其服而无其容,耻有其容而无其辞,耻有其辞而无其行。”故宝玉之山土木必润,盛德之士文艺必众。
孔子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存乎六艺者,著其末节也。夫陈笏豆、置尊俎、执羽篱、击钟磬、升降趋翔、屈伸俯仰之数也,非礼乐之本也。礼乐之本也者,其德音乎?《诗》云:“我有嘉宾,德音孔昭。示民不佻,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宴以敖。”此礼乐之所贵也。故恭恪廉让,艺之情也;中和平直,艺之实也;齐敏不匮,艺之华也;威仪孔时,艺之饰也。通乎群艺之情实者,可与论道;识乎群艺之华饰者,可与讲事。事者,有司之职也;道者,君子之业也。君子兼之,则贵也。艺者,心之使也,仁之声也,义之象也。故礼以考敬,乐以敦爱,射以平志,御以和心,书以缀事,数以理烦。敬考则民不慢,爱敦则群生悦,志平则怨尤亡,心和则离德睦,事缀则法戒明,烦理则物不悖。六者虽殊,其致一也。其道则君子专之,其事则有司共之,此艺之大体也。
(取材于徐干《中论》)注释:【1】保氏;古代以礼义匡正君王、教育贵族子弟的官员。【2】舍采:古代学子入学时祭祀先圣先师的仪式。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圣人之所不能已也 已:完成 B.文质著然后体全 著:显著 C.而可羞乎王公 羞:推荐 D.四者无愆 愆:过失 A.知物而欲作 耻尤其容而无其辞 B.事繁而莫之能理也 盛德之士文艺必众 C.木无枝叶则不能丰其根干 爱敦则群生悦 D.其斯之谓欤 其致一也
A.文章首段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阐明了“艺”与“德”的关系。
B.“六艺”之学内容丰富,古代君主会设立专门的官员来教授。
C.作者认为礼器设置、舞蹈动作等都不属于“艺”的范畴。
D.文章多处引用典籍、名人名言,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4)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识乎群艺之华饰者,可与讲事。
(5)君子为何要学“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组卷:35引用:1难度:0.6
三、古诗词赏析(30分)
-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海棠歌
陆游
我初入蜀鬓未霜,南充樊亭①看海棠。
当时已谓目未睹,岂知更有碧鸡坊。
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猩猩血。
蜀姬艳妆肯让人,花前顿觉无颜色。
扁舟东下八千里,桃李真成仆奴尔。
若使海棠根可移,扬州芍药应羞死。
风雨春残杜鹃哭,夜夜寒衾梦还蜀。
何从乞得不死方,更看千年未为足。
注释:①南充樊亭:与下文中的“碧鸡坊”均为四川地名。
(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开篇从诗人初到蜀地赏海棠写起。
B.“蜀姬”句写出蜀地女子的美艳和谦逊。
C.“扁舟”两句写诗人远离桃李之乡来到蜀地。
D.结尾表达了诗人追求永生、千古留名的理想。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中的“杜鹃”与《琵琶行》中的“杜鹃”都蕴含哀情。
B.本诗抒发的情感与《临安春雨初霁》的惆怅徘徊有所不同。
C.本诗与《梦游天姥吟留别》都描绘了奇幻璀璨的梦中景象。
D.本诗十六句,层次清晰,体现出诗歌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
(3)本诗歌咏海棠,多从侧面展开。请结合全诗赏析这样写的艺术效果。组卷:92引用:5难度:0.5 -
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论语》中曾子说:“
(2)《劝学》中“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3)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以盘庚之例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决心:“
(4)当你登临送目,感叹祖国河山壮美、英雄辈出时,可借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组卷:29引用:1难度:0.8
七、作文(50分)任选一题。
-
11.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宋代思想家张载曾说:“人多是耻于问人。假使今日问于人,明日胜于人,有何不可?”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今日问于人,明日胜于人”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组卷:31引用:3难度:0.5 -
12.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太阳普照万物,月亮照亮行人的路,灯塔指引航船前行的方向……人发一点光,也能照亮一段路。
请以“发一点光,照一段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组卷:16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