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氾水中学七年级(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11/9 15:30:2

一、积累运用(10分)

  • 1.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已于去年6月16日正式开馆,红红今年终于有机会去游玩一番,在此之前她阅读了大运河博物馆的相关简介,阅读完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位于大运河畔三湾风景区内,它的外部轮kuò酷似一艘扬帆起航的大船。博物馆以大运河的发展和变迁为时间轴,从春秋时期的杭州运河开始,到隋唐运河,再到元明清的京杭运河,全面反映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展馆内不仅采用了图文并茂的展牌、实物场景、模型和实物,更采用高科技的展示手段让千年古运河发了青春的活力。在全数字化的立体环幕渲染下,参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舟行水上,入洞穿桥,和迎面而来的舟擦身而过;两岸垂柳依依,店招林立,街肆通明,叫卖声、洗衣声、喧闹声,浓郁的生活气息带来犹如穿越的奇妙体验。船身轻摇,远山如黛,大运河的水墨画卷将运河两岸人民的恬淡生活呈现得①_______。
          ②博物馆在设计时考虑到了不同参观人群和各年龄段参观者的需求。这里将会成为人们感受自然美景,获得历史变迁的感悟,了解运河文化,充实闲xiá时光的绝好去处。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轮kuò
     

    闲xiá
     

     

     

    (2)横线①处填入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绘声绘色
    B.家喻户晓
    C.淋漓尽致
    D.轰轰烈烈
    (3)下列对语段中的词句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两岸垂柳依依,店招林立,街肆通明,叫卖声、洗衣声、喧闹声,浓郁的生活气息带来犹如穿越的奇妙体验。
    解说: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
    B.图文并茂   入洞穿桥   垂柳依依   水墨画卷
    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C.起航大船    发展变迁    置身运河之上    好去处
    解说:加点的词语在各自语境中依次是助词、连词、介词、副词。
    D.这里将会成为人们感受自然美景,获得历史变迁的感悟,了解运河文化,充实闲xiá时光的绝好去处。
    解说:这句话表达通顺流畅,做到了文从字顺。
    (4)横线②处的语句不符合语言简明的要求,请写出修改意见。

    组卷:10引用:1难度:0.5

二、重温书本(3分)

  • 2.红红对本学期的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进行了梳理,其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5

三、默写。

  • 3.登高望远自有千番思绪,或是感叹宇宙永恒但自己的生命短暂,正如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所说:“念天地之悠悠,
     
    ”;或是极目远眺抒发心中的豪情壮志,正如杜甫所言:“
     
    ,一览众山小”;同样三十岁的王安石在上任途中也亦纵声放歌:“不畏浮云遮望眼,
     
    ”;登高看到的风景固然好,但独居陋室也是别有一番滋味:“无丝竹之乱耳,
     
    ”;漫步于村间小路,一派喜气洋洋之景,也不经让人有种”从今若许闲乘月,
     
    ”之感;转念又想这些不都是踏在人生的旅途中么,纵不登高,纵不游乐,也亦有万种感慨,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言:“予独爱
     
     
    ”;即使辞官,也亦心有丘壑,于是龚自珍这么说道:”落红不是无情物,
     
    。”

    组卷:10引用:1难度:0.5

四、活用语言。

  • 4.红红想拉着小明一起去大运河博物馆游览,但是小明说得向妈妈征求一下意见。
    放学路上
    红红:小明,我们周六去大运河博物馆玩吧。
    小明:(1)
     

    家中
    小明:(2)
     

    妈妈:你最近还是在家复习吧,快要考试了。
    小明:(3)
     

    妈妈:好的。

    组卷:1引用:1难度:0.5

六、阅读理解。

  • 13.文学文本阅读。
    名字
    李海燕
          那天是一九四八年农历九月初五。
          他担着一担柴走在通往锦州城的路上。前一天那场烂场雨下得很大,把路都泡软了,他的裤腿上,沾满了泥巴。迎面走来一伙儿国民党当兵的,把他截住了,一个凶巴巴的军官说,好你个王柱子,真会装啊!
    ㅤㅤ我叫刘盛林。
          他挨了一记响亮的耳光。再敢嘴硬,老子一枪崩了你!
          崩了我,我也叫刘盛林。他小声嘟囔道。
          一支手枪顶在他的脑门上,临阵脱逃是死罪,隐姓埋名罪加一等!
          一个穿着黑色大氅的人,从一辆吉普车上下来。那个军官收回顶在他脑门上的手枪,对着那个人行个军礼,团长,抓住一个逃兵。
          我不是你们的逃兵,我只有十六岁,是去……那个团长摆摆手说,这两天就要有大动作了,留下他在战场上效力吧。
          两个兵一左一右押着他,他想刚才赦免他的团长所说的大动作,应该是狗剩子昨天说的事。
          昨天狗剩子跑来告诉他,别去锦州城卖柴了,城里到处是兵,听说要打大仗了。他说,我家断粮了,我明天说啥都得去一趟,不然一家人就得饿死。其实,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不能跟狗剩子说。
          一个星期前,他爹突然半夜回来了,带回两个身受重伤的人。爹非常严肃地说,林子,这两个人就交给你和奶奶了,就是掉了脑袋也不能说出去。他也非常严肃地跟爹点点头。爹留下的药用完了,有一个人昨天开始发起了高烧。
          天还没亮,他和奶奶就起来了,奶奶把两块糠饼子揣进他怀里,叮嘱他一定要多加小心。他说,奶你放心吧,下半晌儿我准回来。奶奶说,这兵荒马乱的,我咋放心哪。放心吧,以前我还帮我爹送过信呢。
          那时候他爹还没走,经常让他把屯子里的青山大爷和景玉叔找到家里来。他把人找来,爹就让他到门口放风去。有一次,爹让他送一封信到打火山。打火山离他家十几里路,山上松林密布,松涛声像怪兽一样嚎叫着。他在松树林里转了大半天,才找到那个山洞,把信交到爹说的那个大胡子手里。大胡子直夸他,问他叫什么,他把胸脯挺得老高,我叫刘盛林,是刘茂山的儿子。不久后的一天夜里,爹带回来一斤猪头肉,爹说他送信有功,是大胡子奖励给他的。后来爹就走了,带走了青山大爷、景玉叔和一些人,一走就是一年多。
          现在他连锦州城的影子还没看着,就被这伙人当逃兵给劫持了。他回头看看自己砍的那担柴,孤零零地歪在路边的水沟里,奶奶见不到他,会急疯的,买不来药,那两个人会死的。如果那两个人死了,咋跟爹交代呀。想到这儿,他鼻子一酸,掉下泪来。
          天阴着,云彩压得很低,一行人在泥泞的路上歪歪斜斜地走着,傍晚时分,才在一个村庄的后山坡上停下来。坡上有一座寺庙。
          他跟着那伙人进到一间庙里,他看见中间有一个台子,上面卧着一个披着半截红色袈裟的金身大佛,大佛微闭双目,面容慈祥。那些当兵的不管三七二十一,怀里抱着枪,横七竖八地卧在大佛面前。他清点了一下,42个人。我得找机会逃出去。他想。
          夜深了,凉飕飕的秋风刮进来,他抱着肩膀,等待时机。门口有俩人站岗,他只好放弃在这儿逃出去的想法。
          交出武器,缴枪不杀,我们解放军优待俘虏!他一怔,醒了,天已蒙蒙亮,喊话声来自庙门外。
          屋里一阵混乱,昨天打他的那个军官骂骂咧咧地嚷道,慌什么,机枪上房顶,其他人做好战斗准备!
          他回味着喊话声,咋像我爹的声音呢?他趁着混乱,溜出庙门。不远处有一堵矮墙,有一面红色的旗子,在秋风中飘扬着。他冲着那儿挥动着手臂,我是塔山堡子的刘盛林,你是刘茂山吗?
          林子——
          是爹在喊他的小名。他不顾一切地向爹跑去,一边跑一边喊,爹,他们有42个人,两挺机关枪上房顶了——
          突然,他的身后传来砰的一声枪响……
          在塔山烈士陵园里,刘茂山墓碑的背面刻满了碑文,碑文上写着:刘茂山,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乡里坚持开展农民武装斗争,在塔山阻击战中牺牲。旁边就是刘盛林的墓碑。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1年6期,有改动)
    (1)小说在记叙的顺序上用到了“倒叙”和“插叙”,请选择其中一种具体说明并结合文章说说其作用。
     

    (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刘盛林的人物形象。
    (3)小说以“名字”为题有何用意,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4)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中涌现了无数优秀的党员,请联系文中的刘茂山并结合《红岩》中的江姐、《创业史》中的梁生宝的事迹,说说他(她)们的价值体现在何处?

    组卷:25引用:1难度:0.5

七、写作(60+3分)

  • 14.七下语文课本中有不少与“花”有关的课文——
          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老余说:“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驿路梨花》)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紫藤萝瀑布》)
          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儿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然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一棵小桃树》)
          花象征美好,孕育生命,给人希望,花开在自然中,也开在我们心里。对于花,你一定有自己的理解、感悟。
          请以“花一定会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情感真挚,不得抄袭和套作;
    (2)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4)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组卷:27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