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北京市密云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5/1/2 20:0:3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5分)

  • 1.关于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和生物圈的作用,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组卷:427引用:27难度:0.9
  • 2.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生物圈水循环的描述错误的是(  )

    组卷:80引用:3难度:0.5
  • 3.如果树木主干上的树皮被环剥一圈,树木将会死亡,主要原因是(  )

    组卷:67引用:2难度:0.5
  • 4.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其直接原因是(  )

    组卷:17引用:1难度:0.5
  • 5.将等量的植物各部分器官放入密闭容器,24h后测出容器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如图,下列关于此实验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51引用:1难度:0.5
  • 6.京白梨是唯一冠以“京”字的北京特色果品。果实采收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出现呼吸高峰,这是果实成熟的标志。如图为不同温度条件下果实呼吸速率与贮藏时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5引用:2难度:0.5
  • 7.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比较稳定,这是(  )

    组卷:20引用:1难度:0.5
  • 8.如图是显微镜下的人血涂片,其中有吞噬细菌作用的是(  )

    组卷:15引用:1难度:0.5
  • 9.图1是心脏局部结构与主动脉弹性作用示意图,图2各类血管结构特点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50引用:1难度:0.5
  • 10.如图是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判断毛细血管的最佳方法是寻找(  )

    组卷:24引用:2难度:0.6

二、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45分)

  • 31.植物化感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向外界环境中释放有效的化合物,对自身和相邻的其他植物产生的促进或抑制作用。泡核桃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果用、油料、材用和绿化的经济林树种,开展泡核桃林下种植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1)研究表明泡核桃叶片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等化感物质(属于有机物),这些物质是其叶片
     
    作用的转化物质之一。
    (2)研究人员模拟泡核桃凋落叶片自然分解,探究泡核桃凋落叶对生菜光合作用的影响,为泡核桃林下种植提供理论依据,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组别 处理方法
    T0组 不添加泡核桃凋落叶 把等量的生菜种子种到花盆里,每组设置10个重复,共40盆,除添加泡核桃凋落叶的量不同外,其余条件
    T15组 每盆添加15克凋落叶
    T30组 每盆添加30克凋落叶
    T60组 每盆添加60克凋落叶
    ①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组。为避免产生误差,影响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把等量的种子种到花盆里,每组设置10个重复,共40盆,除添加泡核桃凋落叶的量不同外,其余条件均
     

    ②研究人员测得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
     
    组处理可显著提高生菜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可以影响的植物生理作用包括
     
    等(至少写出两种),试着分析其中一种生理作用受气孔导度影响的原因
     

    组卷:11引用:1难度:0.2
  • 32.阅读科普文,回答下列问题
    视网膜就像一架照相机里的感光底片,专门负责感光成像。当我们看东西时,物体的影像通过屈光系统,落在视网膜上。视网膜是一层透明薄膜,因脉络膜和色素上皮细胞的关系,使眼底呈均匀的橘红色。
    视网膜后极部有一直径约2mm的浅漏斗状小凹陷区,称为黄斑,这是由于该区含有丰富的叶黄素而得名。其中央有一小凹为黄斑中心凹,黄斑区无血管,有大量的视锥细胞,故它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部位(如图1所示)。
    人的眼球中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可分为两类,即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人的视网膜上共约有1.1~1.3亿个视杆细胞,有600~700万个视锥细胞。视锥细胞接受强光和色光的刺激,主要在白天或明亮处看东西以及分辨颜色时起作用;视杆细胞对弱光很敏感,但不能分辨颜色,主要在夜晚或弱光下看东西时起作用。
    有的动物只有一种感光细胞。比如蝙蝠和猫头鹰的视网膜只有视杆细胞,没有视锥细胞,所以,它们对弱光比较敏感,适于夜间活动,但不能分辨颜色。而鸡的视网膜只有视锥细胞,而没有视杆细胞,所以,鸡只能在白天活动,有色觉,但不能在夜间活动。人的视网膜既有
    视杆细胞也有视锥细胞,所以,通过暗适应和明适应,白天和月光下都可以看见物体。
    视锥细胞主要有三种,它们是感红视锥细胞、感绿视锥细胞和感蓝视锥细胞,这三种细胞能分别接受红、绿、蓝三种基本光线的刺激,然后人体经过一系列的生理活动,产生不同的色觉。
    视杆细胞中含有一种叫做视紫红质的物质。视网膜对光的敏感性与视紫红质的数量有关。在强光下,视紫红质分解,数量减少,视网膜对光的敏感性就降低;在弱光下或黑暗环境中,视紫红质合成,数量增多,视网膜对光的敏感性就加强。视紫红质的形成与维生素A有关,当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视紫红质的形成就会出现障碍,从而出现夜盲症。
    (1)如图2所示,视网膜主要由
     
    组织构成。
    (2)“红灯停,绿灯行”是文明交通的基本准则。当我们走到路口,如果红灯亮起,此时能够感受红光刺激的是视网膜上的
     
    (填细胞的具体名称)细胞,如图3所示,该细胞感受红光刺激后产生兴奋,然后经
     
    将兴奋之传导至[A]
     
    形成视觉,这时我们就会在斑马线前停下脚步,等候红灯变成绿灯时再通行。
    (3)小明的奶奶近期患上了夜盲症,在傍晚或弱光下看不清东西。根据资料推测,这可能是由于细胞中
     
    合成不足引起的;除药物治疗外,我们可以建议她通过食物补充
     
    来缓解症状。
    (4)根据文中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的视网膜上对光敏感的细胞包括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b.蝙蝠和猫头鹰适于夜间活动,是因为它们的视网膜只有视杆细胞
    c.鸡的视网膜只有视锥细胞,所以鸡只能在白天活动

    组卷:52引用:1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