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口岸中学高二(上)第二次质检语文试卷
发布:2025/1/8 0:0:2
一、现代文阅读(32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目前仅次于美国,拥有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占全球票房的比重为13%,2005年到2014年,中国电影票房增长平均每年为30%以上,2014年票房实现近300亿元,比2013年增长36%;截至今年4月,每天新增27.8块电影放映银幕。与此同时,中国电影市场潜力仍旧巨大。法国中国电影节中方主席、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殷福说,法国平均每人每年观看3部电影,而中国的这一数字仅为0.6。
无论是追求艺术、启用国际化宣传方式还是直接体现其文化产品属性,中国电影迈向国际影坛的脚步从未停歇过,虽然无论在艺术成就还是电影票房领域都在国际上有所收获,但中国电影作为一个整体产业,“走出去”仍处在初级阶段。
日前在法国启动的中国电影节吸引了一大批爱好中国电影的观众走进影院,不少法国影迷表示,他们喜欢看中国电影,但在法国很难看到各种类型的中国电影。近年来,中国电影真正走上法国院线的数量屈指可数,《神探软仁杰》《桃姐》《赤壁》是中国电影的杰出作品,在法国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却也只是中国电影产业的小小零头。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8月《中国电影国际化:挑战与机遇并存》)材料二:
在美国“文化之旅”网站,有一篇文章《去中国旅游前必看的8部电影》,列举了如《霸王别姬》《饮食男女》《十七岁的单车》《图雅的婚事》等影片。文章写道:“镜头追随着这个国家,见证了她的斗争、胜利,见证了她的变迁、发展。在去中国之前,有必要看一下这8部电影,与这个国家的多面性、文化的复杂性、独特的幽默感、悲剧、爱情和美,做一个亲密的、内部的接触。”
影视,从来不只是影视制作者和爱好者的事,它作为一个国家、一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交流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中国影视走向世界,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曾经,中国的影视作品主要输入到第三世界,比如东南亚、非洲、拉美和东欧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末,中国影片逐渐成为世界各大电影节的常客,中国电视节目也大量出口到更多、更远的地方,也正是这一时期,中国电视剧制作史上诸多经典之作诞生了。欧美国家对中国影视的认知急速提升。在美国著名电影评分网站IMDB的“一生必看百部影片:现代经典篇”榜单上,有多达7部中国电影上榜,且题材多样,包括《辣手神探》《超级警察》《卧虎藏龙》《大红灯笼高高挂》《重庆森林》《一一》《花样年华》,当然,真正与国际接轨的时代,始于21世纪初,中国电影、电视业与国际发行体系衔接,而流媒体的兴起更使得中国电视节目可以在第一时间为海外观众接触到。不过,中国影视剧的海外热播,目前仍然以流行网剧为主,这自然和中国网络文学与网剧的双生花墙内墙外同时绽放有关。
中国影视的国际化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一方面,我们的许多新鲜影视几乎能同步地为海外所知,并且往往能够引起较大反响——如《人民的名义》《长安十二时辰》等。但另一方面,推往海外的作品,经典篇目却不够多,而许多今日在国内已经“封神”的作品,海外却并不知情,即便有感兴趣的观众去寻找,也难觅踪影。显然,很有必要对经典影视的修复以及国际化做更多的工作。经典中国影视走向海外,撒播“中国味道”,把中国精神渗入到好看的故事中,把好看的故事用别人懂得的语言讲出来,这些不是凭一己之力就可以达到的,需要举全国之力。今天的中国影视走出国门,也有必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继续塑造经典,一方面继续推广经典,让新酒多成佳酿,让“陈酿”为更多人品尝。
(选自“中国青年网”,2020年9月《中国影视的国际化之路》)材料三:
国产影视文化创作需要找到自己的文化特性,挖掘并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层内涵,这是其立足于国际舞台的根本。我国的影视文化创作中不乏致力于借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未激发观众情感共鸣与精神寄托的作品,但往往过于追求时效而缺乏沉心创作,在演绎方式上存在模式化倾向。新时代急需故事生动、形象鲜明、艺术效果好、视觉冲击力强的作品。如何才能在影视文化作品中体现中国独特的文化气息,增强国产影视文化作品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值得我们深思。
独特的文化气息须与意识形态密切关联,意识形态的竞争已经通过影视文化产品表露无遗。一方面,被赋予独特文化气息的国产影视作品,一定要吸引住青少年观众,因为青少年观众是当下影视文化作品消费的“生力军”。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运用影视文化推行其意识形态,对中国青年观众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因此,位于金宇塔顶端的文化艺术必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表达,以此吸引青少年的观赏兴趣。这样才能在创造相应社会经济价值的同时,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全球化本应是一个互相融合、互相取长补短的过程,但一方影视文化产品连年贸易逆差,势必对该国的文化安全产生极大威胁。一个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内在精神追求支撑着这个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涵养,这种优势必须体现到以影视文化作品为代表的一系列文化艺术创作之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播出去。中国影视文化创作必须具有独特的文化气息,才能在文化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才能在文化全球化中奉献出自己优秀的文化基因。国产影视文化创作要想拥有独特的文化气息,绝不能舍近求远、“东施效颦”,必须审视自己的文化传统,探寻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路径。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4月《在影视文化创作中大力彰显中国文化》)(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作为整体产业,中国电影的国际化仍处在初级阶段,但市场潜力巨大,走上院线的中国电影赢得了外国影迷的普遍喜爱。
B.电影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可以促进国外观众对中国的了解,直到21世纪,中国影视才真正与国际接轨并诞生一批经典作品。
C.当前中国影视走向世界的经典作品数量不多,其原因并不完全在于作品本身,中国影视的国际化需要我们在多方面共同努力。
D.我们的影视文化作品具备了独特的文化气息,就能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与精神寄托,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中国电影拥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但要“走出去”仍然充满挑战,需要打破单一的类型模式,输出更多经典的影视作品。
B.20世纪末,更多、更远的国外地区开始引进中国电视节目,因而催生了大量的电视剧经典作品,有效促进了欧美国家对中国影视的认知。
C.国产影视作品的创作不能一味追求经济价值,还应考虑如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表达,以引导青少年观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D.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中国影视国际化带来了新机遇,当下部分流行网剧在海外的热播,与现阶段我国网络文学与网剧的同时发展相关。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做法不利于国产影视作品提升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一项是
A.《我和我的家乡》通过五个故事单元,讲述发生在中国东、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家乡故事,展示脱贫攻坚成果。
B.《士兵突击》讲述农村出身的普通士兵许三多的成长历程,不抛弃、不放弃,最终成为一名出色的侦察兵。
C.《封神传奇》利用好莱坞影片的视效元素,借鉴西方魔幻风讲述东方神话故事,颠覆原著情节,呈现视觉盛宴。
D.《琅琊榜》把中国士大夫文化用视觉化的语言展现在观众面前,在虚拟的历史中纵横驰骋却又不失历史的厚重。
(4)根据材料相关内容,概括我国影视文化作品如何在意识形态的较量中发挥积极作用。
(5)上述三则材料内容都与中国影视的国际化相关,但侧重点却有所不同,请根据材料,概括其各自的侧重点。组卷:6引用:4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3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花谢花开
曲丽娜 三楼女人把花搬出来的那天,很多人都看到了。
那些花一溜摆放在她的窗台下,枯的枯,萎的萎,像打了一场败仗。
哟,咋把花养成这样?
可惜了这些花草了。
连浇点水的工夫都没有吗?
女人们杂七杂八的议论在三楼平台上流动着。嘴里说着花,眼睛瞟向三楼窗口,目光里飞出长长短短的剑。只是三楼女人并不接剑,她的身影从窗前一晃而过,女人们看到了她的好身段,婀娜有致,娉娉婷婷,就像一朵正开着的花。
窗里的花这么好看,窗外的花却这么难看,女人们觉得三楼女人是个谜。这个单元里怎么能住着一个有谜的女人呢?女人们心里极不舒坦。
再说那些花,自从被搬到窗外就成了弃花。没有人看到三楼女人浇过一次水,施过一次肥。喜欢养花的女人们手痒痒着,尤其六楼女人,心里急,真想把养花经验亲自传授给三楼女人。
下班了,六楼女人“碰巧”在楼道里撞见三楼女人。一个往上走,一个往下走。六楼女人的目光里装着一颗炽热的太阳,正想暖暖地放射光芒,三楼女人却看也不看,迅速低头而过,快得轻巧得像一阵风。关于如何养花的理论就被生生挤回了六楼女人的肚子里。
她是冰女人。她是有秘密的冰女人。女人们在三楼大平台聊天时都这么说。
咱们得找出线头,一抖,秘密就暴露出来了,哈哈,看她还怎么清高!
女人们越交流越开心,似乎已经轻轻松松打败了三楼女人,让她驯服地和她们站在了一起。
女人们开始寻找那个线头。她们的目光从三楼女人半枯半萎的花,爬向她家的窗口,又从窗口滑向半枯半萎的花,往返数次,细细地过着筛子,却总是徒劳而返。窗口静悄悄的,女人的身影极少出现,不知道她在屋里忙些什么,倒是那些花,半死不活的,女人们看一次,眼睛就被刺痛一次。
还是六楼女人没忍住,这些花就这么死掉怪可惜的。她说。嗯,养花能比生孩子还难吗?女人们附和着,一时忘了探寻秘密的事,都认为救活这些花才是当务之急。
六楼女人从家里提了一桶水,五楼女人带来了剪刀,四楼的拿了一袋养花的肥料,她们在三楼女人的窗外忙活起来。
六楼女人又在楼道里碰到三楼女人,这一次的确是碰巧。六楼女人刚想送出一颗太阳,想想又觉得不妥,就楞楞地看了一眼三楼女人,脸上的表情似笑非笑。
三楼女人却一改往日的冰冷,唇角翘了起来,报以微微一笑。不等女人反应过来,三楼女人便低头轻巧而过。
六楼女人迫不及待跟其他女人分享了这次经历。没想到五楼女人也说,三楼女人跟她点头微笑了。四楼女人也说,冰女人的确比以前温和一些了。
看来,三楼女人并非不好接近。既然有机会说话,那么她的秘密很快就会像风一样流散开来。她将要成为这个单元普普通通女人中的一个了。
想到这些,女人们不觉又兴奋起来,那些花草就在女人们手底下愈加焕发出生机。其实养花跟寻找秘密一样,都需要足够的耐心与热情。女人们凭着这股耐心与热情,逐渐忘记了花的归属。谁有空了谁去浇点水,谁不忙了谁去修剪一通枝桠。十几盆花逐渐枝繁叶茂,有了小花园的蓬勃气象。
三楼女人的身影偶尔从窗前闪过,女人们抬头时,目光碰撞,浇花的带着诧异与探寻,看花的带着感激与欣喜。刹那间,两股目光交互缠绕,窗里窗外的女人都不约而同地抿嘴而笑。
三楼女人竟也到平台上散步了。六楼女人的孩子在练习跳舞,老师新教的一个舞蹈动作,她练习了很多遍还是跳不好。有些急了,小脸累得通红。三楼女人走到女孩身边,对她说,我做给你看。
女人们吃惊地看着三楼女人,她就像一只天鹅,舒展着柔软的腰身在平台上缓缓起舞,高洁,美丽。女孩看明白了,女孩也扭着腰肢翩翩起舞,像一只轻盈的小蝴蝶。
有人听到三楼女人转身回楼时,跟身边的男人低语:要是咱们女儿还在,如今也这么大了。
女人们如梦初醒。
她们忽然对探听秘密失去了兴趣,却越发爱上三楼女人窗外的花草。甚至还从家里搬了些来,反正一盆也是养,十盆也是养。
那天清晨,不知谁在窗外惊呼,快看,满天星开花了。
一时间许多窗户里探出了女人的面孔,被花花绿绿的衣服映衬着,如同窗外的花一样好看。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以枯萎的花制造悬念,着力描写女人们的议论,并把她们眼中的怨怒比作利剑,来展现对三楼女人的不满。
B.小说情节有前后抑扬的变化,尽管作者极力描写众人对三楼女人的帮助,但仍难以掩饰女人们人性中低俗的一面。
C.小说中三楼女人低声对丈夫说起自己女儿的事,直接为开头释悬,让读者立刻明白那些花遭弃枯萎的原因。
D.小说选择把一幢居民楼作为故事发生的环境,空间不大,更容易展开故事叙述,安排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2)小说围绕三楼女人和六楼女人,在情节上多有呼应,请找出呼应情节并分析其作用。
(3)小说结尾别有韵味,请作简要赏析。组卷:7引用:5难度:0.6
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㈠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4分)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乃髠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乘轺车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汝阴侯滕公乃许曰:“诺。”待间,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吕后。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于胡,陈胜等起,于今创痍未瘳,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布辞之官。
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季布果大怒。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
(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
B.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
C.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
D.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髡钳,古代惩治罪犯的刑罚名。剃去头发称髡,以铁圈束颈为钳。
B.褐衣,用葛、兽毛等织就的粗布制成的衣物,也指身份卑贱的人。
C.御史大夫,官名,执掌刑狱案件审理,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
D.股肱,指大腿和胳膊。股肱郡,借指起拱卫京师作用的战略要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布骁勇善战,深受重用。作为项籍部将,他曾屡次陷汉王于困境;被赦后,他先后出任郎中、中郎将、河东守。
B.季布能屈能伸,忍辱求生。项羽灭亡后,为躲避高祖重金追捕,他先后避匿濮阳周家、鲁朱家和汝阴侯滕公处。
C.季布胆识过人,敢于直谏。吕后欲报单于侮辱之仇,众将曲意附和,他却力排众议;后又当面指陈汉文帝过错。
D.季布贪慕声名,受人蛊惑。他不满曹丘为人,但当曹丘借楚谚当面奉承他并承诺为其扬名天下后,便态度大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②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③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太史公自序》)
(5)请简要概括季布认为“樊哙可斩”的理由。组卷:0引用:2难度:0.6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
-
8.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但如何解决教育功利化、短视化的问题,一直是阻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从顶层为教育事业发展设立教育评价“指挥棒”。据了解,《方案》的目标是经过5-10年努力,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履职水平明显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更加完善,引导教师潜心育人的评价制度更加健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社会选人用人方式更加科学。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组卷:1引用:3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战时候,英国士兵亨利•坦迪参加了争夺马尔宽渡口的激战。清扫战场时,一名德军伤兵一瘸一拐的进入亨利的视线,亨利的枪口对准了这名德军伤兵,而那伤兵显然也看到了亨利,他是如此的平静,似乎在等待着裁决。亨利犹豫了,此时他只有一个想法:不想射杀伤兵。最终,亨利没有扣动扳机,那名伤兵向他点了点头,慢慢消失在远方。
二战爆发,纳粹德军横扫欧洲,大量无辜百姓死亡,魔鬼的头子,就是那个曾经被亨利放过的德军伤兵,如今的德国元首希特勒。很多人开始对亨利口诛笔伐,认为正是他当初的“善心”,造成了如今的严重后果,亨利应该为此负责。亨利也备受折磨,他的后半生一直活在自责和他人的精神折磨中。
二战胜利75周年纪念活动中,有一个沙龙活动,就围绕此事展开了讨论。主办方邀请你参加研讨。请你自拟标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演讲稿,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情志。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组卷:0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