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多校联考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第一部分(21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文艺鉴赏要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从来传为měi tán,因而很多人效法他的。我还知道有一些青少年看书,遇见了不很了了的地方就一眼带过;他们自以为有一宗可靠的经验,只要多遇见几回,不很了了的自然就会了了。其实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究竟是不是胡乱阅读的意思,本来就有问题。至于把不很了了的地方一眼带过,如果成了习惯,将永远不能够从阅读得到很大益处。 ,哪能辨出真滋味来?文艺作品跟寻常读物不同,是非辨出真滋味来不可的。读者必须把握住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才能辨出真滋味来,也就是接近作者的旨趣的希望。
(节选自叶圣陶《文艺作品的鉴赏》)(1)给文段中加点的词语注音。
旨趣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měi tán
(3)在文段的空白处补写一个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神不守舍
B.囫囵吞枣
C.马马虎虎
D.三心二意组卷:10引用:2难度:0.7 -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
[乙]我们可以试着用一首五言诗来提炼《醉翁亭记》的思想内容:“琅琊山水秀,临涧醉翁亭。云雨一朝变,春秋四季明。往来皆父老,宴乐尽宾朋。同乐谁堪记?庐陵半醉翁。”
[丙]见如图。
(1)[甲]文段中的加横线句子出自唐代诗人
(2)根据[乙]文段中的加横线的句子,我们可以联想到《醉翁亭记》中的:“
(3)[丙]是为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绘制的插图,据此可以联想到词作中的“组卷:10引用:2难度:0.5 -
3.很多作品在收入教材时,会做一些文字上的修改。请比较下面的作者原稿及教材修改稿,说说你是否赞同这种修改,为什么?
作者原稿 教材修改稿 出处 (1)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哪怕是
他们提着灯笼在走。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
提着灯笼在走。郭沫若《天上的街
市》(2) 一只燕子的来临不能称之为
春天,但当一群大雁经过3
月冰融,冲破阴郁,那便是真
正春的来临。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
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
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
到了。利奥波德《大雁归
来》组卷:1引用:2难度:0.5
第三部分(50分)
-
10.按要求作文。
针对部分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害怕困难,逃避困难,不会正确克服困难等情况,学校开展了以“直面困难,勇毅前行”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写作情境及内容:在班会上,向老师和同学讲述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克服困难的经历和感悟。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符合写作任务的文体要求;③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组卷:5引用:3难度:0.5 -
11.针对部分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害怕困难,逃避困难,不会正确克服困难等情况,学校开展了以“直面困难,勇毅前行”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写作情境及内容:在“直面困难,勇毅前行”主题升旗仪式上做一次国旗下讲话。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符合写作任务的文体要求;③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组卷:2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