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梳理与探究。(20分)

  • 1.中华民族是经历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班级将开展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讨论会,请你完成以下语文活动内容。
    【默读•明确内涵】
    ㅤㅤ自强不息是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是一种心无旁wù(1)、持之以恒的态度,是一种追求“日新”、不断创造的秘jué(2),更是一种至公无私、公而忘私的思想。“地势坤,君子以厚德(A.zǎi/B.zài)(3)物”,我们在发挥自强不息精神的同时,还应具备包容意识和博大胸怀,并使二者互相融合、相得益zhāng(4)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
     

    (2)
     

    (3)
     
    (填序号)
    (4)
     

    组卷:14引用:2难度:0.8
  • 2.古诗文名句填空。
    ㅤㅤ仕途坎坷,是中国许多文人无法回避的现实。
    ㅤㅤ面对贬谪,有悲痛凄楚、黯然神伤的。面对寂寥之景,刘长卿生出“寂寂江山摇落处,(1)
     
    ”的自怜之意;美味佳肴近在眼前,李白却陷入“(2)
     
    ,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惆怅迷惘;对比少年与成年的登高,辛弃疾用“(3)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来表达遍尝辛酸之后无可言说的复杂况味。
    ㅤㅤ也有遭贬谪却依旧心系百姓,豁达乐观的。韩愈不辞衰老,以“(4)
     
    ,肯将衰朽惜残年”彰显忠君之志;苏轼望月怀人,“(5)
     
     
     
    ”(《水调歌头》)展现旷达胸襟;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诗句还有“(6)
     
     
    ”。

    组卷:24引用:2难度:0.5
  • 3.围绕“自强不息”的主题讨论,班级搜集到以下三则材料。请结合课内所学,解释加点词,并判断哪一则材料不适合该主题,并说明理由。
    A.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论语•卫灵公》)
    B.古之立大事者,不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C.谢安才业自超群,误清谈助世纷。(王安石《谢安》)
    A.仁人:
     

    B.惟:
     

    C.长:
     

    我认为
     
    不适合,理由
     

    组卷:19引用:4难度:0.5

三、表达与交流。(68分)

  •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朵野花
    陈梦家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
    上帝给他的聪敏他自己知道,
    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
    ㅤㅤ诗是心灵触动的音符,是情感流动的旋律。请欣赏小诗《一朵野花》,写一段赏析文字。
    ㅤㅤ要求:至少运用两个读诗策略,不超过150字。
    【资料卡片】
    常见的读诗策略
    A.把握感情基调
    B.提炼关键词
    C.分析意象
    D.关注修辞
    E.想象画面
    F发现形式里的意味

    组卷:10引用:1难度:0.5
  •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朵野花
    陈梦家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
    上帝给他的聪敏他自己知道,
    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
    ㅤㅤ小诗《一朵野花》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呢?请你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可以阐述观点,也可以进行文学创作。
    ㅤㅤ要求:
    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②文章不少于5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组卷:14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