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9/28 1:0:2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 1.古诗文默写。
    (1)
     
    ,其实难副。(《后汉书》)
    (2)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
    (3)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5)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
    (6)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艾青《我爱这土地》)
    (7)阅读古诗文,就是阅读人生百味。我们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中读出了一个失意文人可贵的乐观襟怀。
    (8)《岳阳楼记》中“
     
     
    ”,表达了古贤人无论官位高低、在职与否,都以国君和百姓为念。

    组卷:5引用:2难度:0.7
  • 2.在中国政府不懈努力下,9月25日,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被加拿大无理拘押1000多天后,终于乘坐政府包机平安回国。当晚孟晚舟女士在朋友圈发布题为《月是故乡明,心安是归途》的感言。下面是感言的选段,阅读后完成各题。
          往事一幕幕闪过,(huǎng)           若隔世,却又历历在目。过去的1028天,左右踟蹰,千头万绪难(jué)          择;过去的1028天,日夜徘,纵有万语难言说;过去的1028天,山重水复,不知归途在何处。
          “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一次次坠入深渊,又一次次闯入暗夜,曾让我辗转难眠,更让我刻骨明心。泪水抱怨化解不了愁苦,伤春悲秋翻越不过泥泞,与其困顿挣扎,不如心向阳光,冲出阴霾。有些风浪,难免坚险,甲          ;有些抵达,难免迂回,乙          。无数次奔跑,无数次跌倒,丙          ;无数次出发,无数次归家,丁          。万家灯火总有一盏给我温暖,浩瀚星河总有一颗予我希望,感动于心,感激于情。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汉字注音。
    ①(huǎng)
     
     若隔世
    ②(jué)
     
     择
    ③徘
     

    (2)上面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改为 
     

     
     改为
     

    (3)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四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历尽波折终会停泊靠岸
    ②唯有此次让我热泪盈眶
    ③唯有直面才能扬帆远航
    ④唯有此次让我倍感坚强
    A.①④②③
    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
    D.③②①④

    组卷:1引用:2难度:0.5
  •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16引用:3难度:0.8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27引用:4难度:0.8

二、阅读与理解。(50分)

  • 11.阅读散文,完成问题。
    静静的桃园
    杨闻宇
          (1)我们那个村庄叫杏园南村,四围远近却没有什么杏园,稀落的杏树只是分散在田野井台的周围。村子南部地势偏低,多为盐碱地,庄稼不肯长,那里便有我家的一个桃园,也是全村唯一的桃园。
          (2)三十多株桃树一般高矮,两两相对,从北向南排列成整齐的两行。因为地薄,附近的庄稼不很兴旺,乍然一看,这桃园倒是挺气派的。尤其是早春,两行红粉,明丽璀璨,村南的一大片天地似乎也一下子明亮了许多。我那时年纪小,因为绿树村边合,见惯了绿浪滔滔的庄稼,整天出没于大自然的锦绣堆中,面对这簇拥成阵的桃花阵容,倒也觉不出有什么新奇。
          (3)桃花落而坐果,毛桃由小而大,生长迅速。桃园北端小路畔的两株,冠盖如帐,果实累累,压弯了枝丫,色泽鲜润的桃子分外诱人,可是,它们的味道酸里微甜,提不起我的兴趣。从北往南一株一株地数,数到第九株,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桃子不仅硕大,味道也脆甜多汁,但它们外表沁绿,被叶儿严严遮裹,轻易是不亮相的。东风偶尔掀开叶儿时,才能看到下垂的桃儿半遮半掩,那么持重,又那么沉稳
          (4)乡村贫穷,孩童们经常吃不饱,所以嘴馋。桃熟时节,常在一起玩耍的几个伙伴来到桃园,瞅着北畔树头累累的桃子,眼馋得不行,我摇手说这个不怎么样,好吃的在里边哩。他们迟迟疑疑,猜测我是舍不得眼前的好桃。待摘下几个品尝之后,才跟着我东张西望地朝里走,走到第九株桃树之下,摘下大桃,扯住袖头擦擦,刚咬得一口,立马就大声叫好。离开时,每人还要摘一个,兜里塞不进去,就用衣襟裹着……再经过北畔的桃树时,对方才留恋过的桃子,看也不看一眼,只是小心翼翼地护着衣襟。
          (5)伙伴们高高兴兴地走了,我则骑在树丫上看小人书,然后蹲在树底下玩耍。挖一个碗口大、尺把深的坑儿,捉几只小蚂蚁丢进坑里。蚂蚁转上几圈,发现没有出路,就沿着笔陡的坑壁朝上爬,每爬到半中腰,可能是体力不支,掉了下去,歇歇,再爬……我见它们可怜,就拔一根节节草插在坑沿,攀着草秆,蚂蚁终于上到地面了。上来后一只蚂蚁停下不动,对着我摆摆右腿,可能是在感谢我对它的拯救之恩吧。
          (6)桃园北畔离村子近些,南畔显得荒凉。偶尔朝南眺望,发现不知从何处来的一只野兔。因为桃树干横斜而低盘于地面,那兔子就扯长身子趴在树上啃桃子。明明看见它在啃桃,我也懒得去撵。野兔平时缩头缩脑像一团肉,扯长身子吃桃时,躯长竟达三尺。要不是在桃园里碰上它啃桃,我大概今生今世也见不到这样颀长、精神的野兔。
          (7)父亲忙着在村东经营田禾,爷爷要在村西照看瓜田,母亲在家里家外忙活,他们顾不上来桃园。那时的乡村,没有经商的条件,农家也没有做买卖的意识。熟透的桃子无人摘收,自行跌落于地,很快就腐化入土,最后,桃树底下是一层干透了的褐色的桃核。这个时候,奶奶就拎个筐儿进桃园来了,她要拾掇遍地的桃核,提回去充当柴禾。
          (8)到得第九株树下,奶奶问我:“这树下的桃核,怎么没有几个?”
          (9)我说:“因为开春时节,这树上开的净是谎花,倒是蛮好看的,但花落后不坐果。”
          (10)爷爷说过,园里这些桃树,尽是奶奶年轻时从娘家带来的苗儿栽下的,内里情由,她有什么不知道的呢?见我这样说,奶奶盯着我,抿嘴儿笑了,笑得慈祥,又那么可亲。
          (11)桃核揽回家里,直接搁在灶房里烧饭。我见过的所有的果核里,最硬邦、最顽固的就是桃核,外表的纹络清晰、深沉,酷似那个打鬼的钟馗的模样儿,核里可能含有油脂吧,火旺,焰蓝,耐烧的程度不亚于优质煤炭。蒸的馍、煮的饭出锅之后,奶奶见我吃得美滋滋的,便笑着问道:“你尝这饭食是不是有股仙桃味儿?”
          (12)那一座桃园,早在60多年前就消失了。我离家从戎后辗转多地,多少往事都过眼云烟似的消散了,为什么到了晚年,又记起那个桃园了呢?这恐怕是缘于读书。
          (13)田园诗祖陶潜在《桃花源记》里写道,武陵渔人沿着桃花林行进,“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眼前便展开了一个“别有天地非人间”的绝美境界。此文确实好,可细想下去,总觉得有点儿玄虚,像是痴人说梦。虽然“源”与“园”不同,但每每读到《桃花源记》,我都会想起自家的那个桃园,觉得自己短暂的少年时代,福莫大焉,已经是处于实实在在的如桃花源一般的桃园里了。
          (14)人生在世,读书实在是好,既能开阔眼界、展望未来,也能在老年时忆起愈行愈远的往昔。美好的回忆,永远是滋润人心的。
    (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05月12日15版)(1)请你仔细阅读文章,完成下列表格。
    桃树生长过程 桃树开花
     
    桃子成熟
     
    桃园往事 欣赏桃花 品尝桃子 和伙伴们一起吃桃
     

     
     
    (2)文中画线句子意蕴丰富,富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①从北往南一株一株地数,数到第九株,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桃子不仅硕大,味道也脆甜多汁,但它们外表沁绿,被叶儿严严遮裹,轻易是不亮相的。东风偶尔掀开叶儿时,才能看到下垂的桃儿半遮半掩,那么持重,又那么沉稳。(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②摘下大桃,扯住袖头擦擦,刚咬得一口,立马就大声叫好。离开时,每人还要摘一个,兜里塞不进去,就用衣襟裹着……(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3)请联系文章题目“静静的桃园”,说说你对“我都会想起自家的那个桃园,觉得自己短暂的少年时代,福莫大焉,已经是处于实实在在的如桃花源一般的桃园里了”的理解。
    (4)仔细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文意,你读懂了奶奶的“笑”了吗?你一定有话想替“我”对奶奶说。请写出你想说的话。
          见我这样说,奶奶盯着我,抿嘴儿笑了,笑得慈祥,又那么可亲。
          蒸的馍、煮的饭出锅之后,奶奶见我吃得美滋滋的,便笑着问道:“你尝这饭食是不是有股仙桃味儿?”。

    组卷:30引用:3难度:0.5

三、作文。(60分)

  • 12.阅读下面的内容,根据要求作文。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当你感到寒冷、困顿、迷茫的时候,能够快速治愈的,往往是那清浅的寻常烟火。烟火气,是生活的气息,是美丽的风景,更是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请以“寻常烟火最抚我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写出真情实感;(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姓名;(5)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组卷:30引用:4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