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8年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小升初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基础积累

  • 1.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美观。
    夕阳滑落的景象美妙绝伦,一点儿也不比日出逊色。
     

    组卷:3引用:1难度:0.9
  • 2.联系语境。看拼音写字词。
          动物和人类的关系很密切,há ma
     
    能吃蚊虫táng láng
     
    捕蝉能给我们启示,夜é
     
    的影子能引起我们美好的幻想,人们研究biān fú
     
    发现了超声波,即便wú gōng
     
    也是一种重要的药材。老师常常勉励我们:要像雄yīng
     
    那样,翱翔天空,自由飞翔。每一种动物的存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此外,植物也很重要,比如火红的méi guī
     
    ,盆栽的杜juān
     
    ,漂亮的油tóng
     
    ,拔节的春sǔn
     
    ,满塘ǒu
     
    花,常青的女zhēn
     
    ,zhàn
     
    放的广玉兰,美丽yú
     
    叶梅,líng
     
    寒独开的腊梅……有了这些花草树木,就有了美好的生活。

    组卷:16引用:1难度:0.8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5分)

  •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判断对错)

    组卷:21引用:2难度:0.7
  • 4.《三打白骨精》《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都是我国古典名著中的故事。
     
     (判断对错)

    组卷:11引用:1难度:0.7
  • 5.“故人西辞黄鹤楼”中的“故人”指“死去的人”。
     
    (判断对错)

    组卷:9引用:1难度:0.7
  • 6.说话要注意语调、语音。如在回答“谁喜欢长跑?”这句话时,你说话的重音应该落在“我喜欢长跑。”这两个加点的字上。
     
     (判断对错)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7.“你太聪明了”在不同的语境中会表达不同的意思,既可以赞扬一个人聪明,也可以讽刺一个人傻。
     
    (判断对错)

    组卷:5引用:1难度:0.7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21分)

  • 20.阅读理解
    一盘特殊的棋局      梁实秋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翻译家和学者。他年轻时酷爱下围棋,每每有人请他帮忙办事,他总是笑嘻嘻地问:“有什么报偿吗?”求助的人知道他的心思,总是不假思索地答道:“事成后,陪你下盘棋。”
    1949年,梁实秋去了台湾。1950年的一天,农业专家沈宗翰对梁实秋说:“我知道你喜欢下围棋,我儿子沈君山也很喜欢下围棋。找个时间让他陪你下一盘如何?”沈宗翰是梁实秋的好朋友,他儿子沈君山后来曾任台湾清华大学的校长,不过当时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梁实秋听了好朋友的话,说:“小孩子喜欢下围棋,很是难得,不过我不和他下。我儿子梁文骐也喜欢围棋,有机会让他们俩下吧。”就这样,两位父亲为儿子订下了一场棋约。
          梁文骐1949年没有随父亲去台湾,而是留在北京继续读书。大学毕业后,梁文骐到广东一所大学任教。他也像父亲一样喜欢围棋,曾获得过广东省围棋比赛的冠军。陈毅元帅知道后,特地约他下了一盘,结果输给了梁文骐。
          1985年夏天,梁文骐几经周折,终于来到台湾与父亲团聚,这时,沈宗翰已经去世5年了。 12月22日,是个星期日,下午3点,沈君山穿戴整齐,如约来到梁宅,为父亲践行35年前的承诺。
          棋盘摆好了。沈君山执白子,梁文骐执黑子,只见你来我往,你攻我守,黑白棋子“啪啪”落盘,两位素未谋面的后辈在棋盘上厮杀起来。梁实秋先是坐在两人中间观棋,不到5分钟,他便站了起来,双手扶住椅背,目不转睛,神情严肃,默默地继续观棋。这一站,就是3个小时。当 时,梁实秋已经是83岁的高龄老人。
          棋局结束了,沈君山略胜一筹。沈君山说:“这样下棋论输赢不公平。以业余的棋力而言,我们都有6段的功力,只是梁兄无暇常下,棋艺有点荒疏罢了。”此时胜负已定,梁实秋松弛了一下严肃的神情,说道:“年轻人下棋,厮杀得厉害。我边看边想,要是我下,就不是这样的下法。”沈君山整整衣袖,恭恭敬敬地对梁实秋说:“梁伯伯,今晚我回家后,一定沐浴更衣,焚香祭告父亲。”梁实秋听后,含笑频频点头。
          一盘等了35年的棋局,梁实秋看得心满意足,一桩心愿终于了却。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略胜一筹:
     

    ②素未谋面:
     

    (2)联系上下文,填空。
    ①本文主要写了1950年两位父亲为儿子
     
    。35年后,
     

    ②文中两位父亲分别是
     
     和
     
    ,两位儿子分别是
     
     和
     

    (3)本文题目中的“特殊”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4)短文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细节是
     

    理由是:
     

    组卷:33引用:1难度:0.3

三、习作。(作文格不足,请另附纸)(35分)

  • 21.童年是一本书,它记载了我们诗一般的五彩斑斓的幸福生活。即将小学毕业的我们,就要跟童年说再见了。然而,我们忘不了亲爱的同学,忘不了敬爱的老师,忘不了门卫的保安叔叔; 我们忘不了快乐的课堂,忘不了丰富的课间活动,忘不了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选择你最忘不了的一件事,表达出你的感激与留恋之情。要求说真话叙真情,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组卷:9引用:1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