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5/1/1 19:30:2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
1.名句默写。
(1)桃李不言,
(2)
(3)
(4)当窗理云鬓,
(5)雄兔脚扑朔,
(6)
(7)《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8)自古以来写黄河的诗歌不胜枚举,请你默写两句与黄河有关的古诗词:组卷:1引用:2难度:0.9 -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徜徉在语文的天地里,我们获得了许多的感悟和体验。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动于邓稼先“jū 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读臧克家的《说和做》,我们感受到闻一多先生锲而不舍的专研精神;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感受到黄河万丈狂斓的气势;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zhì痛的爱国情怀。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锲
jū
zhì
(2)文中有两个错字,请你找出并改正。组卷:12引用:1难度:0.8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66引用:1难度:0.8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48引用:1难度:0.8
二、阅读理解与鉴赏。(共45分)
-
11.阅读《解读黄河》,完成问题。
解读黄河
陈世旭 ①走向黄河,是一种战栗的敬畏。
②世界上再没有一条河如此混浊。“号为一石而六斗泥”,流域每年每平方公里有4000吨土壤被侵蚀,一年毁灭耕地550万亩,却又每年给河口输送泥沙10亿吨,净造国土几十平方公里。
③世界上再没有一条河如此桀骜不驯。河道任意摆动,宽窄差异几十里;河床或层层掀起,深揭数丈,或无限淤高,悬于城市半空;洪水决口泛滥,纵横几十万平方公里,使百万黎庶化为鱼虫,只在昼夜之间。
④黄河之于中国,是终年的哭泣流成的河。
⑤无数灾难无数忍耐无数期冀无数挫败,无数莫名的暴躁无数难以诉说的痛苦与忧烦、惊悸与困惑,一直伴着这条河在流淌。掀开阴云密布的眉睫,仰望一次次卷土重来的怒吼。北斗斟满了雷声,绿草和黄金在梦里汹涌。
⑥走向黄河,是一种惊世的悲壮。
⑦豪饮北风,伫立在高岸。倾听大漠荒原,倾听古战场铁马金戈的长啸,倾听五千年祸福相生从不静息的声威。苍凉夕阳抚摩傲岸峡谷,抚摩黄河子民青铜质地的肤色。
⑧黄河百折不回,黄河不废万古流。
⑨空中的寒星,是谁的眼睛?水面浮动神秘的灯影,地平线撤退到时间与意识的外围,万种声音在裸原的深处悄无声息。黄河钩沉,流星划过。河水击响!节拍,一种不可违背的预约。温柔与雄浑弯曲成一个民族不屈的灵魂。
⑩谁主持了秋天的全部收获?谁把千秋的史话传诸无穷的后世?黄皮肤的古老民族,站在迸溅喧嚣的激流上,站在粗粝蛮野的船歌里,站在烈烈烽火锻造的旋律中。能割舍一切,不能割舍黄河的品格。那是生命的赞歌,生命的光辉。
⑪一代代黄河人,把血脉喷涌成黄河的血脉,把骨肉凝结成黄河的骨肉。不由分说的狂飙,翻卷出无尽的悲歌。就只为多年以后,儿女们能够如此美丽地在大地上行走:纺织棉花,种植水稻,收割麦子,拉网打鱼,早晨读唐诗,黄昏背宋词,在宣纸上泼墨,在瓷器上绘画,在江南的雨巷徘徊,在塞北的草原纵马,用醇酒招待客人,用香茶浸泡温情,和美好的男子或女子相爱。有一天老死,就埋在河岸随便哪一座山峦。
⑫走向黄河,是一种庄重的礼拜。
⑬黄河引导了华夏文明的走向。黄河决定了华夏民族的性格。
⑭当北京猿人出现在周口店时,这条从世界屋脊出发的河,已经走过千里万里,奔流到海不复回。女娲泥绳,先民石器,炎帝百草,黄帝内经,秦汉长城,唐宋诗文……滚滚的波涛圣迹起伏,先哲的薪火源远流长。
⑮黄河是把西部高原到东部丘陵的无数河流连接起来的伟大生命,黄河是黄了天黄了地黄了子民肌肤的伟大圣河,黄河是一路吟唱一路滋润一路养育的伟大母亲!
⑯千百年来无数人竭尽才情地奉献给它以诗文、舞乐绘画、雕塑、建筑。它惊心动魄的急流和宽广安详的波涛,它的凶猛无忌的冲击和漫泛,它的两岸峻拔而多姿多彩的群山,堆积成山的黄土,无边无际的高原,以及同这一切相联系着的爱情和仇怨,生育与死亡,耕耘与荒芜,荣华与枯凋,收获与灾害,和平与战伐,兴盛与衰败,福祉与苦难,创造与毁灭的颂歌和叹息……所有那些肯定将永世不朽的艺术无论多么辉煌,同它比较起来,也只能是一片苍白。
⑰黄河是一个民族的象征。黄河是一个民族的史诗。黄河就是一个民族自身。它的生存、成长、繁衍、变迁,它的命运、性格、特征、精神品质,同一个民族的生存、成长、繁衍、变迁,一个民族的命运、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连接得如此紧密,互为一体。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减)(1)作者从三个方面来“解读“黄河,请按要求补充下面的表格。解读“结果” 原因 走向黄河,是一种战栗的敬畏 ① ② 倾听古战场铁马金戈的长啸,倾听五千年祸福相生从不静息的声威;黄河百折不回,黄河不废万古流 走向黄河,是一种庄重的礼拜 ③
①河道任意摆动,宽窄差异几十里;河床或层层掀起,深揭数丈,或无限淤高,悬于城市半空;洪水决口泛滥,纵横几十万平方公里,使百万黎庶化为鱼虫,只在昼夜之间。(从动词运用的角度赏析)(2分)
②黄皮肤的古老民族,站在迸溅喧嚣的激流上,站在粗粝蛮野的船歌里,站在烈烈烽火锻造的旋律中。(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3)本文描写的对象是黄河,而第⑯段写的却是“无数人竭尽才情地奉献给它以诗文、舞乐、绘画、雕塑建筑”,有什么作用?
(4)联系《黄河颂》一文中的句子,结合文意,谈谈文中的黄河蕴含着我们民族怎样的伟大精神?(3分)
(链接材料)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组卷:22引用:1难度:0.9
三、写作。(40分)
-
1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虚度光阴不是青春,惜时好学才是青春;驻足等待不是青春,昂扬前行才是青春;漠视逃避不是青春,勇于担当才是青春……灿烂的花季里,我们有多彩的故事;青春的原野上,我们一路放歌。
请以“这才是青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③不少于600字。组卷:23引用:10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