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实验片区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11/29 3:0:2
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表格里)
-
1.社会之于人,犹如阳光、空气和水之于植物。这句话说明了( )
组卷:5引用:1难度:0.8 -
2.2022年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广大中学生和全国人民一道,都十分关注这件大事。这说明了( )
组卷:212引用:14难度:0.5 -
3.2022年布达佩斯游泳世锦赛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决赛中,来自上海的陈芋汐和广东的全红婵代表中国跳水队出战,用近乎完美的表现,以368.40分的高分,毫无悬念地摘得了这个项目的金牌。他们的社会关系属于( )
组卷:7引用:3难度:0.8 -
4.近期我国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疫情面前,体现亲社会行为的有( )
①小明通过新闻了解最新动态
②小东每天坚持锻炼身体
③核酸检测时,小雨帮忙维护秩序
④父母回不了家,小杰在家给自己做饭组卷:12引用:1难度:0.6 -
5.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在问天实验舱内通过网络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让同学们认识到( )
①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只有网络才能让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
③网络打破地域限制,促进了文化传播
④网络极大促进了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组卷:19引用:3难度:0.7 -
6.2021年12月20日起,中国政府网联合人民网、新华网等22家网络媒体平台和各省区市、相关部委网站,连续第八年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该活动共设置了21个话题分类,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近百万条。这说明了( )
组卷:2引用:5难度:0.7 -
7.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另有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认清沉迷网络带来的危害,中学生应( )
组卷:1引用:1难度:0.5 -
8.当前社会是个流量为王的时代,一些网络主播为了流量不择手段,不惜卖俗扮丑,甚至以低俗、恶俗直播内容博取眼球,乞讨关注。对这些流量乞丐,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不讲信用,难以获得长期发展
②扰乱了网络空间秩序,是一种负能量
③违背了公序良俗,污染了网络环境
④违反了法律,应受到刑罚处罚组卷:15引用:1难度:0.7 -
9.“秩序意味着光明和安宁,意味着内在的自由和自我控制;秩序就是力量……秩序是人类的最大需要,是真正的幸福所在。”这说明( )
①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②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
③维护社会秩序就是靠规则的严格
④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组卷:1引用:1难度:0.7 -
10.近期,一些地方和学校增设“一米线”标识、引导人们在学校食堂、车站等公共场所按照一米安全距离排队,加强人员疏导,避免聚集,防范传染。对“一米线”认识正确的是( )
①能有效防止感染,完全阻断疫病传播
②能培养人们的良好规则意识
③侵犯他人权利,不利人们交流
④有助于提升公民文明素养组卷:5引用:1难度:0.7
二、非选择题:请根据下列各题要求,回答问题。共5题,共50分。
-
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携手相扶,共沐一缕阳光;相互扶持,共享一份温暖”,9月5日,南安市举行2022慈善一日捐活动启动仪式。热心公益、乐善好施是南安人的优良传统,也是南安市这座公益慈善五星级城市的标签和温度。活动中,广大热心市民纷纷捐款,奉献爱心,为南安的慈善事业增添一份力量。
(1)材料中热心市民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这种行为有什么意义?
(2)结合材料谈一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养成这种行为?组卷:1引用:1难度:0.3 -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2年6月15日,安溪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林某高空抛物案并当庭宣判。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林某的行为已构成高空抛物罪,判处拘役三个月,缓刑四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的处罚,
(1)材料中林某某的行为属于哪一种性质的行为?请结合材料写出你的判断理由。
材料二:《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指出,我国每100个上网的青少年中就有13个成瘾;而“网瘾”群体中,每100个人中又有23个是初中生。一些“网虫”没有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为了健康,不当“网虫”,我们青少年应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材料三:如图是15岁中学生林某的变化轨迹。
(3)林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给我们什么警示?(至少三点)组卷:16引用:1难度:0.3