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五四学制)
发布:2024/12/3 12:30:3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ㅤㅤ)
组卷:7引用:1难度:0.8 -
2.古诗文默写。
(1)
(2)
(3)
(4)
(5)长风破浪会有时,
(6)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思念故人,又表现了世态变迁的句子是:组卷:4引用:1难度:0.5 -
3.根据语境作答。
ㅤㅤ温情,一定无法品味到冬之深韵。拒绝了冬天的严酷,也就拒绝A (铸就 造就)坚强的良机。夏日用烦躁拒绝急切的奢望,却用茂盛回报辛劳的投入,躺在明月清风中梦想金秋的B (丰富 丰硕),极有可能被夜半忽来的风雨惊个不知所措。拒绝了夏日的烦躁,也就拒绝了支撑生长的土壤。更多的时候,季节不是拒绝了我们的热情,而是我们误解了季节的沉默。
ㅤㅤ命运不会随便首肯你的选择,岁月也不肯轻易鉴定你的历程,然而,你却不能拒绝岁月的沧桑和命运的磨难。只要你不拒绝雪山的冷漠,圣洁的山中雪莲就不拒绝你美好的心愿。只要你不拒绝远方不可测的风雨,地平线就不会拒绝你痴迷的追求。只要你不拒绝小草的卑微。希望的田野就不会拒绝你质朴的恋情。只要你不拒绝一步一个脚窝的平凡,诱人的辉煌就不拒绝你放飞的渴望。
ㅤㅤ不是幸运之神不肯垂青于你,而是在不幸降临到你面前时,你拒绝了重新开始的准备。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A:
B:
(2)文中画线句属于组卷:5引用:1难度:0.5
三、现代文阅读。(29分)
-
8.议论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各题。
别让手机成为“孤独手雷”
陈 凌
①“我在看你,你却在看手机”“你介不介意把你手机粘在我额头上,这样我就当你在看着我说话得了”,微信朋友圈里,一篇反思生活被手机主宰的文章,让很多人心有感触。
②行色匆匆的社会里,相聚本已不易而短暂,却常常穿插一幕幕“低头”的场景。同学相约,隔桌相望,很多人却习惯在线沟通;朋友聚首,大家都拿起手机,忙着拍照、分享、点赞;亲人团圆,任父母坐在旁边,发微信、刷微博却成了最重要的事。于是,有人感叹,一部部原本有声有色的生活“电影”,却在上映时成了相对无言的“默剧”。有人则感慨,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面对面,你却在玩手机。
③“仿佛,能听到一种叫作‘孤独’的草木,在周围生长的声音”。低头之际,指尖的喧哗,替换了现实生活中的嘘寒问暖和温情问候,遗留给他们的,就只剩下了孤独。
④其实,孤独的又何止是亲朋父母,更包括玩手机的自己。正如一句歌词所说的:“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当很多人带着“演示焦虑”对网络上的自己进行打扮,在广阔无垠的移动互联网络中晒出自己最为看重的一面,那些飘在空中的代码和程序已然开始占据生活、影响情绪。而这,照见的正是个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有人说:“当信息所代表的和人的连接,可以暂时地屏蔽内心的孤独感,人就会对这种连接上瘾。”在这个意义上,手机正成为一种“孤独的手雷”,折射出现代人的心灵正处于孤岛之中。
⑤尽管时代的车轮在不断向前,但人们对于真实情感的沟通需求,却从未改变。从最初的呼叫转移,到语音、视频对话,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即时化、可听化、可视化交流,本是要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让感情的交流更加便捷。何以人们在先进的技术面前,反而离亲密更远、离孤独更近了呢?“低头族”埋首手机,正是“孤岛”上的人在信息的海洋中追索情感信号。然而,问题在于,线上的“键对键”,在经过了层层掩饰和精心布置之后,所要表达的感情往往盖上了面纱,真实的想法反而被深埋心中。最终,感情的沟通成了一种奢望。
⑥键对键,永远无法替代面对面。
⑦为了进行“数码排毒”,在巴西一个酒吧,设计者甚至推出了一款名为“离线酒杯”的产品,酒杯的底部只有一侧有脚,其余部分需要用手机垫着,杯子才不会倾倒。设计者希望借此让人们回归真实的交流。面对面的真情沟通,才是医治孤独最好的良药。没有这种沟通,通信技术再发达便捷,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如建沙舟之上,出现“手机多忙碌,心就多孤独”的尴尬。有了这种沟通为基础,先进的技术就会让交流更密切,让心与心贴得更近。
⑧让技术联通心灵,别让手机成为“孤独的手雷”。
(1)文章用《别让手机成为“孤独手雷”》作为标题,结合文义,说说有什么好处。
(2)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为什么“键对键,永远无法替代面对面”。
(3)选文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第⑦段列举巴西酒吧进行“数码排毒”的事例有何用意?你认为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进行数码排毒?组卷:53引用:4难度:0.5
四、作文。(50分,卷面5分)
-
9.作文。
题目:一路风雨一路歌
要求:①以“一路风雨一路歌”为题目,写一篇7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组卷:3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