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0课 岳阳楼记》2019年同步练习卷(3)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基础知识部分
-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86引用:2难度:0.8 -
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286引用:2难度:0.8 -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组卷:183引用:2难度:0.8
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
-
10.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蝴蝶泉
南二里,过第二峡之南,有村当大道之右,曰波罗村。其西山麓有蝴蝶泉之异,余闻之已久,至是得土人西指,乃令仆担先趋三塔寺,投何巢阿所栖僧舍,而余独从村南西向望山麓而驰。
半里,有流泉淙淙,溯之又西,半里,抵山麓。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立,下有泉,东向漱根窍而出,清洌可鉴。稍东,其下又有一小树,仍有一小泉,亦漱根而出。二泉汇为方丈之沼,即所溯之上流也。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蝴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勾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
余在粤西三里城,陆参戎即为余言其异,至此又以时早未花。询土人,或言蝴蝶却其花所变,或言以花形相似,故引类而来,未知孰是。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余闻之已久
②抵山麓
③与生蝶无异
④过五月乃已
(2)下列句子中括号内补出的省略部分,有误的一项是
A、(仆)投何巢阿所栖僧舍
B、(大树)即发花如蝴蝶
C、(大树)与生蝶无异
D、(游人)群而观之
(3)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乃令仆担先趋三塔寺。
②或言以花形相似,故引类而来。
(4)从文中看,蝴蝶泉吸引游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当地人对于蝴蝶会有哪两种解释?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组卷:62引用:1难度:0.6 -
11.【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吴玠①素服飞②,愿与交欢③,饰名姝④遗之。飞曰:“主上宵旰⑤,岂大将安乐时?”却⑥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⑦为飞营第⑧,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⑨?”或⑩曰:“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节选自《宋史》)
【注释】①吴玠:南宋抗金名将。②飞:南宋抗金名将岳飞。③交欢:结为好友。交,结交。欢,友好关系。④姝:美女。⑤主上宵旰:皇帝勤于政事。主上,皇帝。宵旰,“宵衣旰食”的略语。⑥却:推辞。⑦初:当初。⑧第:府第,住宅。⑨何以家为:用什么安家呢?⑩或:有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②或异二者之为
③吴玠素服飞
④饰名姝遗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②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3)【乙】文所写岳飞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这句话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组卷:678引用:7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