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2023年单元测试卷
发布:2024/9/7 3:0:8
一、选择题
-
1.春季期间,梧州市城区禁止燃放鞭炮。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
组卷:6引用:3难度:0.8 -
2.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组卷:85引用:5难度:0.6 -
3.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组卷:43引用:3难度:0.5 -
4.已知硫化氢(H2S)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3O2
2S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点燃组卷:221引用:2难度:0.5 -
5.常州的焦尾琴是四大古琴之一,面板材料取自尾部烧焦的桐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352引用:11难度:0.7
三、实验题
-
16.元旦联欢会上,化学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水能生火”的魔术(如图1所示),他将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向棉花上滴了几滴水,棉花立刻燃烧了起来。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起来呢?
【提出猜想】
a.小明认为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时放出了热量。
b.小刚根据燃烧的条件,对小明的猜想进行了补充:
【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
(1)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水滴加的速率,看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出口,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小刚的猜想
(2)实验中,还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
(3)完成了以上实验,老师介绍该反应的产物一共有两种,于是同学们又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请你回答:另一种产物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老师介绍】过氧化钠不仅可以和水反应产生氧气,也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因此,过氧化钠经常被用于潜水艇和防毒面具中提供氧气。
【补充实验】明确了以上性质,小芳同学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3)。将一团包有过氧化钠粉末的棉花塞到漏斗的管中,在漏斗下方点燃一支短蜡烛(蜡烛火焰与棉花不接触)。请你回答:棉花能燃烧,主要是因为蜡烛燃烧生成了能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的物质是
【反思与评价】通过小芳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到的一条启示是组卷:27引用:1难度:0.5
四、解答题
-
17.我国明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有利用炉甘石(主要成分是ZnCO3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主要反应原理为ZnCO3+2C
Zn+3CO↑。现用200kg炉甘石与足量碳充分反应,产生CO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高温
(1)此过程中,产生CO的质量是
(2)列式计算此炉甘石中ZnCO3的质量分数。组卷:38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