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八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50分)

  • 1.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推出专题片《边疆行》,以新闻纪实的手法,顺时针勾绘出一幅从广西到辽宁的美丽画卷。如图为我国边疆四省区,读图回答1~5题。

    记者沿我国陆上国界线展开采访活动,沿途不可能经过的国家是(  )

    组卷:4引用:0难度:0.60
  • 2.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推出专题片《边疆行》,以新闻纪实的手法,顺时针勾绘出一幅从广西到辽宁的美丽画卷。如图为我国边疆四省区,读图回答1~5题。

    四省区中,临海的省区是(  )

    组卷:2引用:0难度:0.50
  • 3.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推出专题片《边疆行》,以新闻纪实的手法,顺时针勾绘出一幅从广西到辽宁的美丽画卷。如图为我国边疆四省区,读图回答1~5题。

    四省中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分别是(  )

    组卷:3引用:0难度:0.60
  • 4.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推出专题片《边疆行》,以新闻纪实的手法,顺时针勾绘出一幅从广西到辽宁的美丽画卷。如图为我国边疆四省区,读图回答3~4题。
    电视观众对《边疆行》中的这四省区观后印象正确的是(  )

    组卷:12引用:0难度:0.50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 28.清泉奔流,南北情长。2020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周年,累计调水超394亿立方米,1.2亿人直接受益。如图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华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40%,而水资源仅占全国的6%,且降水集中于夏季,冬春降水少,春旱严重。华北地区人口众多,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量大,淡水供应紧张。
    (1)南水北调工程是把
     
    水系的水资源调到严重缺水的
     
    地区和
     
    地区。该工程可解决我国水资源
     
    分布不均的问题。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输水线是
     
    运河,东线工程自南向北经过的平原依次是
     
     
    ,沿途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3)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社会经济原因是
     
    。(各答出一点即可)
    (4)为确保清水北流,应加快长江流域的生态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重点防治
     
    ,在中、下游地区重点防治
     
    等。

    组卷:4引用:2难度:0.4
  • 29.【山河无恙复兴征程】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6月28日上午9点零8分,宣城市区正式进入高铁时代。11月28日上午11时38分,芜湖宣州机场迎来首架飞机,标志着芜湖宣州机场正式进入投产校验飞行阶段。宣城全面迈入“高铁+航空”新时代。
    材料二:2020年11月20日,在杭州都市圈第十一次市长联席会议上,杭州将安徽宣城纳入杭州都市圈合作发展协调会观察员城市名单。这意味着宣城即将成为首个被纳入三大省会都市圈(合肥、南京、杭州)范围的“跨圈”城市。
    材料三:“中国局部区域简图”。

    (1)家乡宣城属于
     
    带(填温度带名称),主要粮食作物是
     

    (2)目前,经过宣城的商合杭高铁已正式运营,意味着我市更深度的契入到长江三角洲一体化之中。图中杭州为我国
     
    工业区(填工业区名字)的城市,该工业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是
     

    A.丰富的煤、铁资源
    B.便利的交通运输
    C.雨热同期的气候
    D.肥沃的土地
    (3)从秦皇岛运输400万吨钢材到海口,应选择
     
    运输方式。
    (4)铁路线①是
     
    高铁,连接了我国京津唐工业区和
     
    工业区(填工业区名字),其纵贯东部季风区,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影响深刻,季风气候影响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组卷:6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