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师大附中新城中学九年级(下)期初化学试卷
发布:2025/1/5 4:0:2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
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组卷:31引用:1难度:0.8 -
2.一定质量的氮气液化成为液氮,此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
组卷:67引用:3难度:0.8 -
3.下列安全标志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
组卷:339引用:48难度:0.9 -
4.下列有关粗盐初步提纯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组卷:166引用:3难度:0.9 -
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组卷:305引用:31难度:0.7 -
6.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27引用:3难度:0.9 -
7.钛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4价,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钛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36引用:9难度:0.7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
20.图中 A~J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 H、C、O、Na、Al、S、Cl、Ca、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I 物质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B、C、D为相同类别 的化合物;B和H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98;在工业上,G广泛 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表示两端的物 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 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I
(2)写出 B→A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D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组卷:133引用:2难度:0.5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1分)
-
21.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化学反应,实验设计中常通过放大、转化等方式使化学反应现象上现出来,更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测定,实现反应过程的“可视化”。
【查阅资料】1.证明视角一:新物质生成;证明视角二:反应物消失;证明视角三:能量变化等。
2.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
【问题提出1】
怎样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1】
方案一:在NaOH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后再滴加盐酸,当观察到
方案二:在NaOH溶液滴加盐酸的过程中,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当pH<7即可确定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测得其图象如图。
①b点表示溶液中的溶质是
②强调“pH<7时”作为判断的理由是
方案三: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放热,若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将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稀NaOH溶液中,用数字仪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进行测定,得到度进行测定,得到曲线如图1.恰好中和时溶液温度达到
【拓展提升1】某同学在未测定温度的情况下,通过图2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
【问题提出2】
怎样证明NaOH溶液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2】同学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按如下四种方案实验:
A.滴加酚酞试液,若变红则说明没发生反应;
B.滴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发生了反应;
C.滴加澄清石灰水,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发生了反应;
D.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若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说明发生了反应。
①该小组同学通过讨论,一致认为哪个方案是不正确的,并说明理由
②若方案B正确,请写出此方案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探究3】兴趣小组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结果如图3、图4所示。
图3中,AB段和BC段分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图4中,DE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组卷:86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